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采编技能的10年10变2019年10月 作者: 来源:中文编辑校对网 责任编辑:前进者
简介:
“从没看到有哪一个从未涉足传统媒体的人做出了一个好的新媒体来”。
互联网具有鲜明的技术驱动和工具理性特点,技术创新、技能更新始终是网络发展的引领力量。尽管网络新闻业界围绕着是“内容为王 ... 内容:
“从没看到有哪一个从未涉足传统媒体的人做出了一个好的新媒体来”。 互联网具有鲜明的技术驱动和工具理性特点,技术创新、技能更新始终是网络发展的引领力量。尽管网络新闻业界围绕着是“内容为王”还是“技术为王”一直在争论不休,但是在普遍以到达率、点击率为关键指标的大环境下,新媒体怎么看都更主要是“程序猿”和“理工男”的天下。 2008年,“硅谷观察家”博客作者、英国《金融时报》前记者汤姆·福里姆斯基对曾经的同行们提出了这样的忠告:“今天的新闻记者应该掌握这样10项基本的新媒体技能: 一、会在博客里上传一幅图片;二、会给在线报道加一个链接;三、会摄影、能剪裁,并知道如何将照片调整为网页适用的大小;四、会在网页中嵌入一段视频代码,并知道如何调整其大小;五、知道如何找到报道的相关链接,并将其加入报道页面中去;六、会拍摄、能剪辑,并知道如何将数码视频以多种格式发布到网上;七、能让网民一眼就看到自己所作的在线报道;八、能读懂HTML(超文本标记语言)代码,并能改正一些常见的代码错误;九、能读懂CSS(层叠样式表)代码,并能对网页的样式表进行调整;十、能扛得住‘全天无休’的工作强度,能生产出比以往多两三倍的产品。” 2014年,美国哈佛大学政治哲学教授哈维·曼斯菲尔德提出,新媒体运营者必须具备这样10项技能: 一、创新性思维;二、高超的写作技巧;三、丰富的阅历;四、图形设计与图片/视频编辑能力;五、HTML代码编写能力;六、多任务并发处理能力;七、高度的灵活性;八、广博的知识;九、网上社区组织能力;十、高效领导采编工作的能力。 今天,国内互联网媒体人有关“新媒体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的十大素质”的总结、提炼更是汗牛充栋,归结起来主要是这样一些方面: 一、敏锐的新闻热点捕捉能力;二、基本的文章写作技能;三、快速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四、相对高端的审美能力;五、能写出惊世骇俗的标题的能力;六、永不停歇的奇思妙想;七、读书看报的好习惯;八、良好的数据分析能力;九、一定的复盘能力;十、极强的抗压能力。 纵览新媒体采编技能要求的十年之变,“技术→内容”(技术引领内容)——“技术+内容”(技术与内容并重)——“内容→技术”(内容寻求技术支撑)的认识变迁过程,呈现出一种螺旋式上升的轨迹。 事实也证明,一些传统媒体之所以做不好新媒体,问题不在于它们不够“新”,而是因为它们还不够“旧”,在最最基本的新闻传播理念上还有诸多不到位的地方。 从另一个角度解读,或者可以说,这是新媒体经过一段时间的“野蛮生长”后,向社会价值原点、新闻内容本质的一种“回归”。 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会有众多的新媒体人强调,“不是互联网化和算法化就是新媒体”“对用户的最大价值就是新媒体人自己的精神创造”“从没看到有哪一个从未涉足传统媒体的人做出了一个好的新媒体来”。 技能的学习是可以规划、可以预期的,思想的锤炼则十分艰巨、十分辛苦。 新媒体编辑在面对众多用户构成的这样一个虚拟社群时,首先应该明确自身的社会角色定位,树立“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理念; 然后就是要发挥好自身的新闻专业价值,结合用户的新闻信息需求,把嘈杂舆论场中的现场还原和剖析鉴别这一最稀缺的资源,以优质内容的形式进行精准投放,让社会主流价值观深入人心。 在这个方面,身为“网络移民”的新媒体编辑是有一定优势的,切不可妄自菲薄,该坚守的要坚守,该创造的要创造。
|
热点 . . .
最新 . . .
|
![]() |
![]() |
组织机构 | 商务合作 | 版权与免责 | 声明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申请 | 广告 |
本站内容属原作者所有,其原创文章除本站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复制、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业务服务电话:010-85899333/6333 邮箱:vip@xwpx.com 京ICP备06063928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