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研究室首页 >> 高校新闻院系 >> 西南地区 >> 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2008年09月  作者:MediumCenter  来源:互联网      责任编辑:tvrkthh0147
简介:  新闻传播学院是西南政法大学“八五”末创办的学院,在学校党政正确领导和全院教职员共同努力下,经10余年艰苦创业,已形成完整新闻传播学科专业教育体系。目前,新闻传播学院设有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2个 ...
关键字:西南政法大学
内容:

  新闻传播学院是西南政法大学“八五”末创办的学院,在学校党政正确领导和全院教职员共同努力下,经10余年艰苦创业,已形成完整新闻传播学科专业教育体系。目前,新闻传播学院设有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2个本科专业和新闻学、传播学2个硕士专业;2005年,已获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下所有二级学科授予权,2007年将与法学共建媒介与法律的博士授予方向。学科建设的良好势头,为学院发展和学生深造构建了完善的学术平台。

  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敬业重教的教学科研队伍。现有教师、科研管理人员40人。专职教师33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1人、讲师10人、助教8人),管理人员3人,学生辅导教师4人。教师中有硕士学位的20人,博士学位的8人,拥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85%;30岁以下的教师占40%;硕士研究生导师8人,客座和兼职教授22人,遍布全国;形成一个有发展潜力的教师梯队。

  学院按专业教学科研要求,构建了合理教学科研机构,建立了新闻理论教研室、新闻业务教研室、新闻写作教研室、新闻法制教研室、公共教研室、研究生教研室等6个教研室和编辑实验室、演播实验室等2个专业实验室,并建立了法制新闻研究中心;在学校支持下,采用资源共享方式,与学校有线电视台、鉴定中心、信息中心、印刷厂共建了电视采、编实验室、摄影实验室、计算机实验室、激光照排实验室等4个共用实验室,基本满足了学生专业学习需要。

    根据学院身处法科大学的有利学科背景和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以及专业特点,学院制定了新闻传播学各专业本科生、研究生教育培养方案,包括:学科方向、指导思想、教育模式、培养目标、学制、课程设置、实习与实验、科学研究及教学安排等:

  学科方向:新闻传播学各专业确定为法制新闻方向,将社会科学领域两个最热门学科——新闻传播学与法学结合起来。

指导思想:厚基础、宽口径、重交叉、高素质、强能力。

  教育模式:“主新辅法,学一得二”,即主修新闻传播学,辅修法学,学生毕业时可获文学和法学两个学科学位。

  培养目标:根据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和新闻传播学各专业特点,提出实际、朴素的培养目标“六懂二会”,即培养懂新闻、懂法律、懂政治、懂公关、懂外语、懂电脑,会说、会写的复合型人才;要求学生毕业时获“六证一照”,即文学学位证、法学学位证、外语等级证、计算机等级证、毕业证、普通话测试合格等级证和驾驶执照,为科学地培养社会实用人才打下坚实基础,帮助学生树立起新世纪创新性治学思想。

  学院各专业教学模式具有严格科学性、实用性和极强生命力,是一个“媒介·法律·社会”融合并重,同时兼容多种综合素质教育的优化组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学院充分发挥学科交叉优势,创建此一模式,不但深受学生欢迎,也接受了市场检验和得到社会认可,学院历届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近 100%,并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就是证明。实行“主新辅法,学一得二”教育模式,学生能获得文学和法学两个学位,不仅使学生有效利用了学习时间,提高了学习效率,还对学生就业提供了有利的双学位支持。学院这一教育模式由于得到社会和学校认可,办学规模目前已扩大到每年招收本科生180-200名左右、硕士生 30-40名左右。

  学院将继续保持并发扬我们现有强劲势头,进一步挖掘学科交叉潜力,以我们的优势办出有鲜明特色、全国知名、重庆第一的新闻传播学院。

通知公告
招生 2020年全国优秀融媒体作品征集推选活动正式启动
    --  2020年11月21日,由光明网、北京师范大学新媒体传播研究中心
招生 ·2020年全国优秀融媒体作品征集推选活动正式启
招生 ·新媒体短视频高研班邀请函(北京)
招生 ·新闻采写摄影与新媒体应用研修班
招生 ·2019 “新时代小记者夏令营”
招生 ·【招生】电商及新媒体营销研修班
·新闻写作与摄影研修暨通讯员培训班
新闻研究室简介
MORE>>
  中国新闻培训网新闻研究室于2014年12月在北京成立。这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开放式学院”。
  办学宗旨:中国新闻培训网新闻研究室将为社会各方面提供前沿性、实用性新闻业务知识和实践技能,不断提高新闻从业人员的知识和操作水平。
  师资力量:现已汇聚著名高校新闻院系、专业媒体、政府行业协会及企事业单位的专家、教授和目前在一线的从业记者等百余位授课老师,形成了一支多元化、老中青搭配的专家团队。这支师资队伍的授课,避免了传统教学上的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有效提高了培训的实用性....
二维码 二维码         组织机构 | 商务合作 | 版权与免责 | 声明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申请 | 广告
本站内容属原作者所有,其原创文章除本站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复制、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业务服务电话:010-85899333/6333     邮箱:vip@xwpx.com
京ICP备0606392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网络举报APP下载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10-85894419  
用户举报/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邮箱:postmaster@xwpx.com
中国新闻培训网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 万方亮 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