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培训网
中国新闻培训网
定制服务项目:  新闻采访与写作培训  摄影新闻培训    发言人培训 网络新闻宣传培训 新媒体短视频培训   企业内训    新闻书籍代购    品牌传播策划
当前位置:文章首页 >> 新闻发言人 >> 发言人讲坛 >> 新媒体时代公共危机舆论导向对策

新媒体时代公共危机舆论导向对策

2012年05月  作者:吕静   来源:青年记者   责任编辑:开心
简介: 一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普及程度的不断提高,网络媒体的迅速发展,网民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网络舆论逐步形成并日益活跃,其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强,成熟的、稳健的网络舆论对现实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 ...
内容:
 一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普及程度的不断提高,网络媒体的迅速发展,网民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网络舆论逐步形成并日益活跃,其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强,成熟的、稳健的网络舆论对现实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的舆论导向作用也越来越突出。由网络、手机、微博等催生的新媒体语境,其最大特点是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为一体,具有典型的“全民传播”特点。新媒体语境下,每一个个体都可能成为信息的创造者、发布者、传播者、诠释者乃至篡改者,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成为信息的接受者。
  网络环境下的舆情信息的主要来源有:新闻评论、BBS、博客、聚合新闻(RSS)等,其关注的往往都是社会的焦点与热点话题,如:个别政府官员的违法乱纪行为;司法系统法制建设;部分政府部门公共政策、公共产品、城管队伍;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衣食住行等系列民生问题;社会收入分配;国家利益、国家安全、民族自豪感;重要或敏感国家地区的突发性事件;企业热点事件等。
  综观近年来的重大新闻事件,网络媒体均参与其中,通过新闻跟帖、博客互动、新闻论坛等方式,迅速形成舆论,这使得网络舆论成了突发性公共事件中一种不可忽视的力量。网络舆情表达快捷、信息多元,方式互动,具备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
  
  二
  从一些突发性公共事件的教训中,我们不难看出网络舆论在突发性公共事件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其鲜明的特点:
  (一)信息的不确定性
  网络舆论的不确定性体现在信息传播的各个环节:
  1.信源不确定
  网络舆论的信息来源,远不如传统媒体准确可靠,可以道听途说,添油加醋,张冠李戴,甚至无中生有,这为假新闻与假信息的出炉提供了温床。在瓮安事件中,对于被害人家属被拘禁、遭暴打的许多言论,后均被证实为不实之词。
  2.传播过程不确定
  由信源到信息的接受者,环节越多,就越容易失实,以讹传讹,到后来往往面目全非,甚至影响到传统媒体的认识和判断,这在上述事件事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媒体对政府的诸多质疑中可以明确地感觉到。
  3.传播者与接受者不确定
  不同的传播者,出于不同的目的,不同的心态,不同的价值观,对同一个事件,可以做出完全相左的判断,对于接收者而言,由于不同的环境,不同的经历,甚至不同的年龄阶段,对同一条信息的反应也会截然相反,这也是公共突发事件往往引发巨大争议,乃至有些上升到群体性冲突的关键。如果事实不能在第一时间被公开澄清,往往使矛盾激化,愈演愈烈。
  (二)传播迅速,范围广泛
  瞬息之间,一条信息的点击率即可以万计,完全颠覆了传统媒体的时效概念,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反映事件最新、最前沿的变化。当然,快速往往是片面与不准确的代名词,过快的反应使得网络舆论来不及以客观、全面的观点审视事件,也难以核实信息的真伪,而大范围的迅速传播,快速蔓延的不利舆论,往往使得一些反应迟钝的政府部门很难把握住事件的先机,因而在后续事件的处理中,处处被动,处处受制,最终导致恶性事件的发生。
  (三)言论的主观性
  网络舆论并不等同于新闻,传播的随意性往往使言者有感即发,不去核实信息的真伪,不去深究事件的真相,很难保证一种客观、公正的立场,往往从自身经验出发,带有极强的主观性。而这种主观性,往往招致偏激、极端的处事态度,也不能冷静地去分析、判断事实,这也往往是广大民众容易被别有用心者所鼓动、唆使的原因。
  一条隐藏着不正当目的的评论,可能激起更多人的感慨与愤怒,一条信息,也会在最短的时间内激化矛盾。当然,在众多非恶意的主观言论中,我们也往往能听出为政者的得失,读出民心的向背。“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从这些看似主观的牢骚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才能防患于未然,才不会出现“长期积累的社会矛盾没有得到妥善解决,干群关系紧张”这样的深层次问题。
  (四)极强的交互性
  与传统媒体的单向传播不同,网络舆论带有极强的交互性,信息的链接、言论的互动,往往能够让受众举一反三,论战交锋,群情激奋。信息、图片、言论、视频的立体组合,也能以最强的说服力在最短的时间打动读者。所以在上述群体性事件中,一呼百应、应者云集的网络舆论与自说自话、滞后缓慢的官方言论简直不可同日而语,而避重就轻、盛气凌人的官方发言更易在网络上激起群众的抵触心理,引起更多的抨击与指责。
  
