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培训网
定制服务项目:  新闻采访与写作培训  新闻摄影培训    新闻发言人培训 网络新闻宣传培训 电视传媒与摄像培训   企业内训服务    新闻书籍代购    品牌传播策划
当前位置:文章首页 >> 新闻摄影 >> 资讯 >> 手机在新闻摄影中作用凸显

手机在新闻摄影中作用凸显

2017年06月  作者:边兰兰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责任编辑:前进者
简介:   从越来越多的新闻现场可以感受到手机拍摄的重要性与便捷性。   随着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使用手机拍照、记录分享身边事物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习惯。各种新闻现场特别是突发事件现场,手 ...
内容:

 

  从越来越多的新闻现场可以感受到手机拍摄的重要性与便捷性。

  随着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使用手机拍照、记录分享身边事物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习惯。各种新闻现场特别是突发事件现场,手机摄影逐渐开始扮演重要角色,手机已成为与相机一样的拍摄工具,且对新闻摄影起着重要作用,并逐渐应用到新闻摄影中。

  一部能拍照的手机,相比专业相机,因其轻便、小巧、随身携带等便捷性,更方便随时抓拍新闻。 2016年“十一”假期,国内很多地方高速公路堵车严重,网友用手机拍摄了大量现场图片,堵车的路上车辆排长龙,旅行者下车打羽毛球、跳舞、打牌、下棋、做饭……无需准备,掏出手机就能拍摄,每张照片都能反映事件本身。

  手机摄影,已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拿起手机拍照,开启了一扇全新的新闻摄影的大门。引用一句网络用语:“人类已经无法阻挡手机摄影了。”

  为突发新闻时效性提供保障

  在新闻发生特别是突发新闻事件发生时,手机摄影的快速传输、传播,能为新闻的时效性提供有力保障。

  新闻摄影讲究实时,越接近新闻发生的时间点越精彩、越能还原新闻事件的现场感。但是新闻摄影记者并非时时刻刻都能遇到新闻事件。当突发事件发生时,传统新闻摄影报道一般是如下流程:摄影记者接到采访线索、准备设备,以最快的速度赶往事发现场进行拍摄。

  因此,很多新闻事件尤其是突发新闻事件,最珍贵的照片不一定是新闻摄影记者拍摄到的图片,而是当时在现场的普通手机用户,他们用手机摄影,记录下转瞬即逝的新闻事件场景,并作为发布者及时用手机通过网络以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传播,或是向媒体发出相关事件的图片信息,弥补专业摄影记者无法及时赶到现场造成的遗憾。

  近年来,手机摄影在新闻报道特别是突发新闻报道中的优势和作用不断显现,手机摄影图片见诸报端的突发事件报道也越来越多。

  此前,英国伦敦地铁爆炸案发生后,一张伦敦爆炸事件的现场新闻照片中,一名男子站在昏暗拥挤的地铁隧道中,用手绢捂着嘴,他的身后是刚刚发生爆炸的还挤满乘客的地铁车厢。这张照片,是一位当时在现场的英国乘客用手机拍摄的,也是当天首次出现在传统媒体《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头版上的照片。

  此外,一系列国内外突发事件,几乎都有手机用户在场,他们是事件亲历者也是传播者,他们用手机拍摄的现场图片,更能让公众了解突发事件的过程,成为媒体报道突发新闻事件而采用的珍贵图片。

  因此,媒体对突发事件的报道中,这些占据先机的亲历者,无论是专业新闻摄影记者还是普通手机用户,都是用手机在第一时间拍下事件的真实过程,然后快速传上网,通过媒体的传播,让公众看到了“第一现场”,满足了公众的知情权。

