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培训网
中国新闻培训网
定制服务项目:  新闻采访与写作培训  摄影新闻培训    发言人培训 网络新闻宣传培训 新媒体短视频培训   企业内训    新闻书籍代购    品牌传播策划
当前位置:文章首页 >> 短视频 >> 短视频讲坛 >> 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几种结构方式

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几种结构方式

2009年01月  作者:孙宝国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责任编辑:rolling
内容:

 

  从理论上说,有多少种电视新闻节目元素的结构方式,就会有多少种电视新闻节目形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电视新闻节目形态正从“内容为王”的时代进入“元素为王”和“结构为王”的时代。

  从元素的角度来分析,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结构方式不外乎4种:旧元素,旧结构;新元素,旧结构;旧元素,新结构;新元素,新结构。[1] 本文将其进一步概括为模仿式结构、借鉴式结构、嫁接式结构和孵化式结构。

  一、模仿式结构

  信息全球化的时代,是资源共享的时代。其他电视新闻传媒已然成功的包括策划、制作、播出、营销方式等环节在内的新闻节目设计模版也是一种宝贵的电视资源。因此,借鉴国内外相对成熟的新闻节目形态,就成为电视传媒的共识和最经济的选择。模仿国内外一个经过检验的收视率高的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结构方式,创新风险低,成功保证大,远比自行研发和试验原创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省时、省钱、省力、省心。

  在我国的电视新闻节目形态中,模仿式结构的成功实例很多。如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对《60分钟》结构方式的模仿,《新闻会客厅》对《奥帕拉?温芙瑞》结构方式的模仿等。对境外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精华的吸收主要在于其先进的结构方式。境外电视新闻节目形态本土化已经成为近几年电视新闻节目形态最重要的结构方式之一。而在电视新闻节目形态引进时如果没有进行科学的本土化改造,在本土化过程中没有赋予节目二次价值,以本土的文化内蕴、社会心理去提升节目的可看性乃至必看性,增强观众的满意度,这样的节目形态就会因为没有灵魂、没有根深蒂固的生存脉络而丧失生命力,很快走到尽头。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模仿式结构一般不构成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模仿式结构与全盘照抄的单纯的仿制或拷贝是有区别的,仿制或拷贝不含有自己的结构方式元素,而模仿式结构虽然不是从零开始,但却有自己的专门努力和由此产生的独到之处。模仿式结构中通常会涉及专利技术、技术秘诀、商标、合作权等类的知识产权,在知识产权所覆盖的地区和市场中,模仿的电视传媒只要依据相应的产权法律,按适当的形式给知识提供者以符合法律、双方认可的物质和精神补偿,就不会构成侵权。就电视新闻节目形态来说,以结构方式为主要内容的版权输出本来就是节目产业运作的一部分。版权交易双方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达到双赢的目的。

  二、借鉴式结构

  借鉴式结构主要体现在电视传媒对报刊文章体裁和广播节目形态的结构方式的借鉴上。

  在电视传媒诞生和发展的早期,电视新闻节目的形态是简单粗糙的。“它受电影和报刊的影响很大,而体现自身媒介特征的东西还不多。”[2] 最初的电视新闻节目形态是沿袭报刊文章体裁和广播节目形态的结构方式,进行报刊文章体裁和广播节目形态结构方式的电视化。后来,随着电视的发展,电视新闻工作者开始根据电视自身的传媒特性不断完善节目形态结构方式,研发出电视特有的新闻节目形态。

  电视新闻节目借鉴报刊文章体裁和广播节目形态的结构方式的事例不胜枚举。许多电视新闻节目形态都有报刊新闻专栏体裁和广播新闻节目形态结构方式的基因。如在电视新闻评论中的本台评论、本台评论员文章、本台短评、编前话、编后话等节目形态都是借鉴自报刊评论文章体裁和广播评论节目形态的结构方式。

  再如电视读报节目形态的出现,便是电视传媒成功借鉴广播“报纸摘要”结构方式的具体体现。电视传媒对其他大众传媒的这种借鉴以较少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和经济效益,事半功倍地研发出了许多颇受观众欢迎的电视新闻节目形态。广播读报节目在我国新闻传播史上最早可以追溯到1950年4月10日开办的《首都报纸摘要》,即现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与报纸摘要》。

  将“报纸摘要”引入电视,用视听元素来解读报章,并在观众中产生影响并引起学者关注的电视新闻节目形态,萌芽于凤凰卫视1998年开播的《凤凰早班车》。主持人陈鲁豫通过报摘来“说新闻”的潮流,波及了整个中国电视新闻播音界。而比较成熟的电视读报节目形态的出现发端于凤凰卫视2003年推出的《有报天天读》。

