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培训网
中国新闻培训网
定制服务项目:  新闻采访与写作培训  摄影新闻培训    发言人培训 网络新闻宣传培训 新媒体短视频培训   企业内训    新闻书籍代购    品牌传播策划
当前位置:文章首页 >> 新闻写作 >> 写作技巧 >> 写人物一法:用细节讲故事

写人物一法:用细节讲故事

2023年02月  作者:刘国昌  来源:华文融媒  责任编辑:前进者
简介:   写人物是记者经常干的活儿。有的记者写的人物报道很吸引人,可也有些记者写得则令人不大爱看。   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原因较多,如人物选择如何、人物与读者是否接近、写法上是否鲜活……今天我们 ...
内容:

 

  写人物是记者经常干的活儿。有的记者写的人物报道很吸引人,可也有些记者写得则令人不大爱看。

  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原因较多,如人物选择如何、人物与读者是否接近、写法上是否鲜活……今天我们仅就写法这个问题来聊一聊。

  一、一篇人物报道的启示

  近日看了一篇题为《和拧∧老师聊电影》的人物报道(人民日报海外版2023年1月28日第7版),初看标题没有很吸引我,倒是开文第一段引诱我看完全文。

  几次和拧∧老师联系,不是联系不上就是他没有时间,因为我在西班牙工作,回国也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去年回国时再和拧∧老师联系,这次竟然成了,真让我喜出望外。

  这是一位在西班牙工作的中国人写的稿子,这个特殊身份让我猜想:旅居海外的人士写稿有何特色呢?这个疑问引领我一段一段读了下来。

  读完之后令我惊讶:通篇都在用细节讲故事啊!且这些细节是过去不曾听说过的。

  拧∧老师告知我他目前住养老院,我以为他已决定在养老院里走完人生最后一程,不料牛老师哈哈一笑,我进养老院的时辰还远着呢,养老院是暂时性小住,因为家里正在大修,上影集团就安排我在养老院暂住数月。(点评:过去只知道拧∧住养老院了,这次了解了详情。)

  “我出生于天津生长在北京,年幼时父母双亡,靠哥哥接济。我很喜欢表演,常常和小伙伴们在街头模仿名人的肢体动作和说话腔调。一天我正在全神贯注地‘演角色’,被路过的老导演沈浮撞见,沈浮便停下观看。我看见有人注意我,不但没有怯场,反而更加自信满满地模仿他人的腔调。表演完毕,我和小伙伴们正准备散伙回家,沈导突然叫住我,问我姓啥叫啥几岁。我还以为要我去做临时工呢,哪知沈导一开口就问我,你愿不愿意去拍电影?我还以为这人逗我玩呢,直到他自我介绍是电影导演沈浮后,我才如梦初醒。就这样,我在沈导的发掘和引荐下走入了片场,开始了演员的艺术生涯。” (点评:像讲故事一样,介绍了拧∧走上演艺之路的详情。)

  限于篇幅不一一引录了,类似这样的写法文中还有不少,大家可以去看、去体会。这些给人一个启示:要想把人物写生动,就要善于多用细节来讲故事。这是一个既讨巧又引人入胜的好方法。

  二、为何非要用细节讲故事?

  也许有人会问:为何非要用细节来讲故事呢?

  道理很简单:抽象与具体,你喜欢哪一个?肯定是喜欢具体。同样,笼统与细致,你无疑也一定喜欢细致。具体、细致的东西,历来为人们所接受、所喜欢。诚如一位哲人所说,人们天然地喜欢那些生动活泼的东西。

  可我们有时写稿总爱从概念出发,如写一个人的工作,下笔“他是一个工作狂”,然后举几个实例。这样写法不是不可以,但总觉得不自然、不舒服。干嘛先要给人物戴一个“帽子”呢?从写细节故事上着手,让读者来认识、了解一个人,不是更好吗?

  写大庆铁人王进喜与当地群众亲如一家的关系,有经验的记者不是先“戴帽”,而是通过细节来表现:

  那时候,王进喜住在工地附近一户老乡家里。房东老大娘提着一筐鸡蛋,到工地慰问钻井工人。她一眼看到王进喜,三脚两步跑上去,激动地说:“进喜啊进喜,你可真是个‘铁人’!”(见1964年4月20日人民日报“大庆精神大庆人”)

  这样的写法,让人的风貌、特点,从自然的故事中流淌出来,给人的印象更亲切、更深刻。

  三、如何捕捉动人的细节?

