中国新闻培训网
定制服务项目:  新闻采访与写作培训  新闻摄影培训    新闻发言人培训 网络新闻宣传培训 电视传媒与摄像培训   企业内训服务    新闻书籍代购    品牌传播策划
当前位置:文章首页 >> 新闻摄影 >> 讲坛 >> 把相机和胶片视为“情人”

把相机和胶片视为“情人”

2017年05月  作者:刘卫兵  来源:老记说事  责任编辑:前进者
简介:   那时发一张照片至少要忙碌好几个小时   传统新闻摄影时代,拍照片不容易,制作和传输照片更麻烦。   1995年,我跟随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乔石访问巴基斯坦、埃及、印度和希腊。那时出访,记者 ...
关键字:新闻摄影
内容:

 

  那时发一张照片至少要忙碌好几个小时

  传统新闻摄影时代,拍照片不容易,制作和传输照片更麻烦。

  1995年,我跟随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乔石访问巴基斯坦、埃及、印度和希腊。那时出访,记者不仅要带摄影器材,还要带上胶片冲洗工具和传真机设备。每天采访结束,我就一头扎进宾馆的卫生间,关上灯,用显影罐冲洗胶卷,按照程序配药、测量药液温度、显影、定影、烘干,最后选出发稿底片,放入底片传真机,拨通国际长途电话向北京发稿。当时通讯传输技术条件落后,发一张照片至少要忙碌好几个小时。那时间出国,印象深的就是宾馆的厕所。

  如今都用数码和手机拍照的人们,恐怕难以想象,那时代拍张照片多难!

  改革开放前,新华社发往各地的照片稿件,主要靠邮局和工作人员直接把照片送过去。听老同志说,遇到重大事件,比如要发毛主席的照片,都要专人坐专车送到机场,然后再用飞机送到各个省市的报社。直到90年代初,我在新华社摄影部新闻中心做图片编辑,当时大部分的图片稿件都要洗好照片,通过邮局寄送或等着报社的人来取,只有少数采用传真方式传稿。

  例如1991年海湾战争美国攻打伊拉克时,由于国内通讯条件很差,长途电话要么打不通,要么经常断线。为接收一张国外传来的照片有时要等几个小时,急得编辑哇哇叫,而前方的摄影记者也因传输不通畅而直骂娘。总算等来了底片,我们要跑到车间翻拍、冲底片、洗照片,然后送到楼下。那段时间,每天晚上总有许多报社派专人来新华社等着取照片,一等就到大半夜。那时候,新华的照片是唯一的、垄断的,别人必须要的,现如今行情变了,谁还会在门外排队呢?

  对传统相机总有一种留恋之情

  十几年时间里,传统相机、胶片和我们终日厮守,摄影记者把相机和胶片视为“情人”。听说还有记者习惯把相机放在枕头前睡觉,那感觉挺亲切。

  新世纪之初,我们曾兼顾使用过胶片相机和数码相机。如今小数码相机、手机像素都在几百万以上,可那时,数码技术还没过关,专业数码只有百十万像素,照片质量很差,以至于有些老记者拒绝用数码相机,坚持用胶片相机,甚至有一位暗房老技师说:“数码肯定不行!”他的话刚说完没两年,数码技术便迅速发展,到了2002年年底,我们正式告别了传统相机。

  与胶片相机打了十多年交道,对传统相机总有一种留恋之情。后来我去看望大学时的班主任、人大新闻系教授徐国兴先生,听说我们早换成数码相机了,这位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就开始搞摄影的老人家苦笑着说:“讲了一辈子胶片摄影,如今对数码不大懂啦!”望着年近八旬的老师,自己的心里也多了几分惆怅。

  其实,变化的不仅仅是相机,自己拍摄的想法和观念也有很大的改变。刚拿到相机时,喜欢拍花草和人物特写,总希望把照片拍得好看。工作后整天马不停蹄地忙着拍照片发稿,总想把照片拍得规范些。现如今想法变了,想更多地拍一些能够真实记录和反映社会现实的影像,拍一些更有价值、能够记录历史的东西。

  如今的摄影市场早已被数码相机占领。来自北京五棵松摄影器材城等多家器材城的数据显示,胶片相机的市场占有率不足1%。眼下购买胶片相机的客户,多是怀有某种怀旧的情结,为了收藏和纪念。

  随着数码时代到来,新闻摄影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过去一向由专业摄影师把持的舞台,已变成所有人记录生活、传递信息、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如今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公园、地铁、餐馆,姑娘小伙们随时用微型相机、手机、掌上电脑轻松按下快门,就可以留住社会和人生的影像记忆。此情此景,让我这个抱了近20年老相机、此后又抱了十多年数码相机的人怎能不心生感叹!

  “无可奈何花落去,”拥有百余年历史的传统胶片和老相机走得如此匆匆,以至于人们还来不及望一眼它离去的背影,就开始迎接新的数码时代。真不知一二十年后,自己将抱着什么新闻摄影……

  (作者为新华社高级记者。本文节选自刘卫兵著《我们这30年一一  一个记者眼里的中国改革开放》,略有修改。)

 

 

热点 . . .

《芭蕾女孩》拍摄角度问题引发评委热议
《芭蕾女孩》拍摄角度问题引发评委热议
工人日报活动苏州之行圆满结束
工人日报活动苏州之行圆满结束
人民日报资深摄影记者认为好照片的标准是“适用”
人民日报资深摄影记者认为好照片的标准是“
纪实摄影拍摄技巧
纪实摄影拍摄技巧

最新 . . .

· 你会使用背景资料吗?
· 把相机和胶片视为“情人”
· 胳膊上挂砖头练摄影
· “有时候,新闻摄影不拍也是一种高度”
· 从“华赛”看体育摄影的变与不变
· 新闻摄影记者的出路在哪里?
· 摄影作品有望不再是“二等公民”
· 浅谈新闻摄影在高校新闻宣传工作中的作
· 论融媒时代电视新闻摄影对新闻传播力的
· 新时期新闻摄影工作者应走好“三条路”

推荐 . . .

面对6亿多镜头,专业摄影记者该怎么办?
面对6亿多镜头,专业摄影记者该怎么办?
邓维:纪实摄影的本质是人文关怀
邓维:纪实摄影的本质是人文关怀

相关 . . .

· 会议新闻摄影技巧
· 新闻摄影构图技巧
· 怎样成为一名优秀的新闻摄影图片编辑
· 浅谈报纸头版中间大图片的运用
· 《芭蕾女孩》拍摄角度问题引发评委热议
· 黄一凯:风生水起的在线摄影课堂生意
· 黄文、傅拥军在2009新文摄影高峰论坛上
· 浅谈拍摄新闻照片的体会
  
二维码 二维码         合作加盟 | 诚聘 | 版权与免责 | 声明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申请 | 广告
本站内容属原作者所有,其原创文章除本站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复制、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业务服务电话:010-85899333/6333     邮箱:vip@xwpx.com
        不良信息举报:010-85894419        邮箱:postmaster@xwpx.com
  中国新闻培训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0606392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6392  法律顾问: 万方亮 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