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培训网
中国新闻培训网
定制服务项目:  新闻采访与写作培训  摄影新闻培训    发言人培训 网络新闻宣传培训 新媒体短视频培训   企业内训    新闻书籍代购    品牌传播策划
当前位置:文章首页 >> 新闻写作 >> 写作讲坛 >> 新闻写作的四个误区

新闻写作的四个误区

2022年09月  作者:姚赣南  来源:华文融媒云  责任编辑:前进者
简介:   做了多年的新闻工作,发现新闻写作有时会走入误区。一旦进入,危害很大,为此不得不防。   新闻写作的误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亦步亦趋,人云亦云   这是一种初学者的通病。产生这种情况的 ...
内容:

 

  做了多年的新闻工作,发现新闻写作有时会走入误区。一旦进入,危害很大,为此不得不防。

  新闻写作的误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亦步亦趋,人云亦云

  这是一种初学者的通病。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看到别人写的稿见报了,上网了,而这些内容以前自己也曾想写过,只是未动笔。于是,急得跟在别人后面赶快写一篇类似的稿子投稿。

  这种模仿跟风写作的效果并不好,稿件常常得不到采用。究其原因是新闻贵在新,贵在快,贵在独创。你眼力不够,新闻敏感度略差,慢人一步,只能写雷同的稿件。在编辑看来,这样的稿子就是“马后炮”“炒冷饭”,所以对此热情不高,采用率低是必然的。

  人民日报一位资深记者说:“不能患有‘电脑依赖症’,花大量时间在网上偷资讯、拼新闻、炒冷饭,就是不肯接地气,不肯去现场。可以说,这样做新闻,永远出不了好新闻。”他还说:“某地有一个典型经验或典型人物,呼啦啦来了几十家新闻单位集体采访,从写出的稿件来看,质量千差万别,有的可读性强,感染力强,堪称精品佳作,有的……不知所云,甚至是劣质产品。问题出在哪里?出在记者的眼力、观察能力上。见人所未见,察人所未察,才见记者的真本事、真功夫。”

  不盲目跟风,深入采访,坚持独创,注重时效,才能写出好新闻。

  喜欢炒作,专注猎奇

  “炒作”用在商业运行上或许会取得一定效果,如“炒房”“炒股”。但是用在新闻写作上会使报道变味,变得低俗化,令读者生厌。

  “新闻炒作”指的是传媒有意通过与事实新闻价值不相称的报道规模,对某些人和事所作的渲染性的恣意报道。在当前新闻报道泛娱乐化的情况下,有的媒体和写手特别喜欢蹭热点,炒作演员八卦、名人隐私、街坊传闻,并无休止地加以渲染煽情。由于只关注人和事件的奇特性,往往会忽略新闻的真实性、时效性,有的竟把几年前的旧闻又“炒”一遍,有的甚至不惜编一些假新闻取悦读者,失去了新闻的客观公正。

  例如,近几年报道的一个姓杨的女孩追星追华仔的事,被某些媒体大肆炒作,虽然赚足了眼球,但也使媒体的公信力受到危害。

  有人认为,只要新闻炒作过程得当,便可成功营销,提高了知名度,提高了点击率并获得了利益,而受众也满足了自己的“猎奇心理”。这种看法有失偏颇。新闻不可炒作,是一条应当遵守的规矩。

  体裁运用,显得生疏

  当前,有的媒体上出现了消息、通讯、评论公文化的现象。有的写手分不清消息、通讯、评论、公文、散文、小说的区别,在写作时不知道如何运用合适的文体去表达。有的人干脆把工作总结、会议纪要当成新闻稿。

  有的虽然是按照新闻稿的格式去写了,但在行文时常常是“开中药铺”。例如,有一篇《某某县吹响秋冬农业农村工作冲锋号》的消息,全文412字,其中导语51字。主体部分三百多字的写法是从“一是”“二是”一直写到“七是”,罗列材料和数据,写得不像新闻。

