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通”为何写不出好稿子2021年06月 作者:段存章 来源:老记说事 公众号 责任编辑:xwywck
简介:“地方通”为何写不出好稿子
——新闻采写系列谈之一
段存章
问:
我很苦恼,在一个地方呆了几十年,闭着眼也知道谁家门朝哪里开,但老是写不出好新闻,不知为啥。
段存章:
你说你是一位 ...
内容:
“地方通”为何写不出好稿子 ——新闻采写系列谈之一 段存章 问: 我很苦恼,在一个地方呆了几十年,闭着眼也知道谁家门朝哪里开,但老是写不出好新闻,不知为啥。 段存章: 你说你是一位“地方通”,对当地实际情况了如指掌,这是你的一个长处,这个优势比专业记者强。但是,在“熟”字下掩盖着一个不足,对什么都看惯了,新闻敏感减退了,这是许多通讯员的一种“地方病”。举一件事来说,新疆吐鲁番有一位爱好摄影的通讯员,他在那里工作了二十多年,拍下的照片老是打不出去。可是,国内外记者一去吐鲁番,就能拍出一批批好照片。他反思:吐鲁番的葡萄为什么被别人摘去?原来自己没有抓住一个“特”字,即吐鲁番有的,别的地方没有的。于是,他把镜头移到火焰山、葡萄沟等具有特、奇的地方,很快拍出好的新闻照片,并获全国摄影奖。你们看,他的转变是从打开眼界开始的。 问: 我们也想开眼界,但不知我们眼前最缺的是什么? 段存章: 依我看,最缺的是三个比较: 一是点与面的比较。你们对点的东西了解得多,而对面上的情况和问题却知之不多。 二是局部与全局的比较。你们看局部情况多,研究全局问题少。 三是国内与国外比较。由于长期封闭,现在开放了,思想很不适应,对国外信息知之甚少。总的看。你们需要从井底之蛙变成高山雄鹰,这个比喻能接受吗? 问: 我们走出井底,也想满天飞飞,但很难办到,因为当地报道任务重,交不了领导的账,谁能放你出去? 段存章: 我很同情你们的难处,曾不止一次地与采访过的一些地、县领导干部讲过,劝他们对自己的通讯干部开明一点,开放一点,不要单纯地压写稿任务,要创造各种条件让他们出去走走,投稿的命中率准能提高。这是一笔大账,舍得一些钱财(费用开支),支持通讯干事满天飞,还是合算的,请不妨一试! 问: 如果领导开明,放我们出去走走,你看用哪些采访办法适用? 段存章: 近几年,兴起发展横向联合企业集团,打破了行政划地为牢的格局。依我看,通讯员(记者)也可提倡横向采访。具体办法:一种是交叉采访,你来我这里,我去你那里,边学习,边写报道:一种是流动采访,适当地抽出一些时间,跨地区、跨部门、 跨行业采访:一种是专题, 采访可由宣传部门或报社编辑部组织若干人的采访小组,选点定题采访,既出稿子,又出人才。 作者简介 段存章 1938年出生在山西省左权县,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他从通讯员成长为人民日报高级记者。 他曾常驻大寨记者10多年。 参加全国两会采访报道10多年。 曾讲授新闻采访课多年。 出版新闻著作《大山情》、《采写新闻的困惑与出路》、《独家新闻怎样采写》、《消息采写三讲》、《记者酸甜苦辣》、《从通讯员到高级记者》等。 他常说:“脚印留在群众中,文凭写在版面上。 |
热点 . . .
最新 . . .
|
![]() |
![]() |
组织机构 | 商务合作 | 版权与免责 | 声明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申请 | 广告 |
本站内容属原作者所有,其原创文章除本站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复制、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业务服务电话:010-85899333/6333 邮箱:vip@xwpx.com 京ICP备06063928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