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通讯时,如何通过故事塑造人物2018年02月 作者:王立凡 来源:中国新闻培训网 责任编辑:前进者
简介:
诀窍——通过故事塑造人物
一定要讲故事,以故事的形式来展现人物、塑造人物
1、为什么要讲故事?
人类渴望故事,热爱故事。人类通过无数的故事来应对这个纷繁的世界。“我们以叙事的方式 ... 内容:
诀窍——通过故事塑造人物 一定要讲故事,以故事的形式来展现人物、塑造人物 1、为什么要讲故事? 人类渴望故事,热爱故事。人类通过无数的故事来应对这个纷繁的世界。“我们以叙事的方式做梦、回忆、期待、希望、绝望、相信、怀疑、计划、修改、批评、建构、闲聊、学习、憎恨和热爱。” 科学研究证明,比起其他形式,大多数人更善于理解叙事,叙事可以向广大读者传达清晰的信息。当我们读到的是故事,而非罗列事实时,我们会记得更加准确。 2、什么是故事? 故事就是过去发生的事情,既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虚构的。——普遍的看法 从关键要素来定义故事:当人物遇到错综复杂的情况,而他又不得不面对和解决时,行动就发生了,故事正是由这一连串的行动所构成的。(一连串的行动即情节) 有人说我不会讲故事?讲故事很难吗。好像难,又好像不难。为什么呢?我们从小到大都在听故事,太熟悉不过。我们不仅通过书籍、报刊杂志、小说,还通过广播、电视、电影说等等了解故事。人天然对故事就特别容易接受。比如这个故事: 话说从前有一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住着两个和尚——一个老和尚一个小和尚。老和尚给小和尚讲故事…… 然后呢?当你很好地回答了这个读者的疑问,你就是在讲故事。 假设你接到一个任务:要求撰写一篇人物通讯,从多个角度体现人物的个性。怎么办?我们来看一段文字: 你要是到口腔医院六楼看门诊,进门口一号椅位旁的那个年轻外科医生叫黄××。(场景描写引出人物)他满脸胡渣子,常常几天不洗头,戴着眼镜,没事喜欢坐在桌子上,大大咧咧。(外貌描写) 他性格耿直,衣着简朴,每天不吃饭只吃馒头,是看起来很像老司机的荷兰医生。明天他就要去北院了,作为同事我们会非常想念他,想念平时与他共事的那些欢乐的事。(交代背景,并且引出疑问“为什么会想念他?”) 有一天,门诊来了位慈祥的老奶奶,在前台和导诊护士咨询了半小时,终于到黄医生接诊了。他很有礼貌、特别善良,一来就详细询问老奶奶的病情,不料她说:“啊?!拔牙还要钱啊?我在你们医院看了几十年病了!”边说边掏出病历本,确实是十年前的病历本啊,最后的落款还是二零零几年呢。黄医生并没有生气,仍然耐心地回答所有问题。 接着奶奶又开始质疑他的能力,说:“你这么年轻,我的情况你能都了解?” 黄医生自信地说,“当然啦,奶奶我已经了解了。” “你了解?你了解个屁!” 黄医生一时无言以对,但还是耐着性子陪着说话,直到老奶奶连自己都不好意思再坐下去了,才道谢离去。 在一旁看着的我心说:“老黄,我们拥抱你!” 有一天,一位美女来拔牙,睡在牙椅上,可能是刚打了麻药有点晕乎,半天不说话。黄医生热情地问:“姑娘,你很疼吗?打了麻药过一会就好了!你是怎么了,眉毛湿湿的,你哭了吗?!眼泪都到眉毛上去了?! 于是,二话不说拿起围兜就帮姑娘把眉毛擦了!擦了! 这姑娘顿时跳坐起来!“医生!!我昨天才纹的眉毛!你怎么把我的药给擦了?” 黄医生惊慌失措,赶忙说:“对不起啊姑娘,你们女孩子的这东西我不懂。”(粗心) 站在一旁的我已经笑得魂都要掉了(老黄,你真可爱) ——摘自《黄红清,你给我站住》 作者(罗雅萱)通过短短六百字,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一个耐心、善良、体贴但又不修边幅、不乏粗心的青年男医生的形象。作者运用了叙事、描写、对话这三种最常见的故事叙述方法。有人物、有环境、有情节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故事结构的构成三要素:环境、情节、人物) 具体做法及技巧 (一)依靠阅读“窃取”思想 看别人写的精彩故事,从中“窃取“思想。小说、电影都在以不同形式讲述故事,其叙事模式都是相似的。以电影为例:《摔跤吧爸爸》、《血战钢锯岭》,斯皮尔伯格的系列电影《ET外星人》、《拯救大兵瑞恩》、《侏罗纪公园》、《少数派报告》等,都通过讲述精彩的故事成功塑造了一个又一个个性鲜明的人物。 电影只不过是把一个故事通过改编剧本,用影像的方式表达出来。 (二)围绕写作对象搜集素材 1、获取简历 了解一个人最快捷的方式是什么?答案是获取简历。你可以通过一个人的简历或者个人档案快速地了解这样一个人。它叫什么名字、是男是女、生于何年何月何地?接受了哪些教育,是怎么样成长的?取得了哪些成绩和荣誉?等等。 试着问自己:站在一个陌生人角度,该怎样介绍你的主人公,他/她有哪些特征? 