  《人民日报》1996年12月4日发表过一篇文章《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写得很好,受到总编辑的表扬。时任总编辑范敬宜指出:“它不是简单地照搬中央经济工作文件,而是根据会议精神,作了认真思考,因而观点明确,思路清晰,而且有理有据。这样,就把‘应景’文章做成了‘应需’文章了。”

  学会用新闻的各种文体去写稿,才能写出有板有眼的新闻稿。

  烦琐冗长,不得要领

  简练,是对新闻写作的一项明确要求。把事情写明白,写出重点,写得有思想性、有意义,学会材料的取舍,是要下一番功夫的。如果眉毛胡子一把抓,这也舍不得删,那也舍不得砍,只会越写越长,让人得不到要领。

  为此,必须转变一些思想观念。有人认为“写长稿登大块头才显得有水平,写短稿登豆腐块显不出水平”“块头大领导才满意,块头小了领导不满意”“编辑总是要删的,写长点编辑才好删,写短了编辑没得删”。在这种思想观念的支配下,写文章只会越来越长。

  其实,编辑和读者都不愿意看“卖关子”式的絮絮叨叨的文字,而喜欢言简意赅、直达主题、易读易懂、方便实用的文字。把新闻写得精炼,对记者来说并不是苛求,而是要求。倘若在提笔写稿之前,反复琢磨,注意把冗长、啰唆、逻辑不清、主题不明的文字通通清除掉,就会逐步养成了写短新闻的好习惯。

  结论:要让新闻写作不走入误区而走入正道,关键是记者和通讯员要不断提高媒介素养,坚持改革创新,遵循新闻传播规律,树立正气,抵制各种诱惑,努力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和写作水平,就能写出体现时代精神的优秀新闻作品。

 

 

热点 . . .

企事业单位领导媒体新闻发言人培训班的通知
招生 企事业单位领导媒体新闻发言人培训班的通知
北京燃气集团召开“新闻发言人培训班”
北京燃气集团召开“新闻发言人培训班”
本网讯:河北省公安厅交管局新闻宣传培训班圆满结束
本网讯:河北省公安厅交管局新闻宣传培训班圆满结束
盾安集团新闻发言人培训班日前结束
盾安集团新闻发言人培训班日前结束

最新 . . .

· 在编采实践中,如何体现迭代思维?
· 写好事件通讯的六个建议
· 改文风需要克服的3个毛病
· 广电新闻采编如何防范差错?
· 新闻标题巧设悬念,才能引人入胜
· 如何写出有灵魂、有滋味的新闻作品?
· 关注“冰点”人物的报道
· 长期积累对提升新闻写作至关重要
· 别再错用“感谢聆听”了!
· 一挖到底,挖出好稿!
· 关于新闻采访的18条提醒
· 媒体人要注意新闻采编中的这些“坑”,

推荐 . . .

好消息!《跟新闻名家学新闻》系列视频课促销活动开始啦
好消息!《跟新闻名家学新闻》系列视频课促销活动开始啦
推新|全媒体宣传策划与媒介素养高研班直播课
焦点 推新|全媒体宣传策划与媒介素养高研班直播课
“地方通”为何写不出好稿子
“地方通”为何写不出好稿子

相关 . . .

· 新闻标题上可以用标点符号吗?
· 倒金字塔结构的消息怎么写?
· 倒金字塔结构的消息怎么写?
· 新闻写作六要素---5W1H原则
· 新闻写作基础:新闻的结构
· 采访时遇到的6种情况,怎么办?
· 网评文章怎么写的范文
· 如何写好“记者手记”?
· 如何写好侧记?
· 记者采访技巧:七分采三分写
  
  
二维码 二维码         组织机构 | 商务合作 | 版权与免责 | 声明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申请 | 广告
本站内容属原作者所有,其原创文章除本站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复制、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业务服务电话:010-85899333/6333     邮箱:vip@xwpx.com
京ICP备0606392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网络举报APP下载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10-85894419  
用户举报/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邮箱:postmaster@xwpx.com
北京新民联合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 万方亮 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