  三
  在突发性公共事件中,网络传播的高速性、交互性,传播范围的广泛性,往往使网络舆论在第一时间内占领舆论环境的制高点,而网络舆论的不确定性及评论的主观性,又常促使失实或臆造的不良信息在事态的演变中推波助澜,产生巨大的负面效应,地方政府如不及时澄清事实真相,应对滞后迟缓,或仅仅以屏蔽、搪塞、高压禁令甚至武装驱逐等简单粗暴的方式处理,往往会导致矛盾的激化和事件的恶化,甚至像瓮安事件与石首事件一样,由简单的刑事案,升格为恶性群体性事件,并直接导致大范围的警民冲突。那么,在网络舆情时代,在突发性公共事件中,地方政府应如何面对网络舆论,及时调整自身的定位和心态,积极地解决事件呢?
  (一)第一时间快速反应
  在大多数突发性公共事件中,冲突并非一触即发,从事件的诱因、推进、演变至最终的恶化,通常都有2到3天的酝酿期,而恰恰是在这个阶段,网络舆论完成了由单纯刑事案向恶性群体性事件的引爆过程。由于网络传播的真实性及可靠性远逊于主流媒体,言者往往凭主观意愿随意增减事实,或以讹传讹,道听途说,因此在信息的传播上带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及随意性,不能真正客观反映事件真相,而上述言论所持立场虽不免偏颇,却能吻合百姓对部分当权者的不满情绪。往往会云集响应,不论有无“别有用心者”推波助澜,都会引发大规模的不满情绪,进而使事态恶化,造成直接的对抗冲突。所以,把握这2到3天的“黄金时限”,对稳定局势、扭转乾坤有着决定性作用。
  在上述的事件中,地方政府及官员往往是在所谓的会议中,相互推诿与观望,以致坐失良机。所以,具有对突发性公共事件第一时间的快速反应能力,建立完备的应急机制,是地方政府所必备的执政能力。
  所谓的应急机制,其实就是第一时间将真相公开,和对事件客观评判,不要动辄就归罪于所谓的“别有用心者”,以期转嫁矛盾,要及时反省为政的失误,积极检讨,勇于批评与自我批评,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只要能把握这一要素,在态度上就能得到群众的支持与认可,而隐瞒真相,推卸责任,转嫁矛盾,敌视群众,往往会激化矛盾,引发冲突。
  (二)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
  所谓的议程设置功能,是指大众传播媒介在一定阶段内对某个事件和社会问题的突出报道会引起公众的普遍关心和重视,进而成为社会舆论讨论的中心议题。①郭庆光教授在《传播学教程》一书中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
  第一时间公开事实真相,就要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相较于网络舆论,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媒体信息反馈较慢,互动性差,但其显著特点是信息权威,群众信任度高。在网络舆论众说纷纭之时,主流媒体能有力地击溃传言,还原真相,及时澄清事实,正确地引导舆论,避免民众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盲目跟风、以讹传讹、散布谣言或同政府对抗。真相是对抗谣言的最有效武器,而信息的公开透明则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条件,在事件的解决过程中,主流媒体要积极参与,充分发挥舆论引导作用与舆论监督职能,力求客观、公正、真实、准确地反映事件的真相与本质。
  同时,要积极发挥新闻发布会、记者招待会、官方网站的作用,在“汶川地震报道”、“三鹿奶粉事件”、“玉树地震报道”中,新闻发布会、记者招待会及官方网站及时权威的信息发布,确保了事件每一阶段的信息公开与透明,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应。
  (三)充分利用网络平台
  如何将网络为我所用?这应该是地方政府及官员在面对突发性公共事件中首先要考虑到的问题。网络舆论并非是单纯针对政府的不利因素,对网络舆论的有效利用,就能成功地化被动为主动,充分扭转事件突发后政府部门的不利局面。
  官方网站除了迅速、互动等共性之外,还兼备了主流媒体准确、权威的特征,因而在竞争中具有较强的优势。当然,在此要特别强调官方网站的时效性与信息反馈速度,一定要将其发挥到极致,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国各级政府都有自己的官方网站,且都设有“民情民声”、“市长书记信箱”之类的互动栏目,但大部分栏目时效性差、内容更新慢、信息反馈不及时,回复内容或含混、或推诿、或矫饰、或避重就轻,很难使群众满意,这也是大多数官方网站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难以得到网民信服的原因。因此,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做好与群众的交流互动,及时了解民情民意,掌握社会的主要矛盾,及时进行信息的反馈,才能在网络舆论竞争中占据优势,充分把握主动权。
  随着社会民主化、法制化的不断推进,单纯的高压政策和一言堂已不能解决当今社会越来越复杂的多种矛盾,层出不穷的突发性群体事件无疑是各地方政府面对的重要课题。一系列群体性事件,已衍生为严重威胁社会和谐的不安定因素,给人民生活、社会发展、民族团结、甚至国家的国际形象带来了极大危害,更应该引起政府、学界及人民的共同关注。而各级地方政府应从日常工作抓起,建立起一套快速应急机制,把突发性群体事件对社会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以维护国家发展与社会稳定的大局。
  