2、采访 通过采访对象搜集素材信息,并从中挖掘灵感。采访至关重要,而且不能仅仅采访要写的对象。他/她身边有些什么人?谁能提供一些料(有趣、体现人物个性特点的事)?谁知道影响他/她一生的决定时刻?你要去采访这些人。 >人物就是价值观、信念、行为、所有物的总和。你的问题还可以深入。他/她有哪些特征?有着怎样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列一个采访提纲: 《人物特写报道要点》(6个方面) 这六个方面的分别是:一、历史、二、性质、三、价值和标准、四、影响、五、反作用、六、未来 一、历史: 我写作的对象过去对于他今天的现状有什么样的影响。 二、性质: 我的写作对象具有哪些与众不同的性质值得报道,个性、职业,或者其他方面? 我的写作对象有哪些典型性?他与同类人有多少类似性? 三、价值和标准: 我的写作对象最相信什么?他的这种信念在他实现目标的努力中有何影响? 这些信念与同类人的信念是否相同?在哪些方面相同或不同?程度如何? 四、影响: 我的写作对象对周围人或同类人有何影响?这些影响是什么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 我的写作对象如何受到环境、周围人或同类人的影响?同样,这些人影响哪些是正面的,哪些负面的? 五、反作用: 其他人对我的写作对象的行为和态度有什么样的反应?可能的话,用他们的行动来告诉我。 我的写作对象又是如何回应环境、周围人和同类人对他的影响的?同样用行动说明。 六、未来: 我的写作对象认为他或他的未来会怎样?其他人对这点又是怎么看的? ——摘自《〈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 (三)确定故事叙述的主线 当我们先准备好材料的时候就要准备讲故事。故事就像一条河流,从发源地蜿蜒曲折而下,经过山地、平原、最终汇入大海。读者就好比一条船上的乘客,你要引导大家领略沿途的风景,而故事最精彩的部分当然是高潮部分。 故事使用的叙述主线有三种:板块递进式、时间主线、主题线式。 - 板块递进式 1、历史 2、性质(人物特性、典型性) 3、价值和标准 4、影响 5、反作用 6、未来 (前述六个方面) 多用于事件类报道,少见于人物类特写报道,但可以辅助作者梳理线索、进行构思。 - 时间主线式 起因、经过、(高潮)、结果 故事(事件)遵循简单的时间发展顺序。主角在不同时间采取的行动或到达的地方可以串起整个故事。 故事是有时序的。事件按照时间顺序发生,没有时序的讲述是一场灾难。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作者必须从一开头写起,然后按着顺序一路到底。以人为中心的故事,最有效的开篇往往从人物即将要开展的一个决定性行动写起,再在及时回溯,解释他如何走到了这一时间点。 举例:《武松打虎》 - 主题线式 打破时间线线索,筛选故事中最重要的信息,把最具有戏剧性的元素放在最前面,把几个重要元素之间相互关联的相互交织在一起。 例如突出人物性格的某些方面特征的信息(勇敢、温和、善良、急躁、粗心、火爆等等)、实例优先叙述 举个例子:《南方人物周刊》郎咸平的报道《西门町之虎》 (四)处理结尾 最好的结尾基本不会超出以下三种类型: - 前后呼应型 回应或提醒故事的中心思想或者关键元素 - 展望未来型 在合理的逻辑范围内,强调正在发生的事情或者预见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 - 展开拓展型 引入一些值得深思的新东西,扩大读者视野,从而让故事更值得回忆和回味。 每一个人都有无数的故事,但是没有一个作者能够写完全部的故事。我们只能尽力而为,用尽所有——我们的感官、智慧和直觉——去挑选合适的故事罢了。 ——托马斯·亚历克斯·蒂松 摘自“所有的特写都是史诗”(《怎样讲好一个故事》) 写得好很难,乃至备受煎熬。写得好要求勇气、耐心、谦卑、博学、见识、执着、智慧和感受力——你孤单的书桌上都得具备。
|
热点 . . .
最新 . . .
|
![]() |
![]() |
组织机构 | 商务合作 | 版权与免责 | 声明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申请 | 广告 |
本站内容属原作者所有,其原创文章除本站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复制、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业务服务电话:010-85899333/6333 邮箱:vip@xwpx.com 京ICP备06063928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