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培训网
中国新闻培训网
定制服务项目:  新闻采访与写作培训  摄影新闻培训    发言人培训 网络新闻宣传培训 新媒体短视频培训   企业内训    新闻书籍代购    品牌传播策划
当前位置:文章首页 >> 短视频 >> 短视频讲坛 >> 电影《我本是高山》专家观摩研讨会在京举行

电影《我本是高山》专家观摩研讨会在京举行

2023年11月  作者:  来源:农民日报  责任编辑:前进者
简介:   11月28日,由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主办的电影《我本是高山》专家观摩研讨会在京举行。专家们从人物描写、主题立意、艺术手法,叙事方式、观众接受等多个方面对影片进行了全面评析,充分肯定了主创对张桂梅形象 ...
内容:

  11月28日,由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主办的电影《我本是高山》专家观摩研讨会在京举行。专家们从人物描写、主题立意、艺术手法,叙事方式、观众接受等多个方面对影片进行了全面评析,充分肯定了主创对张桂梅形象的生动塑造,赞许了影片对英模人物题材样式的创新,同时探讨了如何为电影的创新表达提供更好的舆论环境。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研究员表示,这部电影成功地塑造了坚韧顽强的张校长形象,让我们感同身受地看到了云南大山女孩的深层命运。而且电影通过人物的行为叙述,展现了奋进中的中国形象,这种形象的展现真实、可信、可亲、可爱。此外,对于网络舆情的讨论,饶会长认为,对电影评价还是要回到电影本身,尊重影片艺术的呈现和表达,要为艺术家的创新表达提供一个更好的舆论环境和舆论空间。

  前中国文联副主席,著名文艺理论家仲呈祥说,通过观摩,我学习了一部为一位在贫困山区人民教育家培根铸魂、立德树人的人民教师树碑立传、传神写貌的励志影片。我认为,与同题材的话剧、戏剧作品相较,它更有光彩,其现实主义精神与浪漫主义情怀相结合的创作精神更具美学魅力和艺术穿透力导演、表演、摄影俱佳,值得祝贺!向创作集体致以由衷敬意!

  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尹鸿教授表示,电影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仁者无敌”的女教育家的形象,而且加入人物前史让整个人物更加饱满、厚重。电影主题是积极向上且充满女性关怀的,一个女孩考出去改变三代人的命运,这也是张桂梅精神的核心表达。此外,尹鸿教授认为,电影将纪实性与诗意化的表达相结合,是一种电影创作的创新和探索。

  全国政协委员、当代电影杂志社社长皇甫宜川研究员表示,电影以写实和写意的手法相结合,描写了张校长坚韧的个性、丰富的内心情感和崇高的精神品格,塑造了感人至深的女性形象。影片中三代传承关系的呈现,也意味着影片从个体的英雄塑造,转到女性相互成就的自我觉醒,其中电影对于女性意识觉醒和其为时代所作贡献的描写,正是影片现实意义的体现。对于张校长这一人物的刻画,皇甫宜川认为电影围绕普通性、独特性和民族性三个角度进行了诠释,这种特质的呈现区别于其他英模人物电影,让人在影片中看到了个性鲜明、感人至深的张校长形象。

  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所长赵卫防研究员表示,电影十分感人很多地方让人落泪,但并没有一味宣扬悲苦,就如电影中经过山洪暴雨以后,学生和老师达成了精神上的共识,这种叙事更多是追求一种深度的情感力量。此外,赵卫防认为,电影最大的驱动力是张校长的坚韧,是自己命运能够掌握在自己手里的“人本性”的张扬,张校长完成了对于大山女孩“人本性”的启蒙。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常务副会长张卫发言:张桂梅从事的是崇高的事业,生动塑造张桂梅形象的电影人同样崇高,这部电影首先用现实主义的笔触真实描述了大山里旧习俗中的一些女娃的真实境遇,主创以现代性的视角和爱护女性的立场表达了女娃考出大山,自己决定自己命运的自强不息。影片用这个现代性的主题作为故事的终极目标,在英模题材影片创作中很好地运用了类型电影叙事。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海清的现实主义表演风格深刻地挖掘了张桂梅的崇高内心世界,鲜活地表演出她坚毅、执着、善良、恩威并重的多重人物性格。影片用诗意且纪实的影像语言和各种艺术手段抒写着对张桂梅对大山女儿们的深爱。

