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画研究室首页 >> 书画院动态 >> 图绘丝路风貌

图绘丝路风貌

2020年08月  作者:赖 睿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浏览次数:0    责任编辑:前进者
简介:   汉武帝经略边疆谴使丝路(中国画)  冯远   永远的敦煌(中国画)  卢禹舜   丝路夕照(中国画)  乔宜男   风云在望亚丁湾(中国画 ...
内容:

 

  汉武帝经略边疆谴使丝路(中国画)
  冯远

  永远的敦煌(中国画)
  卢禹舜

  丝路夕照(中国画)
  乔宜男

  风云在望亚丁湾(中国画)
  李宝林 吴建科

  中国援非医疗队(油画)
  陈宜明 郭健濂

  来自世界的微笑(雕塑)
  杨学军 李雄

  日前,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中国国家画院承办的“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工程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举行。这是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美术馆迎来的首个实体新展。本次展览是“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工程创作成果的集中展示,以近200件作品的规模,展现了188位国内外艺术家眼中“一带一路”的古今风貌和历史文化内涵,涵盖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综合材料等多种类型。

  展览作品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一带一路”沿线生动多彩的地域风貌、人文风情为艺术家们提供了丰厚的创作源泉。在展出的《恒河》《永远的敦煌》《文成公主入藏图》《汉武帝经略边疆谴使丝路》《圆明幻境》《中国援非医疗队》《大唐玄奘法师》等美术作品中,既有波澜壮阔的丝路历史,也有中外交流史中的典型人物形象,还有“一带一路”国家的今日面貌。无论是壮观恢弘的全景式描绘,还是细致入微的近焦特写,都彰显出鲜明的主题,从不同角度挖掘和阐释了“一带一路”倡议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同时也展现出当代美术创作的蓬勃态势,对于推动中国当代美术创作的繁荣发展、促进“一带一路”国家之间的艺术交流互鉴,具有积极意义。

  据悉,“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工程发动了众多国内外优秀艺术家积极参与,通过美术创作和交流对话,打造美术领域的合作共赢之路。

  雅丹地貌是一种典型的风蚀性地貌,与南方的温润不同,它呈现出一种浑厚苍茫的气象。新疆罗布泊地区的雅丹地貌尤为特别。在艺术家乔宜男看来,这种地貌最能体现他对丝绸之路开拓精神的认识。为此,他先后两次前往新疆采风,在火焰山等地寻找灵感。从日出到日落,他常常会对着一片雅丹地貌整日地写生,只为寻找最美的那一刻。最终,乔宜男的中国画《丝路夕照》,呈现了夕阳西下的雅丹地貌,画面中的坚石上,傲立着一排雄鹰。“夕阳照射下,是雅丹地貌最震撼人心的时刻,有一种雄壮之美。”乔宜男告诉记者,雅丹地貌原本是荒野上的一种地形,在古代“丝绸之路”开辟以前,人们并不曾涉足过。在这样的地形上踏出一条连接东西方文明的道路,最能体现人在大自然中的开拓精神。这正是他希望作品能够传达的意蕴内涵。

  在中国画《巴格达之梦》中,远古传说中的巴别塔与7、8世纪的巴格达城同时出现,分布在画面的上下部分,构图巧妙特别。“虽然今天的伊拉克巴格达是个战后城市,但在7、8世纪的时候,它曾被称为‘和平之城’;远古的巴别塔,也是这座城市曾经的辉煌。因此,我就想以‘梦’为纽带,把不同时空的‘和平之城’和巴别塔放在一起,表达了现在的巴格达人民对于和平、对于曾经的辉煌和梦想的向往。”艺术家王平告诉记者,他查阅了大量的传说、文献资料,试图还原两个时空的建筑。同时,王平也从传统的中国画创作方法中汲取经验。他翻阅《聊斋》《西厢记》等绘图本,找寻其对“梦”的表现方式。最终,王平选择了鸟瞰的视觉,采用中国画的写意手法,让超时空的大体量建筑同置于一个画面。

