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尊严”说明改革向更高级过渡(图)2010年03月 作者:刘滨 来源:华商晨报 责任编辑:文竹
简介:
本报记者独家专访全国政协新闻发言人、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外事委员会主任赵启正,他表示——— 晨报在现场 晨报站在新闻发生地 与3月2日面对数百名中外新闻单位的侃侃而谈不同,昨日, ... 内容:
本报记者独家专访全国政协新闻发言人、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外事委员会主任赵启正,他表示——— 晨报在现场 晨报站在新闻发生地 与3月2日面对数百名中外新闻单位的侃侃而谈不同,昨日,赵启正的面前只有《华商晨报》一家新闻媒体。 面对《华商晨报》的独家专访,全国政协新闻发言人、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外事委员会主任赵启正首次透露他对于“尊严”、“公正”及“阳光权力”的理解。 现在除了追求效率还看重价值 华商晨报:3月2日那天我注意到您领带的颜色与上一次政协会议新闻发布会时所佩戴的领带颜色不同,我特意为此写了一篇报道,这次我注意到您压根就没系领带,是否还有什么玄机? 赵启正(大笑):你观察得挺仔细,我没系领带不是对你不尊重,我更希望我们彼此间可以把这个理解为一种更为开放的交流。你也没系领带,我也没系领带,你可以更放松,我也可以放松。当然,如果换种说法就是我对你们《华商晨报》完全放开了,我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华商晨报:报告中的“尊严”概念您如何理解?为何现在提出? 赵启正:需要说明的就是,在过去全社会的追求里,对于类似效率的追求是更多的,目的是为了快速摆脱贫困,为了尽早实现经济建设目标。而在今天,我们除了对于效率的追求外还看重对于价值的追求。价值的彰显说明追求的改变,说明整个中国在向一个更高层级的改革进程上过渡,这是为什么我们要说这种尊严的提法令人鼓舞。 富人要对“蜗居”者平等尊重 华商晨报:您理解的尊严的具体内涵又是什么? 赵启正:“尊严”其实质是让国民的幸福感指数增强,而且是集体增强。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住豪华别墅的人和住“蜗居”的人,对这两种人群的尊严如何理解,这两种人群间又如何建立尊严。我的理解是,尊严和同情不同,富人对于“蜗居”者如果仅仅是同情,那还不是我们追求的“让人民活得更有尊严”,我们追求的这种价值理念在于,这两种人群之间可以通过彼此平等的尊重来达到各自尊严的获得,富人不高出一等,蜗居者也不低人一等,两种群体是平等的尊重,而不是高与低之间产生的同情。 政府的主要领导要有一颗对民众真诚的心 华商晨报:幸福、平等、尊重,这是您的三大关键词,您认为整个社会的价值心态是否已经准备好了这种对接?或者说我们如何来衡量这种概念,这毕竟不是经济数据能够量化出来的。 赵启正:的确无法量化,所以总理的报告里提出了“阳光权力”的概念,提出了批评政府的字样。 华商晨报:您认为阳光政府最主要的构成元素是什么? 赵启正:我认为应该是真诚,一个真诚的政府它一定是阳光的。在改革的尝试中难免会犯错,但犯错时用怎样的方式面对是可以选择的,是绞尽脑汁隐瞒还是真诚的公开并让民众看得到政府认错的态度与纠正问题的决心,这两者产生的社会效果是完全不同的。要打造一个阳光政府,政府的主要领导就首先要有一颗对民众真诚的心。 一纵一横构成政协的立体民主 华商晨报:在3月2日的政协新闻发布会上您谈到了立体式的民主,能否再详细谈一下? 赵启正:我所说的政协立体式的民主由一个纵向和一个横向构成,一纵一横的交叉构成了立体式的民主。 华商晨报:纵横代表着什么? 赵启正:所谓一纵,就是民情由下至上传达,是一个直线系统,一横就是产生委员的土壤来自各个群体和界别,是一个多线系统,这种传递声音的直接和产生委员的广泛,构成了立体式民主的基本框架,能够满足不同声音的汇集和快速传递。 (编辑:文竹) |
热点 . . .
最新 . . .
|
![]() |
![]() |
组织机构 | 商务合作 | 版权与免责 | 声明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申请 | 广告 |
本站内容属原作者所有,其原创文章除本站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复制、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业务服务电话:010-85899333/6333 邮箱:vip@xwpx.com 京ICP备06063928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