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报道中出现概念使用上的逻辑差错2019年06月 作者: 来源:新闻与写作 责任编辑:前进者
简介:
新闻报道中的逻辑差错,有时候并不太容易被人发现(包括写作者本人)。尤其在网络时代,快速阅读、快速报道的“快节奏”会让写作者有时候会忽略掉去检查文章的逻辑差错。对比错别字(或是标点错误)等差错, ... 内容:
新闻报道中的逻辑差错,有时候并不太容易被人发现(包括写作者本人)。尤其在网络时代,快速阅读、快速报道的“快节奏”会让写作者有时候会忽略掉去检查文章的逻辑差错。对比错别字(或是标点错误)等差错,文章中的逻辑差错,因难于直观发现所以害处很大,应当引起所有新闻工作者的注意。今天推出“概念”使用上的两类典型差错,供大家学习参考。 一、 概念重叠 1. 俄气发言人还强调,提价决定与政治无关,继续以远远低干市场价的价格向前苏联国家供应天然气,对俄天然气公司而言,无异等同于自杀。 【评改】“无异”是没有不同,即等同。“等同”是看作同样的事物,即没有不同。“无异”和“等同”为同一概念,没有必要重叠使用。修改的方法,可以留“无异”,去“等同”;或者留“等同”,去“无异”。可以说:“对俄天然气公司而言,无异于自杀。”或者说:“对俄天然气公司而言,等同于自杀。” 2. 饶雪漫联手多家图书公司和影视公司联手打造《左耳》电视小说和电视剧。 【评改】“联手”是联合,彼此合作。这个句子中两次使用“联手”,同一概念没有必要在一句话中重叠使用。修改的方法,是留一去一。可以说:“饶雪漫联手多家图书公司和影视公司,打造《左耳》电视小说和电视剧。”或者说:“饶雪漫与多家图书公司和影视公司,联手打造《左耳》电视小说和电视剧。” 3. 北大表示,自1998年起,北大加大了从海外引进人才的力度。8年来,北大从海外引进人才约占全校教师的近40%。 【评改】这段话中的“约”与“近”意义重叠,没有必要重复使用。修改的方法,是去一留一。可以说:“北大从海外引进人才约占全校教师的40%。”或者说:“北大从海外引进人才占全校教师的近40%。” 4. 二冬最初引起我的注意,是在入学不久的一次系际之间的篮球赛场上,比赛虽然紧张激烈,但他始终微笑从容。 【评改】“系际”本来就是指“系与系之间”,再说“系际之间”就变成“系之间之间”,这就不恰当了,同样意义的不同概念没有必要重复使用。修改的方法是删去“之间”,或者删去“际”,说成“系与系之间”。可以说:“二冬最初引起我的注意,是在入学不久的一次系际的篮球赛场上。”或者说成:“二冬最初引起我的注意,是在入学不久的一次系与系之间的篮球赛场上。” 5. 在过去60多年中,全世界大约有7500多万人因战乱、灾害等原因被迫离开家园,沦为难民。 【评改】(1)“大约”和“多”都表示约数,不是确指,没有必要重复使用。修改的方法,是去一留一。可以说“全世界大约有7500万人因战乱、灾害等原因被迫离开家园”,或者说“全世界有7500多万人因战乱、灾害等原因被迫离开家园”。(2)“因”和“原因”重叠,要去掉“原因”,可以改为:“……因战乱、灾害等而被迫离开家园,沦为难民。” 6. 普华永道娱乐及媒体业务部亚太主管范翎斯说:“中国和印度的惊人增长令区内以至国际间的娱乐与媒体业专才趋之若鹜。” 【评改】“国际”一是指“国与国之间”或“世界各国之间”,二是指“世界”或“世界各国”。在以上两种意义下,都没有必要说“国际间”。说“国际间”,等于说“国之间之间”。同样意义的不同概念,没有必要重复使用。修改的方法是删去“间”,只用“国际”,而成为:“令区内以至国际的娱乐与媒体业专才趋之若鹜。” 7. 使曾经享誉过世界的德国汉学真正尽快从作茧自缚中走出来。 【评改】“曾经”意为从前存在、发生过;“过”意为曾经发生,没有继续到现在。二者意义相同,没有必要重复使用。 可以改为:“使曾经享誉世界的德国汉学真正尽快从作茧自缚中走出来。” 8. 回首返观近现代东西方社会历史演化的不同轨迹。 【评改】“回首”就是“回头”,“返观”就是“回头看”(《汉语大词典》)。“回首返观”就成了“回头回头看”。