  要写细节,首先要手里有细节。那这细节从哪里来呢?从记者的现场观察中来。

  请看下面的例子:

  我找到养老院并敲响了他的房门,没有回音。没出两分钟就听见走道尽头传来了洪亮的声音,“这次比赛我们组发挥出色,一定能得优胜奖!”我一听就知道是拧∧老师的声音,只见他老人家手里端着两个盘子,盘子里装满色彩鲜艳、造型奇特的甜点。原来那天养老院举办甜点制作比赛,他是主要操盘手,比赛已进入决赛。拧∧老师说完,马上招呼我进屋,并让我品尝他制作的南瓜布丁。(点评:这个细节是作者自己观察、体验到的。写上这个细节,让人物(拧∧)从活动中“走”出来,新颖别致。)

  在现场观察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1、观察要细致。观察贵在细致,事情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展现的过程,诸多细节在这个过程中陆续出现。只要观察细致,这些细节都能捕捉到。如果稍有疏忽,那些有意思的细节就会悄然溜走,使记者与细节失之交臂。

  我们常说要“细致入微”。如何“入微”呢?“微”到人的音容笑貌,“微”到人的举手投足,“微”到人的脾气秉性。把这些“微”抓住了,有意思的细节就出来了。这一点正如人民日报社原记者部副主任马鹤青说得好:“观察时有8个字要牢记:全神贯注,一以贯之。认真照此做了,细节就会到手。”

  2、要善于梳理。细节到手以后,固然令人高兴。但也不能“拾到篮子里就是菜”,还要进行一番挑选、梳理。把那些最有意思的细节精选出来,按照一定的新闻主题编排好写作次序,使有细节的故事完美呈现。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采访收集细节时要注意新闻主题的引导。采访与主题不能分割,二者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一边采访一边分析主题,有助于准确发现新闻线索,从而有方向、有重点地收集所需要的新闻事实。

  用细节讲故事,是写好人物的一个重要方法。它能把所写的人物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记者朋友们都来掌握这一利器吧,把我们的人物报道搞得更出彩、更叫座!

  

 

热点 . . .

企事业单位领导媒体新闻发言人培训班的通知
招生 企事业单位领导媒体新闻发言人培训班的通知
北京燃气集团召开“新闻发言人培训班”
北京燃气集团召开“新闻发言人培训班”
本网讯:河北省公安厅交管局新闻宣传培训班圆满结束
本网讯:河北省公安厅交管局新闻宣传培训班圆满结束
盾安集团新闻发言人培训班日前结束
盾安集团新闻发言人培训班日前结束

最新 . . .

· 焦点 要有我,写独特,独特写
· 了解新闻稿培训怎样写内容
· 如何做到“大处着眼,小处落笔”?
· 新闻采访中如何观察事物?
· 说说“小段+碎句”的写作手法
· 新闻写作技巧:如何写好“新闻中的新闻”
· 新闻写作技巧:讲党课的稿子怎么写?
· 写新闻人物,要注意把握好“三写”
· 写新闻述评的技巧
· 新闻写作:宽题窄写,怎么写?
· 融媒体时代新闻写作“三个坚持”
· 焦点 好课推荐 | 《刘国昌新闻写作》视频课

推荐 . . .

4年了,湖北省首家地市级融媒体中心效果如何?
4年了,湖北省首家地市级融媒体中心效果如何?
好新闻,敲在时代绷得最紧的弦上
好新闻,敲在时代绷得最紧的弦上
宣传干部必备书《采编实用技巧88讲》出版发行
宣传干部必备书《采编实用技巧88讲》出版发行

相关 . . .

· 中央新闻单位驻河南记者站持证人员名单
· 新闻写作中常见的六种病句类型
· 徐立京:经济日报高级编辑、人事部主任
· 如何写好“导读”
· 第九届“全国新闻学子优秀论文评选”揭晓
· 新华社公布新增57个禁用词,三思而后言 !
· 焦点 《新闻采写技巧与报纸版面编辑实用讲座》
· 国际舆论热评人民日报“钟声”文章
· 姜 波:经济日报导刊部主任、资深媒体人
· 《纳税人报》报简介
  
  
二维码 二维码         组织机构 | 商务合作 | 版权与免责 | 声明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申请 | 广告
本站内容属原作者所有,其原创文章除本站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复制、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业务服务电话:010-85899333/6333     邮箱:vip@xwpx.com
京ICP备0606392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网络举报APP下载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10-85894419  
用户举报/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邮箱:postmaster@xwpx.com
北京新民联合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 万方亮 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