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西新闻真实观的差异2008年09月 作者:吴 金 来源:青年记者2008年7月中 责任编辑:tvrkthh0147
简介: 尽管中西方新闻理论界和新闻实践者都认同、遵守新闻的真实性要求,但从新闻真实性的表述方式、理论地位等细微方面来比较,双方仍然存在着一些差异。
对新闻真实性的表述,西方较为笼统、含混,中方却相 ... 内容:
尽管中西方新闻理论界和新闻实践者都认同、遵守新闻的真实性要求,但从新闻真实性的表述方式、理论地位等细微方面来比较,双方仍然存在着一些差异。 对新闻真实性的表述,西方较为笼统、含混,中方却相当具体、清晰 新闻真实性在新闻传播学中的理论地位,西方明显不及中方,在西方的新闻理论书籍中很少有对新闻真实性这一问题的单独论述,涉及到的往往只是一些只言片语,几乎都没有延伸和展开,相当笼统、含混。例如:法国学者贝尔纳·瓦耶纳的《当代新闻学》和日本学者和田洋一的《新闻学概论》,这两本有着鲜明体系的通用性新闻理论著作里,除了对新闻客观性有所提及外,对新闻真实性都很少论及。即使有一些西方学者在著作中专门论及了新闻真实性,但在表述上也相当笼统,对于真实性甚至没有提出一个确切的概念。如美国学者麦尔文·曼切尔在《新闻报道与写作》一书里谈到新闻真实性,只有这样一些论述:“新闻记者必须是正直诚实的人,他信奉事实,包括正确无误地拼写姓名、不承认未经证实的断言。”①和田洋一论述新闻真实性时只举了一首诗说明其重要性,没有从理论上予以论证。而被西方新闻理论界誉为新闻学“标准理论著作”的《舆论学》甚至认为:“新闻与真实并不是一回事,必须清楚地加以区分。”②在西方比较流行的关于新闻真实性的一些重要论述,也是来自业界一些人士的口号式说法,如普利策的“要准确、准确、准确”、“报纸的准确性就如妇女的贞操那样重要”等等。种种迹象表明,西方新闻理论界在相当长的新闻业及新闻学的发展历史中,对新闻真实性问题,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具体地体现在新闻传播的实际活动中,在理论上缺乏鲜明的自觉意识,所以从未将之作为一个明确的概念上升到理论层面上来进行论述。 西方新闻理论强调事实真实,中方除了事实真实外,更强调意义真实 虽然西方新闻理论界对新闻真实性没有做许多具体详尽的论述,但不可否认,西方新闻传播业界对新闻真实性的要求是相当严格的。特别是对每一篇新闻报道的具体新闻要素的真实有着相当严谨的要求。这一点与西方新闻工作者所持的新闻价值观有一定的关系,西方新闻理论在提到新闻真实性时,都会提到“真相” 这个词,西方新闻从业者也十分强调真相的揭露,这表明西方新闻传媒在报道上倾向于选择一些反常的、刺激性强的负面事实来进行报道。而负面事实的报道又最容易引发争端,引起新闻官司,所以许多时候西方新闻工作者为了保护自己而不得不对事实进行仔细核对,确保所报道的内容确凿有据。长此以往,也就自觉形成了西方新闻界对新闻事实真实性的严格要求。也正是这种影响,使得西方新闻理论界把新闻真实性的评价目光只局限于新闻事实个体之上,很少从总体上从更宽泛的角度谈论新闻真实性问题。某些事实是否发生,某些事实概括、描述是否准确得当,成了他们判定新闻真实性的主要标准。 客观主义理论一直被西方新闻理论界奉为圭臬。翻阅西方的新闻理论著作,尽管很难找到关于新闻真实性的论述,但是关于新闻客观性的论述比比皆是,客观性原则在西方新闻传播界也被视为一条基本原则来执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西方新闻理论也是通过“客观性”来体现新闻真实性的。客观性原则作为一种再现新闻事实的方式,其典型的特征就在于能充分还原客观事实的原貌,所以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客观性原则是实现新闻真实性的基本途径。新闻要客观,首先就是要以超然的实录方式将事实的本来面目记录下来,比如客观性原则里提出的“事实与意见分开”、“记者不带偏见,超然于所报道的事情之外”等这些规定,都是为了避免记者把先入为主的意见掺杂到报道中去,影响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只不过确保新闻事实真实只是客观性原则第一个层次的要求,客观性原则作为一种新闻精神,作为一种专业理念,除了真实性要求外,在其背后更深层次的是一种要确保报道公正的价值追求。所以,客观性已体现了真实性,至少涵括了真实性的一些基本要求,这也可能是西方新闻理论不谈真实性只谈客观性的原因。 注释: 参考文献: |
热点 . . .
最新 . . .
|
![]() |
![]() |
组织机构 | 商务合作 | 版权与免责 | 声明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申请 | 广告 |
本站内容属原作者所有,其原创文章除本站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复制、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业务服务电话:010-85899333/6333 邮箱:vip@xwpx.com 京ICP备06063928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