“回首返观”显然是不必要的重复,而且造成与原意相违,应去掉“回首”。 9. 闹分裂、搞内讧,热衷于“窝里斗”、耍权术,只能是明争暗斗、人心涣散,事业受损,群众遭殃。 【评改】“闹分裂”“搞内讧”“窝里斗”“明争暗斗”,这些看上去是不同的语词,实际上表达的是同一意思,即“内部不团结,矛盾多”。从这几个词中取其中一个即可。从并列的几种情况来看,“耍权术”应是主要因素。因此,上文可改为:“耍权术、闹分裂,只能使人心涣散、群众遭殃、事业受损。” 二、 误用集合概念 1. 如果从有形图书到数字图书的改变是不可避免的,为何公共图书馆的读者人数去年创下新的纪录?为何出版商2004年印刷了30万本书籍,比前一年增长了14%? 【评改】“书籍”是书的总称,是集合概念,它只能用在集合体上,在它的前面不应加量词,加上量词就变成非集合概念了。我们可以说“《论语译注》是一本书”,却不能说“《论语译注》是一本书籍”,就因为前者是非集合概念,后者是集合概念。这段话中,在“书籍”前加上了“30万本”这个量词,变成一本一本的“书籍”了,逻辑上是说不通的。应改为:“如果从有形图书到数字图书的改变是不可避免的,为何公共图书馆的读者人数去年创下新的纪录?为何出版商2004年印刷了30万本书,比前一年增长了14%?” 2. 这时便想起一个词汇:行云流水。这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境界,创造出这个美妙词汇的人,当他获得灵感的那一刻,我想他的心灵肯定已和大自然的美景融为一体了。 【评改】在这段话中,“词汇”是一个集合概念,它指的是词的总称,但是在它的前面却加上了“一个”或“这个”,这样就把它变成非集合概念了,逻辑上犯了“误用集合”的错误。应把其中的“词汇”改为“短语”,“短语”是一个非集合概念。 3. 这个石洞里,每隔一段时间,便会聚集大量鱼类。 【评改】“鱼类”是一个集合概念,在它的前面不应加表示数量的词语。这段话里出现的“大量鱼类”的提法,就把“鱼类”变成是非集合概念了,犯了“误用集合”的逻辑错误。 可以改为:“这个石洞里,每隔一段时间,便会聚集大量的鱼。” 4. 传教士在译书、授课的过程中,用中国旧有的词汇表达西方的新的概念时必然会遇到很大的困难。 【评改】“词汇”是指“一种语言里所使用的词的总称,如汉语词汇、英语词汇。也指一个人或一部作品所使用的词,如鲁迅的词汇”(《现代汉语词典》)。逻辑上把“词汇”这种反映事物集合体的概念,称为集合概念。文中把这个集合概念当非集合概念用了。应将“词汇”改为“语词”。 5. 景区千棵山林遭砍伐(标题) 【评改】“山林”是集合概念,是山上各种林木的总称,而不是指山上加一棵裸的树木。集合概念前不应加数量词,“千棵山林”难以理解。可以改为《景区千棵林木遭砍伐》。 6. 经过秘密侦察发现,这个团伙经常在一起活动。 【评改】“团伙”是纠集在一起从事不轨活动的小集团。“这个团伙”是单独的一个集团,它无法和自个儿“在一起活动”。应该改为:“这个团伙的成员经常在一起活动。” 7. 自主创新,毫无疑问是当下一个最具号召力的词汇。 【评改】“词汇”是一种语言里所使用的词的总称,而“词”是语言中最基本的造句单位。“自主创新”是短语,这个句子最后的“词汇” 应改为“短语”。
|
热点 . . .
最新 . . .
|
![]() |
![]() |
组织机构 | 商务合作 | 版权与免责 | 声明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申请 | 广告 |
本站内容属原作者所有,其原创文章除本站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复制、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业务服务电话:010-85899333/6333 邮箱:vip@xwpx.com 京ICP备06063928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