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公关:企业应重视搞好内部员工关系2008年08月 作者: 来源:互联网 责任编辑:rolling
简介: 日前在报上读到一篇“工人读书可获加薪”的报道:宝钢集团一钢公司出台《关于鼓励员工学习文化技术和钻研业务的若干规定》,规定中指出:职工通过非全日制普通学校学习并取得证书,岗位专业对口的,根据学 ... 内容: 日前在报上读到一篇“工人读书可获加薪”的报道:宝钢集团一钢公司出台《关于鼓励员工学习文化技术和钻研业务的若干规定》,规定中指出:职工通过非全日制普通学校学习并取得证书,岗位专业对口的,根据学历高低,每月将获得100元至500元不等的岗位津贴。据报道,该公司此规定出台后,原来企业的教育经费大大突破,公司已决定将这笔开支列入工资总成本,并成为企业的一项长效措施。宝钢公司的领导表示:资金再紧张,职工的教育经费一定要确保。
无独有隅。另据报道,从2001年6月底开始,江苏阳光集团100多个销售员全部学习MBA工商硕士课程,由复旦大学教授开课。同时,集团举办的文化升级培训、机电一体化培训全面展开,计算机软件设计班也在筹办之中。“三年之内,操作工要达到大专以上水平,管理人员要达到本科以上水平”,这是阳光集团的近期培训目标。 案例思考: 通过阅读这则案例你有什么收获?你所在的单位或企业对员工关系重视吗?应该给单位或企业领导什么样的建议? 上述两家企业都很重视企业内部的公共关系,重视搞好内部员工关系。两家企业都要把企业办成一所大学的做法,令人拍手叫好。因为: (1)在知识变革时代,任何一名员工的专业知识的使用周期都不再是几十年,而只有几年甚至更短。即使招募的员工是最好的,加盟公司后如果不持续提高其自身的技能,也会落伍。公司应该支持员工参加各种形式的学习。 (2)市场竞争,表面是产品竞争,实质是企业人力资源的竞争。作为一个现代企业,就要像松下公司那样,“制造产品之前先要制造人”,不仅要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参与市场竞争,而且要培训出高素质的员工支撑企业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的企业家在办企业时,不仅要把企业办成符合市场规律和社会要求的盈利性经济组织,而且要把企业办成一所能培训出各种优秀员工、适用人才的大学校。 (3)把企业办成一所大学校,这里包含了两个层面:一方面对企业来说,要为职工创造提高自身素质的环境条件,要拟定培养目标和培训计划,给员工提供各种学习、进修、充电、提升自己素质的机会,并从时间、财力、教员、考核机制、激励机制、淘汰机制等方面加以保证和促进,使员工素质与企业发展同步,与企业的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同步;另一方面对员工来说,要认识自己既是员工,又是学生的实际身份,从进入企业那天起,就要如饥似渴地学,坚持不懈地练,利用企业提供的学习、练习机会,尽可能多地学好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从而使自己成为独当一面、技能过硬的优秀员工。 (4)学历、文凭都不是最重要的,只有通过不断学习获得能力,才是企业长远发展最需要的,也是人力资源中最具竞争力的部分。在这个飞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为员工求学“买单”是企业对未来的投资。 (5)社会发展,人是第一要素,应重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要立足于内部的员工,致力于充分挖掘员工潜力,通过各种机制,最大程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如果少了内部公共关系,将影响组织内部管理的效应,也将影响公关实务的总体效应。 |
热点 . . .
最新 . . .
|
组织机构 | 商务合作 | 版权与免责 | 声明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申请 | 广告 | ||
本站内容属原作者所有,其原创文章除本站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复制、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业务服务电话:010-85899333/6333 邮箱:vip@xwpx.com 京ICP备0606392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 |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网络举报APP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