  注释:
  ①甘惜分:《新闻学大辞典》,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作者为平顶山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编导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热点 . . .

企事业单位领导媒体新闻发言人培训班的通知
招生 企事业单位领导媒体新闻发言人培训班的通知
北京燃气集团召开“新闻发言人培训班”
北京燃气集团召开“新闻发言人培训班”
本网讯:河北省公安厅交管局新闻宣传培训班圆满结束
本网讯:河北省公安厅交管局新闻宣传培训班圆满结束
盾安集团新闻发言人培训班日前结束
盾安集团新闻发言人培训班日前结束

最新 . . .

· 新闻发言人培训:内容与课程安排
· 新闻发布会能不能走点心?
· 新闻发言人制度的意义和作用
· 新闻发言人的表现和言论
· 新闻发言人应具备什么条件
· 新闻发言人需要注意什么
· 新闻发言人培训课程有哪些
· 新闻发言人:企业与政府的桥梁,沟通的艺
· 新闻发言人与媒体关系探秘:合作、冲突与
· 为什么说新闻发言人是危机时刻的舆论引领
· 什么是新闻人制度
· 新闻发言人培训的心得体会

推荐 . . .

刘笑盈: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国际新闻研究所所长
刘笑盈: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国际新闻研究所所长
王重高: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天津行政学院副教育长,法学教授
王重高: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天津行政学院副教育长,法学教授
王勇平为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讲授舆情应对技巧课
王勇平为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讲授舆情应对技巧课

相关 . . .

· 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华春莹相当于什么级别干
· 危机公关:企业应重视搞好内部员工关系
· 中共第一代女新闻发言人——龚澎
· 傅莹:岁月打磨出来的沟通者
· 王重高: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天津行政学院
· 政府新闻发言人语言风格解析 以外交部新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群体性事件报道回顾
· 新媒体时代如何做好新闻发言人
· 政府新闻发言人需要具备什麼样的专业素质
· 论自媒体时代公众舆论表达的特点
  
  
二维码 二维码         组织机构 | 商务合作 | 版权与免责 | 声明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申请 | 广告
本站内容属原作者所有,其原创文章除本站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复制、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业务服务电话:010-85899333/6333     邮箱:vip@xwpx.com
京ICP备0606392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网络举报APP下载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10-85894419  
用户举报/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邮箱:postmaster@xwpx.com
北京新民联合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 万方亮 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