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赣南:传媒之道与人生智慧2014年01月 作者: 来源:中国新闻培训网(www.xwpx.com) 责任编辑:开心
简介:
1月11日,“2013企事业内刊建设研讨会”在京召开。会议根据当今的媒体环境,提出了 “论道 坚守 创新” 的主题,意在倡导广大内刊人要耐得住寂寞、坚守新闻底线;同时,又要有创新意识,适应和利用好新媒体 ... 内容:
香港经济导报原驻京首席代表姚赣南
一、充分认识传媒之道的重要性 道,在中国哲学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表示“终极真理”。各种学派都讲“道”。道可道,非常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可作技巧讲。但更多是作为“规律”来讲。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术”要学。但是,把握传媒之道,掌握规律,更显得十分重要。比如,怎样写新闻是术。做一个怎样的媒体人?写什么和为什么要写?这是道。 传媒之道所包含的内容:传媒的发展之道、传媒的经营之道、传媒的传播之道、传媒的人才之道。但重要的一点要认识媒体的重要性,如媒体的话语权、媒体的影响力、媒体的公信力、媒体的新闻水平。今天重点讲两点:传播与人才。在掌握“怎样写新闻”、“怎样做标题”、“怎样拍新闻照片”的基础上,加强对“道”的把握。 二、传播之道四要点 1、始终抓住真实与新鲜这两个关键 有的传媒为何堕落?为何为了发行量、为收视率不惜造假。道听途说、凭空想像、造谣造假、愚弄读者、人云亦云、不讲时效、套话连篇、任意拔高,都是素质低下的表现。例:北京电视台翡翠干爹例。 2、媒体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美国著名报人普利策说过,一个愤世嫉俗、唯利是图、蛊惑民心的媒体,最终会制造出像自己一样卑劣的民众。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要反映公众心声,代表公众良知,引领社会风尚,维护社会秩序,滋润社会关系,推动社会进步,所以对社会责任的担当,是媒体的生存之道,也是媒体长远发展之道。何谓媒体责任?有些毛病不是出在写作水平上,而是出在思想观念上。某些媒体的恶习屡禁不止,屡教不改。如:要“封口费” 、媒体敲榨、恶意炒作、狗仔队盯梢、低俗化。一切以创收与商业运作为终极目的,使“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向往成空话 3、加强传媒新闻策划水平 新闻策划是近年来新闻界流行与热门词。一些媒体还专门成立了新闻策划部门。什么是新闻策划?新闻策划----即是新闻报道工作中某阶段的一个集中任务的计划,是指新闻传播工作者在一定时期内,为了达到某种传播效果,对具体的新闻事实的报道的设计与规划。在新闻策划中熟悉了解新闻运行规律,如人民日报海外版“微观中国”整版系列宣传策划、经济日报罗开富1985年“重走长征路”策划、央视“舌尖上的中国”策划、2005年红塔集团“山高人为峰”策划案例、2009年澳大利亚昆士兰旅游公司“招世界上最好工作”策划。 4、坚守媒体的底线 为什么会出现打媒体记者情况?遵守各级别的底线,如法律法规社会主义制度、国家利益、公民合法权益、社会公共秩序、道德风尚、其它还有行业底线、保密、内外有别等 三、重视提高媒介素养 什么叫媒介素养?媒介素养的这一概念最早在1933年就出现了,在英国学者富兰克.雷蒙德.李维斯丹尼斯.托马森的论文中。2012年5月全国首家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会在浙江传媒学院成立目前全国各种记者、编辑有上千万人(光网络编辑约有700万)。追求成为自由、独立、全面、透明、客观、公正的新闻媒体是良好愿望,要实现这个愿望只有通过加强自身素养来实现。媒介素养是人们面对各种媒介信息时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创造、思辨能力 。各种媒介各具特点,如何熟悉它、使用它?面对海量的信息,如何过滤它、捕捉它?对各不相同的信息,如何辨别它、评估它?结合实际,我们必须解决以下问题:真实性的问题、媒介的责任感问题;隐私权问题;解决权力稿、金钱稿、人情稿问题;提高鉴定档次及理论水准的问题;提高媒介危机公关能力的问题。 四、传媒人的智慧 知识只是记忆的积累,智慧才是创新的动力。人生智慧是个大题目,包括感悟人生、学会感恩、珍惜缘分、认识朋友、懂得理财、把握幸福、经营家庭等等。 今天讲媒体人的一些智慧: 1、从采访到写作、编辑都遵循“大道至简”的原则。用浅显的话讲出深奥的道理讲演与写文章均要如此。 2、敢于提问,善于提问,从提问中找到新闻的答案。讲好大白话是一种能力。 3、当个一专多能的“杂家”。有广博的知识和敏锐的洞察力。 4、把阅读与写作当作生活的组成部分,每天坚持。 5、吃得起苦,享得起福,谦虚、宽容、勤奋,能抓住机遇。 同时,企事业单位要与媒体建立互相依存、互相尊重的和谐关系。不要激怒记者和媒体;媒体应尊重企业的新闻发布权;企业应给媒体和记者应有的尊重。 最后讲一点是企事业单位要有新闻发言人制度与班底。企事业单位既要学会用“矛”,也要学会用“盾”。在决定接受采访后,有准备,从容应对。除有政治意识、全局意识外,要有技巧。与记者的沟通,能驾驭采访全过程。接受采访注意事项:A、要有充分准备,单刀直入,直奔主题;不仓促上阵;B、不要口无遮掩,不讲雷语; C、不要被激怒;D、不要被牵着鼻子走,掉入陷阱;E、控制好时间,说短话(把标题、导语讲出来)。外国新闻发言人对一个问题回答平均时间是40秒,而中国官员和新闻发言人平均回答时间是7-8分钟。原因是许多是重话、错话、废话。此外,要有应变能力。 (作者为人民日报资深记者、教授,香港经济导报原驻京首席代表)
|
热点 . . .
最新 . . .
|
![]() |
![]() |
组织机构 | 商务合作 | 版权与免责 | 声明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申请 | 广告 |
本站内容属原作者所有,其原创文章除本站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复制、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业务服务电话:010-85899333/6333 邮箱:vip@xwpx.com 京ICP备06063928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