  善用优势发挥重要作用

  手机除了轻便、小巧、随身携带等优势,相比专业相机,其隐蔽性为新闻摄影提供更多拍摄视角。

  首先,拍摄人物时,更加真实自然,特别是在人物的情绪表达上。手机摄影相比专业相机,对拍摄对象的干预和影响更小,拍摄对象能更自然地表达情绪。人们通常在面对专业相机时,第一反应是拍纪念照的表现,会拘束,不自然。如果不经意间用手机拍摄,摆脱了“仪式感”,拍摄对象心理上更容易接受,无论情绪还是表情都会更加真实自然。

  其次,特殊采访时可偷拍、盲拍,为采访提供方便。对于一些特殊采访,如负面报道,有些现场不允许带相机进入,这个时候,就可以通过手机进行拍摄,取得第一手资料。特别是目前很多手机都是双摄像头,不仅能正常角度拍摄,还能自拍。当用手机对着自己拍摄时,稍微调整角度,就可以将需要的新闻现场作为背景,拍摄到理想的画面,对该新闻后期的刊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当然,手机摄影与传统新闻摄影相比也有其缺点和劣势。

  首先,由于目前具备拍照功能的手机,虽然大多已接近单反相机的拍摄性能,但在画质、清晰度和感光元件等方面,比起专业相机,成像达不到专业水平。针对一些对画面要求高的新闻拍摄,如时政新闻、大型体育比赛等,手机摄影在镜头、像素等方面还存在不足。

  其次,普通手机用户在面对新闻特别是突发事件时,从拍摄到上传网络,各环节没有严格监管,不受道德约束,容易传播不良信息,其真实性也有待考证。

  智能手机作为移动互联网的代表,其越来越强大的拍照功能,为新闻摄影提供了设备支持。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是媒体改革的新方向,手机摄影为新闻摄影报道提供了一种十分有力的“武器”。无论普通手机用户还是专业新闻摄影记者,只要正确掌握手机摄影技术,都将在新闻报道中发挥其优势作用。

 

 

 

热点 . . .

永远的记忆:北京知青插队四十周年摄影展一
永远的记忆:北京知青插队四十周年摄影展一
永远的记忆:北京知青插队四十周年摄影展二
永远的记忆:北京知青插队四十周年摄影展二
自拍裸体俯卧撑艺术 区志航斩获荷赛奖(图)
自拍裸体俯卧撑艺术 区志航斩获荷赛奖(图)
中国第15届国际摄影艺术展览(以下简称“国际影展)评选工作丽水市展开
中国第15届国际摄影艺术展览(以下简称“国

最新 . . .

· 我用镜头讲故事
· 首届深圳国际摄影大展将于6月22日举行
· 第六届阿拉宁波摄影节8月开幕
· 金砖媒体摄影展闪耀夏日
· 手机在新闻摄影中作用凸显
· 图文 媒体融合与新媒体运用高级研修班在西安
· 体育摄影:定格转瞬之间的情绪
· 摄影记者应该做到“四敏”
· 另类拍摄新闻照片受法律保护吗
· 技巧:风光摄影视觉化后期

推荐 . . .

第60届荷赛获奖作品揭晓
第60届荷赛获奖作品揭晓
中国新闻奖体育摄影获奖作品选登
中国新闻奖体育摄影获奖作品选登

相关 . . .

· "2009中国瞬间"暨尼康杯新闻摄影大赛获
· 永远的记忆:北京知青插队四十周年摄影
· “中国梦·劳动美·幸福路”首届全国职
· 永远的记忆:北京知青插队四十周年摄影
· 自拍裸体俯卧撑艺术 区志航斩获荷赛奖
· 第四届多彩贵州·中国原生态国际摄影大
· 中国第15届国际摄影艺术展览(以下简称
· 昂山素季肖像获得美国新闻摄影顶级赛事
  
二维码 二维码         合作加盟 | 诚聘 | 版权与免责 | 声明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申请 | 广告
本站内容属原作者所有,其原创文章除本站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复制、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业务服务电话:010-85899333/6333     邮箱:vip@xwpx.com
        不良信息举报:010-85894419        邮箱:postmaster@xwpx.com
  中国新闻培训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0606392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6392  法律顾问: 万方亮 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