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好人物故事的这些秘诀2017年05月 作者:陶建群 来源:老记说事 责任编辑:前进者
简介:
墨绿色红箭头引导关注一篇好的人物报道,需要有对话、细节、动作这三个要素。运用好这三个要素,就能把人物写活,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先说对话
精彩的对话,不仅是表达人物性格特点、展现内 ...
内容:
墨绿色红箭头引导关注一篇好的人物报道,需要有对话、细节、动作这三个要素。运用好这三个要素,就能把人物写活,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先说对话 精彩的对话,不仅是表达人物性格特点、展现内心世界的需要,而且最能反映其思想品格、价值取向、精神本质,给人以教育和启迪。 前不久,人民日报高级记者、记者部原副主任王学孝写的《别叫我钱老,叫老钱》,文章回忆了人民日报社原社长钱李仁途经乐山市,在市委就餐时,市委宣传部长举杯:“我敬钱老一杯”,“别叫我钱老,叫老钱”,钱李仁同志说时,谁也未在意,以为是客气话。饭桌上交谈时,时而还有“钱老”的称呼。 当四川日报总编举杯又说出“钱老”时,“不要叫我钱老,叫老钱!这是第三次纠正你了,达成协议。”这段对话,让我们深深感受到钱李仁老社长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作风。 善用人物语言,最大的妙处在于使文中的主人翁活起来,是描写刻画人物思想境界、心态、爱憎、个性的最好手法。 《人民日报》发表的追记湖南省委原副书记、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郑培民的长篇人物通讯《公仆本色》,值得借鉴。 湘潭和湘西,一字之差,天壤之别。平级调动,又是“从米箩里跳到糠箩里”,领导与郑培民谈话,刚一谈起去艰苦地区工作的重要性,郑培民笑了:“请直说吧。” 短短一句话,仅仅四个字,充分展示了郑培民崇高的精神境界:无条件服从组织的安排。 郑培民一上任就问:“哪个村子最穷啊?”随后,就去了叭仁村。 又是一句话,寥寥六个字,再一次体现了郑培民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的高尚品德。此时此刻,人物不说话,无以揭示其精神境界,多说一句话,便是拔高张扬之嫌,如此已恰到好处。 再说细节 人物通讯中的细节,是“零件”、“细胞”。只有选择具体、生动、形象的“零件”、“细胞”,细节才能像珍珠一样在通讯中闪闪发光。有经验的记者在采写人物通讯时,都很注意具体形象的细节提炼和运用。 最近,人民日报高级记者蒋铎写的《印象:范敬宜》,对老范“爱吃‘大食堂’”、“在小餐馆寒酸请客”、“选读者来信上头条”、“‘打的’赴会”、“有个村官兄弟”等五个细节进行具体描述,生动活泼地介绍了曾任人民日报总编辑的范敬宜同志的风采和人品,让我们看到一个可敬、可亲、可信的人物站立在我们眼前。该文在《金台唱晚》推出后,转载率很高。 三说动作 此外,动作的描述可以让人物活起来。在《“爆炸大王”陈火金》中有这样一个小细节: “家里遭了小偷,警察让他看一下是否丢了什么东西,他的第一个举动竟然是‘一头钻到床底下’,看看他悉心收集起来的那些‘破图书、破资料’还在不在,把两位警察搞得哭笑不得”。 就这一个“钻”的小细节,把陈火金这位自学成才的工程师一旦工作起来就近乎“癫狂”的行为表现的淋漓尽致。 充分运用好对话、细节、动作的描写,能够使报道的人物鲜活和灵动起来。 (作者为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杂志副总编辑)
|
热点 . . .
最新 . . .
|
合作加盟 | 诚聘 | 版权与免责 | 声明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申请 | 广告 | |||
本站内容属原作者所有,其原创文章除本站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复制、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业务服务电话:010-85899333/6333 邮箱:vip@xwpx.com 不良信息举报:010-85894419 邮箱:postmaster@xwpx.com | |||
中国新闻培训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0606392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6392 法律顾问: 万方亮 律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