  据悉,自2014年以来,中国国家画院组织艺术家进行“一带一路”采风写生活动10余次,还有许多画家单独或结伴进行采风写生,包括沙漠丝路、草原丝路、南方丝路、海上丝路,足迹遍布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四川、新疆、西藏、福建、广东、广西、贵州、内蒙古、云南等地,还前往伊朗、希腊、意大利、匈牙利、奥地利、克罗地亚、捷克、瑞士、列支敦士登、罗马尼亚、埃及、毛里求斯、斯里兰卡、印度、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土耳其、乌兹别克斯坦、俄罗斯、法国、荷兰、英国、老挝、柬埔寨、越南等国家和地区,获得了大量的一手写生素材和创作资料。此后,中国国家画院还组织了10余次草图汇看、创作指导,为推进工程顺利实施提供了充分保障。

  “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工程旨在贯彻落实“一带一路”倡议精神,以美术作品为载体,展示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促进“一带一路”国家文化交流互鉴和民心相通。

  

  
书画新闻
· 书画家出书聊“兰州面”
· 中泰艺术家书画精品联展在集美开幕
· 当油彩邂逅自然,俄罗斯精品油画展在哈尔滨启幕
· 中国美协国家重大题材美术创作艺术委员会成立
· 对外美术交流成果在京展示
· 数字化技术揭示宋代珍贵壁画更多神奇
· “写山——李一摩崖书法展”在江苏省美术馆开幕
· 为人民画像 为大凉山助梦
· 著名画家杨阳向马鞍山捐赠书画艺术作品
· 中非艺术交流之中国书画艺术走进大使馆
书画鉴赏
· 古代书画升温 一页千金难求
· 浅析对中国画笔墨的认识
· 130件中外美术佳作集体亮相
· 数字化技术揭示宋代珍贵壁画更多神奇
· 知己有恩 齐白石与他的最强朋友圈
· “颜体”又添新碑帖!颜真卿早年书迹真品被发掘出土
· 为“最可爱的人”塑像
· 用绘画讴歌光辉时刻——画里的“国庆”
· 农民画:小乡村画出大未来
· “记忆深处——蒋正杨水彩作品展”在深圳美术馆开幕
· 丹青与中医相遇:用国画描绘本草精华
· 梵高沉浸式画展即将在悉尼开幕
· 豫籍书法篆刻家创“甲骨文钧瓷龟甲片” 赠河南省档案馆
· 梁思成林徽因以敦煌壁画“导航寻宝” 图
· 艺术家秦保家山水画作品欣赏
中国新闻培训网书画研究室简介
  中国新闻培训网书画研究室是中国新闻培训网下属的一个部门,以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华夏文明、繁荣书画艺术为宗旨,与国内外广大书画家有着密切联系,开展书画笔会、展览、基层采风、公益事业以及国内外书画交流活动,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中国新闻培训网书画研究室由著名书画家任顾问、名誉主任、主任、副主任、主任助理等。
  中国新闻培训网书画研究室将通过座谈会、研讨会、授课、沙龙等形式,对书画艺术规律进行理论探讨,以不断提升艺术鉴赏与创作水平。
  中国新闻培训网书画研究室以中国新闻培训网为平台,常年为广大书画艺术家进行风采展示。同时,也将竭为国内广大传媒界书画家及爱好者服务,提供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
  有关合作、举办相关笔会或参加活动者,可与我们联系。
     电 话:010-85896333/9333 85890475
二维码 二维码         组织机构 | 商务合作 | 版权与免责 | 声明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申请 | 广告
本站内容属原作者所有,其原创文章除本站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复制、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业务服务电话:010-85899333/6333     邮箱:vip@xwpx.com
京ICP备0606392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网络举报APP下载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10-85894419  
用户举报/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邮箱:postmaster@xwpx.com
中国新闻培训网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 万方亮 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