  其他与会专家、评论员也纷纷表示,《我本是高山》是一部感人至深且具有创新性的英模题材电影,对女性意识的表达极具现实意义,电影在纪实性与诗意化表达相结合的创作手法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中国电影基金会理事长张丕民总结发言表示,这部电影是对于典型人物主旋律题材影片比较好的尝试和创新,区别于传统英模人物“伟光正”的塑造手法,找到了人物的真实支点。张丕民部长表示,我们应该对这一类型影片给予支持和鼓舞,让创作者充满勇气与底气地拥抱现实,拍出大众喜爱的电影。本次研讨不仅仅是对《我本是高山》这一影片的研讨,而是对于怎样拍好这一类型的中国电影,怎么获得大众的认可及国际影响力的探讨。

  中国电影基金会理事长张丕民,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研究员,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尹鸿教授,全国政协委员、当代电影杂志社社长皇甫宜川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所长赵卫防研究员,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常务副会长张卫研究员,北京大学戏剧影视中心主任长江学者陈旭光教授,北京电影学院研究生院院长、长江学者王海洲教授,人民网文化部主任黄维,《光明日报》高级编审李春利,中国电影家协会网信处处长王纯,北京评协视听艺术专委会副主任高小立研究员,《中国电影报》副总编辑张晋锋,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新媒体专委会秘书长胡建礼出席了本次专家观摩研讨会。研讨会由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常务副会长张卫主持。

 

 

热点 . . .

企事业单位领导媒体新闻发言人培训班的通知
招生 企事业单位领导媒体新闻发言人培训班的通知
北京燃气集团召开“新闻发言人培训班”
北京燃气集团召开“新闻发言人培训班”
本网讯:河北省公安厅交管局新闻宣传培训班圆满结束
本网讯:河北省公安厅交管局新闻宣传培训班圆满结束
盾安集团新闻发言人培训班日前结束
盾安集团新闻发言人培训班日前结束

最新 . . .

· “土”味短视频为什么火?
· 短视频创作,广播主播怎么融?
· 总台开设《驻站观察》,观察谁,咋观察?
· 打造优质短视频文案的五个建议
· 短视频创新表达的4种方式
· “短视频热”成就“思政时刻”
· 短视频创作中的诚与真
· “短视频+直播”应注意改进的几个问题
· 辩证地看待“万物皆可短视频”现象
· 无底线摆拍短视频该严治了
· 短视频整体故事内容相近,属于侵权吗?
· 用好短视频载体,激发红色文化活力

推荐 . . .

严继勋:《四川观察》原创短视频部主编、内容创意总监
严继勋:《四川观察》原创短视频部主编、内容创意总监
聚焦媒体融合拥抱智慧电视
聚焦媒体融合拥抱智慧电视
电视媒体如何走进5G时代
电视媒体如何走进5G时代

相关 . . .

· 短视频新闻的特点、问题及提升策略
· 采访中记者的注意力、站姿、穿着及其它
· 浅析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
· “微”我所用:交通广播节目微信运用的探
· 短视频时代,是个什么时代?
· 用独特视角展现信仰的力量--纪录片《誓言
· 《青盲》遍地酷刑引争议 导演坚持“严刑
· 梦想·故事·惊喜——《中国梦想秀》的成
· 电视媒体“Vlog+新闻”的创新应用与问题
· 对电视传播中的“爱丑之欲”的文化反思
  
  
二维码 二维码         组织机构 | 商务合作 | 版权与免责 | 声明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申请 | 广告
本站内容属原作者所有,其原创文章除本站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复制、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业务服务电话:010-85899333/6333     邮箱:vip@xwpx.com
京ICP备0606392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网络举报APP下载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10-85894419  
用户举报/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邮箱:postmaster@xwpx.com
北京新民联合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 万方亮 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