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画研究室首页 >> 书画鉴赏 >> 用绘画讴歌光辉时刻——画里的“国庆”

用绘画讴歌光辉时刻——画里的“国庆”

2020年10月  作者:鲁婧 钱晓鸣  来源:人民网-书画频道  浏览次数:0    责任编辑:前进者
简介: 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被载入中国历史的光辉一刻,同时也铭记到万千中华儿女的心中。在美术界,许多艺术家用现实主义的画笔记录了这一刻、用高超的 ...
内容:

 

     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被载入中国历史的光辉一刻,同时也铭记到万千中华儿女的心中。在美术界,许多艺术家用现实主义的画笔记录了这一刻、用高超的艺术创作讴歌了新中国的诞生。

  新时代对艺术创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艺术家迫切需要用新的艺术语言和表达方式来讲述新中国的故事,于是现实主义创作完成了“主旋律”题材的本土化蜕变,也促进了油画民族化与中国画在新社会语境下的发展。在此期间,涌现出一大批积极探索的艺术家,他们用画笔结合中国文化精神和社会现实创作了无数经典作品,足以载入中国美术史册。

  油画民族化——董希文的油画经典作品《开国大典》

  在记录新中国成立时刻的美术作品中,最早、最经典的莫过于董希文于1953年创作的油画作品《开国大典》。这幅作品的作者董希文,是一位在理论和创作实践中明确“油画民族化”的画家。为了深入研究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规律和特点,他用近三年的时间,在敦煌研究、临摹了大量壁画,他认为,这些壁画上的人物形象能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杰作相媲美,带有浓厚的东方艺术特色,是独一无二的。

  1948年,董希文用带有明显敦煌壁画风格的绘画手法创作了《哈萨克牧羊女》,这是他油画民族化最早的探索成果之一,1949年以后,董希文将西方油画与中国传统绘画精神相融合,创作了一系列“革命历史画”作品,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熟知的《开国大典》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董希文 《开国大典》 1953年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这件作品除了被人津津乐道的大胆构图:为了画面的气势和开阔感,省略了毛主席右前侧的一根柱子,还有画面中所有领导人物的方向布局,董希文选择从天安门城楼向南的角度,使得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和大片碧蓝的天空同时展现在观众面前。

  曾经做过董希文助教的靳之林在文章中这样讲述董希文关于油画民族化的探索:董希文认为,中国画风的特点是在形和光的关系上,不以可变的光为重,而重不变的形;在色彩的固有色和条件色的关系上,不重色彩的光化作用(条件色),而重本色(固有色)。中国画具有装饰风特点,不要求繁琐的自然主义地表现对象表面的全面因素,它在色彩上要求概括和归纳;在造型上要求概括和提炼取舍。

  在《开国大典》这幅作品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董希文油画民族化的创作思路,鲜明的色彩对比、宏大开阔的构图布局以及生动、立体的画面质感,都鲜活地重现了那个伟大而光辉的时刻,并深入人心被历史长久铭记。

  “为中国画”——唐勇力的中国画作品《新中国诞生》

  进入21世纪,在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的美术创作工程中,庆祝祖国的生日“开国大典”这个重要题材被再次提及。1953年董希文的《开国大典》,可以说人人皆知,这件作品像一座大山一样,矗立在后来者的面前。如何创作出表现同一光辉时刻的不同画作来,国画家唐勇力结合时代背景和创作意义进行了深入地探索和思考,创作了中国画巨制《新中国诞生》。

  

  唐勇力 《新中国诞生》 200cm×800cm 2008年—2009年 中国美术馆藏

  

  唐勇力 《新中国诞生》(局部)

  在创作刚开始的时候,唐勇力说,那时脑子是空白的,不知道怎么画,但是通过深入研究、了解那段历史后,渐渐有了思路。他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我想把全体政府委员都画上,但是现实中有很大困难,我自己给自己设了一个难题,要寻找大量的资料,找人物形象。因为要画这个题材,人物形象是第一位的,要把每个人画得像、画得有神气,为此我用了好几年的时间收集资料、寻找资料。”

  创作这样的重大历史题材,应该说不光是靠艺术天赋、艺术能力,还要靠坚韧的意志。唐勇力从准备到创作、再到完成创作,前后用了十年的时间。十年磨一剑,在中国画《新中国诞生》挂到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央大厅的正中间时,唐勇力的“为中国画”美术教育宗旨初具雏形。

  “为中国画”理念的提出,既是一个展览的主题,也是唐勇力在主持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院长工作时的一个创作教育宗旨。“为中国画”既是为了中国而画,还为了中国画的发展、为中国的民族文化而努力,有双重含义。

  从油画民族化的《开国大典》到“重大历史题材”中国画创作的《新中国诞生》,不仅是不同时代背景下的不同经典,还是广大美术创作者期盼下的中国民族文化的发展与复兴。

 

 

 

  
书画新闻
· 书画家出书聊“兰州面”
· 中泰艺术家书画精品联展在集美开幕
· 当油彩邂逅自然,俄罗斯精品油画展在哈尔滨启幕
· 中国美协国家重大题材美术创作艺术委员会成立
· 对外美术交流成果在京展示
· 数字化技术揭示宋代珍贵壁画更多神奇
· “写山——李一摩崖书法展”在江苏省美术馆开幕
· 为人民画像 为大凉山助梦
· 著名画家杨阳向马鞍山捐赠书画艺术作品
· 中非艺术交流之中国书画艺术走进大使馆
书画鉴赏
· 古代书画升温 一页千金难求
· 浅析对中国画笔墨的认识
· 130件中外美术佳作集体亮相
· 数字化技术揭示宋代珍贵壁画更多神奇
· 知己有恩 齐白石与他的最强朋友圈
· “颜体”又添新碑帖!颜真卿早年书迹真品被发掘出土
· 为“最可爱的人”塑像
· 用绘画讴歌光辉时刻——画里的“国庆”
· 农民画:小乡村画出大未来
· “记忆深处——蒋正杨水彩作品展”在深圳美术馆开幕
· 丹青与中医相遇:用国画描绘本草精华
· 梵高沉浸式画展即将在悉尼开幕
· 豫籍书法篆刻家创“甲骨文钧瓷龟甲片” 赠河南省档案馆
· 梁思成林徽因以敦煌壁画“导航寻宝” 图
· 艺术家秦保家山水画作品欣赏
中国新闻培训网书画研究室简介
  中国新闻培训网书画研究室是中国新闻培训网下属的一个部门,以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华夏文明、繁荣书画艺术为宗旨,与国内外广大书画家有着密切联系,开展书画笔会、展览、基层采风、公益事业以及国内外书画交流活动,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中国新闻培训网书画研究室由著名书画家任顾问、名誉主任、主任、副主任、主任助理等。
  中国新闻培训网书画研究室将通过座谈会、研讨会、授课、沙龙等形式,对书画艺术规律进行理论探讨,以不断提升艺术鉴赏与创作水平。
  中国新闻培训网书画研究室以中国新闻培训网为平台,常年为广大书画艺术家进行风采展示。同时,也将竭为国内广大传媒界书画家及爱好者服务,提供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
  有关合作、举办相关笔会或参加活动者,可与我们联系。
     电 话:010-85896333/9333 85890475
二维码 二维码         组织机构 | 商务合作 | 版权与免责 | 声明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申请 | 广告
本站内容属原作者所有,其原创文章除本站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复制、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业务服务电话:010-85899333/6333     邮箱:vip@xwpx.com
京ICP备0606392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网络举报APP下载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10-85894419  
用户举报/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邮箱:postmaster@xwpx.com
中国新闻培训网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 万方亮 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