  凤凰卫视的《有报天天读》以摘要播报世界各地以及两岸三地华文报章杂志为主要内容,分为《天天头条》、《天天两岸行》、《天天焦点》等3个主要板块和《天天有话》、《天天浮世绘》、《天天点题》等3个辅助板块,信息丰富、视野宽阔、观点新颖,个性化、风格化十分突出。
受《有报天天读》的启发,国内各电视台或开辟专门的读报节目,或在原有的新闻节目中开辟专门的读报板块,使电视读报节目迅速成为深受观众欢迎的一种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目前,较为知名的电视读报节目有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媒体广场》、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第一时间》中的《马斌读报》、北京卫视的《现在读报》、东方卫视《看东方》中的《早报早知道》、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南京零距离》中的《孟非读报》等。

  三、嫁接式结构

  嫁接是一个农业专用语。指的是剪截植物体的一部分枝叶,接到另外一株植物体上,培育成一个新植株。和农业生产中的嫁接类似,新的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结构方式往往也产生于旧有的不同新闻节目形态的结构和元素的嫁接之中。嫁接后的新产生的节目形态的结构方式往往能够将原来新闻节目形态的结构和元素有机融合在一起,具有能很快被观众接受的特征。日本朝日电视台的新闻杂志栏目《超级新闻》的新闻调查板块在叙事手法上大量融入了虚构节目的叙事方法,同时又把游戏和实验的元素融入其中,对传统严肃新闻节目的客观性进行了解构。浙江电视台钱江都市频道的大型日播新闻情景喜剧,则首次将电视情景喜剧节目元素和电视新闻节目元素进行嫁接。该节目每天播出一集,以钱塘江畔、老墙面内几户普通老百姓的家长里短为表演内容,表现出与《我爱我家》等北方情景喜剧截然不同的定位和风格。[3]

  江西电视台的《传奇故事》则将电视游戏节目、电视资讯节目、电视法制节目的各种元素有机地结合起来,“统一‘打包’,整合成符合大众需求的形式。说到底,名字并不重要,重要的在于它是否能满足观众的需求。”[4] 有学者将这种节目形态界定为“一档具有社会积极意义和广泛社会学、传播学综合认识价值的大众性新闻节目”[5]。

  四、孵化式结构

  “新媒介并不是自发地和独立地产生的——它们从旧媒介的形态变化中逐渐产生。”[6] 新的电视新闻节目形态往往都或多或少地遗传一些传统或特别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基因,许多新的电视新闻节目形态是由传统或特别电视新闻节目形态孵化或派生出来的,这就是电视新闻节目结构方式的历史性和继续性。

  如中央电视台的《实话实说》本是《东方时空》1996年3月16日开播的周日版,而中央电视台的《面对面》本是《新闻调查》中的一个板块,作为《新闻调查》的一部分,和观众每天见面。随着这两档电视新闻栏目形态的逐步发展固化和观众对其风格的逐渐认可,后来加入了片头、片花、片尾等包装元素,使其就从母体中脱离出来,演变成为一种单独的电视新闻节目形态。

  同样的例子还有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每周质量报告》和《人物秀》。

  《每周质量报告》是由《新闻30分》的小板块《每周质检报告》孵化出来的。《每周质检报告》是中央电视台与国家质检总局合作的一个节目。2001年7月10日,《每周质检报告》作为《新闻30分》中的一个固定板块首播,时长约10分钟,由3部分组成:6分钟的调查报道,以讲故事为主;1分钟发布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公告;此外约2分钟是给观众的消费建议和提示。有时节目组还会联合国家质检总局,对市场的一些产品进行突击检查,并公布其结果。 当年8月11日,节目改为周日播出。与此相应的是,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产品质量抽查公告的时间也由每周二改到周日。该节目曾报道过黑心棉、地条钢、假翡翠等造假现象,反响较大。2003年“非典”期间,配合新闻频道开播,中央电视台对各栏目进行了统一调整,《每周质检报告》停播,并创办了《每周质量报告》,于5月4日首播。第一期节目就是《“防非典口罩”真防非典吗?》。《人物秀》本是2005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倾力打造的5集新闻人物类节目,作为

  《东方时空》特别节目与观众见面。该节目以灵活多变的方式挖掘人物,解读人物,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既有新闻人物类节目的特质,又轻松耐看,寓访于乐,给节日中的新闻节目更增添了喜庆的色彩。节目一经播出就在观众中间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并创造了一个收视高潮,夺得新闻频道春节期间的收视率之最。在这一收视效果的基础上,2005年5月1日,在新闻频道开播3周年之际,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将这个特别节目打造成一档常态播出的周播栏目,名字就叫《人物秀》。

  孵化还表现在通过结构方式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使一种电视新闻节目形态逐渐演变为新的电视新闻节目形态。如一开始,电视新闻谈话节目就是主持人和现场嘉宾之间进行交流,后来,增加了现场观众,再后来,现场增加了大屏幕,再后来,现场又增加了乐队。结构方式的不断演变导致电视新闻节目形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形成了新的电视新闻节目形态。就电视新闻谈话节目形态而言,经过多年的结构方式的演变,逐渐固化为两种主要形态,即以凤凰卫视《锵锵三人行》为代表的不带现场观众的圆桌会议型电视新闻谈话节目形态和以中央电视台的《实话实说》为代表的带现场观众的现场参与型电视新闻谈话节目形态。

