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画研究室首页 >> 书画院动态 >> “画”里说丰收 节约正当时

“画”里说丰收 节约正当时

2020年09月  作者:鲁婧 索佳惠  来源:人民网-书画频道  浏览次数:0    责任编辑:前进者
简介: 今年的9月22日,既是秋分,也是自2018年以来的第三个中国农民丰收节。这时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凉爽的秋季,天气转凉,不分南北地域,都面临着秋收、秋耕、秋种的“三秋”丰收时节。春种秋收、春华秋实, ...
内容:

 

       今年的9月22日,既是秋分,也是自2018年以来的第三个中国农民丰收节。这时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凉爽的秋季,天气转凉,不分南北地域,都面临着秋收、秋耕、秋种的“三秋”丰收时节。春种秋收、春华秋实,金秋世界的累累硕果最能传递丰收的喜悦,将节令化为节日,在秋分这一天,农民有了属于自己的欢庆时刻,五谷丰登的农民秋收是“国泰民安”的具体象征。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千百年来,劳动人民在土地中耕耘、收获,他们在辛勤的劳作中收获了辛福的生活,又在勤俭持家的传统家训中汲取生生不息的能量,这是子孙繁衍中积淀出来对勤劳和节约的赞美,汇聚成有关丰收的文化镌刻进民族的基因。

  在这文化基因中,有生动的美术作品,一幅幅表现田间农忙的画作定格了无数喜悦的瞬间,惊艳了观者的眼睛,让人在叹息之余产生了欣喜的共鸣。

  画里说丰年

  

  朱乃正 油画《金色季节》

  画说丰收一定少不了油画家朱乃正的这幅称为《金色季节》的油画作品。两位正在扬场的藏族女青年在画面中顶天立地,表现了劳动人民的力量美,她们分别以不同的曲线姿态,互成依托站立在画面正中,使画面充满了劳作的张力。大片金色背景的主题烘托,诉说着丰收的事实和幸福。

  

  朱乃正 油画《春华秋实》组画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青海的高原生活,使得朱乃正对大自然、对少数民族人民的日常生活有一种强烈的感受,他用画笔把这种感受描绘出来,就有了赞美诗一样的厚重表达。如果说《金色季节》是一种自然流露的艺术赞美,那么创作于1979年的油画组画《春华秋实》则以新中国农民的形象符号,用郑重的主旋律创作赞美了富足的新生活。

  

  伍必端 套色木版画 《丰收的喜悦》

  丰收代表着勤劳、代表着耕耘,有了付出才会有收获,因此表现丰收的题材一般都以“劳动的人”为主体,像版画家伍必端这幅套色木版画就以劳动人民为主,两位劳动妇女占据了画面的三分之二,从她们脸上的笑容可以看出劳作后的欣慰以及对丰收的喜悦和对未来生活的憧憬。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千千万万普通人最伟大”。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千千万万普通劳动人民的共同参与。画家以“丰收”为主题,用或抽象、或具象的丰收景色烘托了新生活,歌颂了劳动人民用双手劳动致富、建造新生活的奋进精神。

  节约正当时

  

  方增先 国画《粒粒皆辛苦》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句《悯农》诗句是我们自小就要背诵的,把这句诗画成画,是国画家方增先表现农民题材的现实表达。几辆运送粮食的车正在远去,而老农回来捡拾运粮途中掉落的麦穗,那只因为劳作而黑红粗糙的手,珍而重之地去捡拾地上的麦穗。方增先创作《粒粒皆辛苦》源自他老家农村生活的回忆,他在自述中说:老家人吃饭时掉到地上的一粒米都要捡起来吃掉。

  画中的老农在捡拾麦穗时与亿万中国农民的形象重合,在画中,他是其中普通的一员也是其中的代表,有如家乡长辈般质朴、亲切。从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勤俭、质朴的传统美德,还有热爱生活的时代风貌。

  “画”里说丰收,勤俭节约正当时。正是因为辛勤的付出,才会珍惜每一粒粮食,因为这是劳动人民的汗水化作的,勤俭节约是千百年来农耕文化的优秀品质。“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勤俭节约是中国五千年文明的传统美德,更是我们写入“家训”需要代代相传的“传家宝”。

 

 

  
书画新闻
· 书画家出书聊“兰州面”
· 中泰艺术家书画精品联展在集美开幕
· 当油彩邂逅自然,俄罗斯精品油画展在哈尔滨启幕
· 中国美协国家重大题材美术创作艺术委员会成立
· 对外美术交流成果在京展示
· 数字化技术揭示宋代珍贵壁画更多神奇
· “写山——李一摩崖书法展”在江苏省美术馆开幕
· 为人民画像 为大凉山助梦
· 著名画家杨阳向马鞍山捐赠书画艺术作品
· 中非艺术交流之中国书画艺术走进大使馆
书画鉴赏
· 古代书画升温 一页千金难求
· 浅析对中国画笔墨的认识
· 130件中外美术佳作集体亮相
· 数字化技术揭示宋代珍贵壁画更多神奇
· 知己有恩 齐白石与他的最强朋友圈
· “颜体”又添新碑帖!颜真卿早年书迹真品被发掘出土
· 为“最可爱的人”塑像
· 用绘画讴歌光辉时刻——画里的“国庆”
· 农民画:小乡村画出大未来
· “记忆深处——蒋正杨水彩作品展”在深圳美术馆开幕
· 丹青与中医相遇:用国画描绘本草精华
· 梵高沉浸式画展即将在悉尼开幕
· 豫籍书法篆刻家创“甲骨文钧瓷龟甲片” 赠河南省档案馆
· 梁思成林徽因以敦煌壁画“导航寻宝” 图
· 艺术家秦保家山水画作品欣赏
中国新闻培训网书画研究室简介
  中国新闻培训网书画研究室是中国新闻培训网下属的一个部门,以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华夏文明、繁荣书画艺术为宗旨,与国内外广大书画家有着密切联系,开展书画笔会、展览、基层采风、公益事业以及国内外书画交流活动,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中国新闻培训网书画研究室由著名书画家任顾问、名誉主任、主任、副主任、主任助理等。
  中国新闻培训网书画研究室将通过座谈会、研讨会、授课、沙龙等形式,对书画艺术规律进行理论探讨,以不断提升艺术鉴赏与创作水平。
  中国新闻培训网书画研究室以中国新闻培训网为平台,常年为广大书画艺术家进行风采展示。同时,也将竭为国内广大传媒界书画家及爱好者服务,提供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
  有关合作、举办相关笔会或参加活动者,可与我们联系。
     电 话:010-85896333/9333 85890475
二维码 二维码         组织机构 | 商务合作 | 版权与免责 | 声明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申请 | 广告
本站内容属原作者所有,其原创文章除本站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复制、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业务服务电话:010-85899333/6333     邮箱:vip@xwpx.com
京ICP备0606392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网络举报APP下载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10-85894419  
用户举报/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邮箱:postmaster@xwpx.com
中国新闻培训网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 万方亮 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