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如何避免新闻选题与抓新闻点时的误区2019年01月 作者: 来源: 中国新闻培训网 责任编辑:前进者
简介:
采写新闻,最忌讳出现可读性不强、信息量缺乏的问题,除此之外,还应该注意避免选题与抓新闻点时的误区。
领导就是新闻
“我们的活动,领导很重视,亲自出席,应该能够发出来?”
“市领 ... 内容:
采写新闻,最忌讳出现可读性不强、信息量缺乏的问题,除此之外,还应该注意避免选题与抓新闻点时的误区。 领导就是新闻 “我们的活动,领导很重视,亲自出席,应该能够发出来?” “市领导考察我们单位了,应该可以上市里的报纸头版吧?” …… 很多通讯员都有这种疑问与困惑。导致的结果是,一条新闻,一半的篇幅在介绍有哪些领导出席,领导都讲了什么话。 在自己单位的网站、报纸上,主要领导做了什么事,开了什么会,发一个会议新闻,这是常事。因为主要领导的活动、讲话,往往体现出本单位下一步发展的意图。本单位员工都会关注这样的报道,笔者认为,在一定场合,一定出现是有必要的。 但如果所有通讯员,都是此套路,报道各个层次的会议新闻,活动新闻,恐怕就真是会出现“领导就是新闻”的八股文套路了。 那么,时政新闻到底应该如何报道?如何出亮点? 关键还是抓会议活动的透露的信息与亮点。 例如某校公共事务管理处向该校新闻中心发来一篇稿件,报道学校召开节能减排专题会议。标题与导语是这样写的: 学校召开节能减排措施创建节约型校园专题会议 建设节约型、可持续发展校园是全球环境和资源问题对大学发展提出的必然要求。3月30日下午,学校召开了专题会议,就如何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建设节约型校园进行研究,谢某某副校长主持会议并发表讲话,公共事务管理处、后勤服务集团等主要职能负责人参加研讨。 经该校新闻中心工作人员的调整,出现在学校校园网上稿件的标题与导语改为: 我校去年水电费总支出负增长 图书馆、体育馆水电管理成效明显 建设节约型、可持续发展校园是全球环境和资源问题对大学发展提出的必然要求。3月30日下午,我校召开了专题会议,就如何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建设节约型校园进行研究。会议透露,2009年全校水电费总支出同比实现了负增长,生均比2008年有所下降。在在校学生人数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水电费实际净支出总额同比减少0.03%。其中2009年我校图书馆、体育馆实行水电定额管理成效明显,学校分别给予奖励1万元、1.8万元。 经过调整的会议新闻,会议的有用信息被拎了出来,新闻性,可读性一下就增强了。 什么都重要,最后什么都不重要 最近,某位通讯员很激动地告诉某晚报记者,他们单位承办了一项全国性某专业的年会,会议非常重要: 因为有来自全国相关领域的权威专家; 有很多省市领导要来; 校领导也高度重要,要亲自主持会议; 会场上要搞一场书籍捐赠活动; 某位专家做了一场精彩报告;、 会议现场互动很精彩 …… 通讯员同志一口气讲了将近10个重点,晚报记者都快记不下了,就问:“你准备把这些都写进你的新闻稿里吗?” “当然,这些东西都重要啊,而且都要重点描写。” “那么,这个标题怎么做比较合适呢?“ 通讯员同志一下呆了,想了想说:“就写某某年会在我单位召开。你看如何?” 这是当前单位里很多活动、会议面临的通病。 觉得什么都重要,但新闻稿写出来后,什么是最重要的,常常看不到。最后通讯员也头痛:就是标题取不好,导语写不活…… 举个正面例子吧,2009年11月,第三届中国范仲淹国际学术论坛在杭州师范大学开幕,当地报纸《钱江晚报》对此予以报道。标题是这样做的: 960年前,范仲淹当过杭州市长 专家考证他干的事:解米荒、疏浚西湖,反对西湖边造别墅 杭州人都知道苏东坡、白居易曾经是杭州的父母官,却很少有人晓得960年前,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岳阳楼记》的作者范仲淹也曾在杭州任职。昨天,来自中国、新加坡、日本等地的专家、学者汇集在杭州师范大学,参加第三届范仲淹国际学术论坛,范仲淹这位960年前的杭州“老市长”的故事被重新发掘展现在杭州市民面前。 这个年会,去了很多领导,年会一定不只是研究范仲淹在杭州的故事。但标题为什么在“范仲淹当过杭州市长”这点上突出强调呢?这是因为这样才找准了能够激起受众阅读兴趣的新闻点,新闻才好看。 新闻采写 http://www.xwpx.com/article/wri/
|
热点 . . .
最新 . . .
|
![]() |
![]() |
组织机构 | 商务合作 | 版权与免责 | 声明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申请 | 广告 |
本站内容属原作者所有,其原创文章除本站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复制、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业务服务电话:010-85899333/6333 邮箱:vip@xwpx.com 京ICP备06063928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