  五、结语

  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结构方式处于不断创新的过程之中。其意义主要有3点:一是在于保证电视新闻节目在市场上拥有容易被市场识别的差异性竞争力,二是在于培养职业电视人的品牌意识,三是在于推进电视传媒的进步和繁荣。

  随着整个电视传媒行业竞争的加剧,创新频率的加快,急需提升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结构方式的成功率和影响力,这就要求电视新闻工作者在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结构方式创新的过程中,既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不断了解世界和国内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结构方式最新的发展潮流,又要建立科学的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结构方式创新流程与方法。从国内外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结构方式创新的成功经验来看,节目生产的工作流程中运用了大量先进的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理念、思想、方法与手段,结构方式创新与制作不再仅仅是由传统的电视新闻工作者担当,而是各种行业专家组成的团队共同合作,才能最大程度规避创新失败的风险。

  总之,社会的发展变化催生了多姿多彩的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结构方式,反过来,也只有多姿多彩的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结构方式才能生动而准确地反映不断发展变化着的社会和时代。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结构方式的发展变化是与社会的发展变化同步的。然而,仅仅是关注到这一层面是不够的,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是: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结构方式总是为了满足观众不断日益增长的信息和娱乐需求而产生和发展变化的。观众不感兴趣,再精巧的结构方式都是没有生命力的。其实这也没有矛盾,观众是社会的观众,观众的信息和娱乐需求代表着社会的信息和娱乐需求。这里之所以把观众这一元素提出来,只是为了强调: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结构方式的发展变化要适应社会的变化发展,关键之处在于不断地满足观众日益增长的信息和娱乐的需求。

  注释:

  [1] 孙宝国:《中国电视节目形态研究》,新华出版社2007年版,第2页。

  [2] 欧阳宏生等:《电视批评学》,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29页。

  [3] 黄勇主编:《2006年中国广播影视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214页。

  [4] 胡智锋、顾亚奇:《<传奇故事>的成功之道》,载《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年第2期。

  [5] 勒智伟:《<传奇故事>的电视模式化运营》,载《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年第2期。

  [6] [美]罗杰?菲德勒:《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明安香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21页。

  (作者系吉林省北方传媒研究中心副主任、高级编辑,博士)

 

热点 . . .

企事业单位领导媒体新闻发言人培训班的通知
招生 企事业单位领导媒体新闻发言人培训班的通知
北京燃气集团召开“新闻发言人培训班”
北京燃气集团召开“新闻发言人培训班”
本网讯:河北省公安厅交管局新闻宣传培训班圆满结束
本网讯:河北省公安厅交管局新闻宣传培训班圆满结束
盾安集团新闻发言人培训班日前结束
盾安集团新闻发言人培训班日前结束

最新 . . .

· “土”味短视频为什么火?
· 短视频创作,广播主播怎么融?
· 总台开设《驻站观察》,观察谁,咋观察?
· 打造优质短视频文案的五个建议
· 短视频创新表达的4种方式
· “短视频热”成就“思政时刻”
· 短视频创作中的诚与真
· “短视频+直播”应注意改进的几个问题
· 辩证地看待“万物皆可短视频”现象
· 无底线摆拍短视频该严治了
· 短视频整体故事内容相近,属于侵权吗?
· 用好短视频载体,激发红色文化活力

推荐 . . .

严继勋:《四川观察》原创短视频部主编、内容创意总监
严继勋:《四川观察》原创短视频部主编、内容创意总监
聚焦媒体融合拥抱智慧电视
聚焦媒体融合拥抱智慧电视
电视媒体如何走进5G时代
电视媒体如何走进5G时代

相关 . . .

· 短视频新闻的特点、问题及提升策略
· 采访中记者的注意力、站姿、穿着及其它
· 浅析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
· “微”我所用:交通广播节目微信运用的探
· 短视频时代,是个什么时代?
· 用独特视角展现信仰的力量--纪录片《誓言
· 《青盲》遍地酷刑引争议 导演坚持“严刑
· 梦想·故事·惊喜——《中国梦想秀》的成
· 电视媒体“Vlog+新闻”的创新应用与问题
· 对电视传播中的“爱丑之欲”的文化反思
  
  
二维码 二维码         组织机构 | 商务合作 | 版权与免责 | 声明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申请 | 广告
本站内容属原作者所有,其原创文章除本站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复制、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业务服务电话:010-85899333/6333     邮箱:vip@xwpx.com
京ICP备0606392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网络举报APP下载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10-85894419  
用户举报/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邮箱:postmaster@xwpx.com
北京新民联合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 万方亮 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