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音乐选秀要回归音乐本身2013年11月 作者:殷燕召 来源: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开心
简介: 据统计,今年全国卫视平台有13档音乐选秀节目,加上其他类型的音乐节目,仅仅卫视频道的音乐节目就有20多种。如此众多的音乐节目,不乏“旋转椅子”、煽情故事之类的噱头,也有导师口水大战、麻辣点评的关注 ... 内容:
近些年来,音乐选秀类节目你方唱罢我登场,让人觉得似乎太多太滥,这其实与这类电视节目本身的特点有关。音乐类节目表达情感比较直接、简单,对于大部分观众来讲,互动和参与的门槛比较低,所以受众界面最开阔。其实早在音乐选秀节目之前,哪怕《同一首歌》这样唱老歌的节目,技术上没有太多创新,仍然能获得较高的收视率和观众比较好的满意度,说明音乐特别是歌曲节目,比较容易跟观众共鸣。尽管目前这类节目也许供给过多,但将来它依旧是电视节目中的重要“角色”。 在今年众多音乐选秀节目中,北京卫视《最美和声》有别于其他同质化的“草根选秀”,导师与选手合作演唱歌曲,以“和声”最美作为选拔标准。这档节目更专注音乐本身,没有过度的舞美包装,没有刻意的煽情,真唱真比拼。《最美和声》播出的这段时间,北京卫视收视率稳居全国卫视前五名,每期节目的收视率为同时段全国第二名的水平(第一名是《非诚勿扰》)。在前后160天时间里面,与节目相关一共产生了395万条微博,在排名前50的微博中,没有一条是负面内容,其文化价值和社会责任得到认可。 音乐选秀节目这几年走进一个误区,比赛的味道更浓,而音乐的味道渐淡。但现在有如此多的音乐选秀,越来越多的普通人知道什么样是唱得好,什么样是唱得不好。经济发展使社会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加强艺术修养成为一种普遍的大众追求,能够与社会生活的脉搏契合,节目才会受欢迎。 不少音乐选秀节目,其版权来自国外,能够做好“本土化”,有自己的特点也很重要。《最美和声》的版权,来自国外一个叫“二重唱”的节目。经过本土化的改造,普通的二重唱变成了导师加选手的组合,更突出明星的效应。当全国音乐选秀节目都是单人赛时,《最美和声》开始双人赛,凭借差异化的特质在全国同类节目中突现出来。 一档电视节目的成功,也离不开与社会话题的契合。一直比较受欢迎的《非诚勿扰》,对应了城市大龄女青年找对象的话题;近来广受关注的《爸爸去哪儿》,隐含着父亲怎样陪伴教育孩子的话题。音乐选秀节目同样如此,比如“和声”,会带来团队、配合的概念,而这个团队、配合概念,恰恰跟社会倡导的价值观吻合,节目美誉度高也就必然了。 |
热点 . . .
最新 . . .
|
![]() |
![]() |
组织机构 | 商务合作 | 版权与免责 | 声明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申请 | 广告 |
本站内容属原作者所有,其原创文章除本站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复制、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业务服务电话:010-85899333/6333 邮箱:vip@xwpx.com 京ICP备06063928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