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文章如何巧设“假想敌”?2024年01月 作者:刘国昌 来源:老记说事 责任编辑:前进者
简介:
研究作战计划时要设计几个“假想敌”,那是为了更好打败敌人夺得胜利。
写文章设计几个“假想敌”,是为了把观点、事理讲得更清楚、更充分,切实做到以理服人。
在我国文章史上,早已有设立“ ... 内容:
研究作战计划时要设计几个“假想敌”,那是为了更好打败敌人夺得胜利。 写文章设计几个“假想敌”,是为了把观点、事理讲得更清楚、更充分,切实做到以理服人。 在我国文章史上,早已有设立“假想敌”的写作手法。下面我们就这个问题进行一番交流。 一、巧设“假想敌”,论证更深入。 1978年9月间,我写了一篇题为《要为人民办好事》的评论。在正面论述为人民办好事的重要性及意义后本可结尾,但读了几遍后似有言犹未尽之感,特别是写的几段文字显得比较平、缺气势。 于是我尝试在文章的后半部分设两个“假想敌”进一步论证。 文章写道: “工作忙,顾不上”吗?关心群众生活也是工作。毛主席早就规定组织群众生活是干部的一大任务,指出:“我们是革命战争的领导者、组织者,我们又是群众生活的领导者、组织者。组织革命战争,改良群众生活,这是我们的两大任务。”可见,不组织好群众生活,就是没有完成任务,就是失职。实际上,群众生活不搞好,其他工作和生产也往往上不去。 “没钱、没物,无法解决”吗?论条件,战争年代比现在差得多。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我们党的干部能够关心群众生活痛痒,帮助群众解决困难,现在怎么能够对群众的疾苦无动于衷呢?再说,解决群众生活问题,固然需要一些钱和物,但是,有许多事情,不花钱或少花钱也是可以办到的。” “工作忙,顾不上”吗?“没钱、没物,无法解决”吗?这是设立的两个“假想敌”,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剖析,把“为人民办好事”的道理讲深讲透。 稿件送审后,时任评论部主任范荣康说:“后面的两个‘假想敌’写得好,论证更深入了。” 二、设计“假想敌”的3个要素 从以上可以看出,设计“假想敌”,实际是一种论证方法。即作者在议论某一问题时考虑到会出现的反对意见或观点,并对其进行分析说理。 这种方法可以进一步消除疑虑,有效增强议论的严谨性、说服力。古往今来,不少文章写手都把它视为一种“利器”,娴熟地加以运用。 设立“假想敌”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主要有以下几点: 1.深思 设立“假想敌”看似简单,其实大不易。在一篇文章中为什么是这样的“假想敌”,而不是那样的“假想敌”?这是由作者经过深思熟虑做出的。 当你围绕一个问题撰写文章时,不仅要对所论问题有深入的了解,还要充分考虑到与之相关的不同看法和意见。这些不同看法和意见可以通过对有关材料的分析得出,也可以通过综合考量“料想”出来。 这是一个必经之路。只有坚持这样做,才能设置出较为合适的“假想敌”。 2.准确 “假想敌”虽是作者“想”出来的,但这“想”不是随意而想,而是根据所论的观点分析出可能出现的不同看法。因此,做到准确十分重要。 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曾列出当时一些人的11种说法,如“你们一边倒。”“你们太刺激了。”“你们独裁。”“你们不是要消灭国家权力吗?”等等,然后逐一进行分析、驳斥。以上这些“假想敌”都是从材料中归纳出来的,准确无误,据此进行辨析颇具战斗力。 3.简短 “假想敌”的文字不能过长,以简短为要。 在某种意义上说,“假想敌”实际就是一个靶子,简短文字能把问题说清楚就行。 “假想敌”一般都以“或曰”“也许有人认为”等形式出现。虽然没有标出具体的人名,但把其主要观点写明白即可。 设立“假想敌”是文章写作的一个手法,这个手法已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大家可以多看看这方面的实例,多练苦练,把它运用得更加娴熟。
|
热点 . . .
最新 . . .
|
组织机构 | 商务合作 | 版权与免责 | 声明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申请 | 广告 | ||
本站内容属原作者所有,其原创文章除本站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复制、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业务服务电话:010-85899333/6333 邮箱:vip@xwpx.com 京ICP备0606392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 |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网络举报APP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