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能和采访对象做朋友么?2024年10月 作者:尹珮瑶 来源:庖丁解news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xwywck
简介:记者能和采访对象做朋友么?
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是否可以建立朋友关系,这是一个复杂而微妙的问题,其答案并非绝对。
巴黎奥运会期间,场下的采访画面屡上热搜,有些人质疑记者提问的专业性,有些 ... 内容:
记者能和采访对象做朋友么?
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是否可以建立朋友关系,这是一个复杂而微妙的问题,其答案并非绝对。 巴黎奥运会期间,场下的采访画面屡上热搜,有些人质疑记者提问的专业性,有些人认为记者应该有“边界感”。那么,记者是否可以与采访对象成为朋友?是否需要拉近与采访对象之间的关系? 暨南大学计算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马立明表示,记者和采访对象可以成为朋友,但要注意把握好“职业距离”;中新社特稿中心记者陈欣怡也从自身经历出发,讲述了她与采访对象的故事。 旁观者?参与者? 如果说,从第三视角出发有助于保持新闻的真实性和客观性,那么,从第一视角出发也许会让新闻报道更具深度和感染力。 陈欣怡聊起最近采访巴基斯坦青年的经历时,她表示,记者是可以与采访对象成为朋友的。她认为,与采访对象建立起一定的联系不仅有助于业务上的交流,还能够让自己更深度地让采访对象敞开心扉,了解更多的新闻背景。 “老一辈体育记者会跟着自己的采访对象打比赛、搭火车,融入他们的圈子。”马立明举例说,记者与采访对象成为朋友会让他们的报道拥有更深入的视角,有时采访对象还会主动向记者提供一手资料,甚至独家信息。 真诚是“必杀技” 记者是否需要与采访对象拉近距离?马立明强调记者应以平等的姿态面对每一位采访对象,同时应具备随时寻找话题、打开局面的能力。 陈欣怡则表示,真诚就是最大的技巧。8月,她曾到访新疆伊犁易地扶贫搬迁安置街道,在那里她遇到了一位年纪很小的采访对象。 这次采访让她很有感触的一点是,不要把小朋友当小朋友,就把她看作是成年人一样交流,认真倾听她的问题并真诚回答,这样自然而然地就拉近了彼此的关系。 “让我印象很深刻的是,那天她还主动为我们跳了一支哈萨克族的舞蹈。”陈欣怡回忆道。 “职业距离”不可无 马立明同时也表示了一种担忧--如果记者与采访对象关系走得过近,可能会产生负面效果。 “记者一定要懂得辨别采访对象的来意,避免影响稿件的客观性。”他强调,情是情,理是理,记者要明确划分与采访对象之间的界限。 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应保持一种亲疏有度的职业距离,这种距离应能尽可能确保报道的客观性、公正性和专业性。具体来说包括: 首先,记者应始终保持对采访对象的尊重与礼貌。这意味着在交流过程中使用恰当的语言,避免冒犯性的提问或态度,尊重对方的隐私和个人选择,在报道中也应谨慎处理涉及个人隐私的信息,确保不会给采访对象带来不必要的困扰或伤害。 其次,记者应明确自己的职业角色和职责范围,把握好与采访对象建立个人关系的度。这种界限的设定有助于确保报道的公正性和客观性,避免潜在的利益冲突或偏见影响报道内容。 此外,记者应始终遵循新闻行业的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在处理与采访对象的关系时,应保持高度的诚信和责任感,避免任何可能损害新闻真实性和公信力的行为。 |
热点 . . .
最新 . . .
|
组织机构 | 商务合作 | 版权与免责 | 声明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申请 | 广告 | ||
本站内容属原作者所有,其原创文章除本站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复制、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业务服务电话:010-85899333/6333 邮箱:vip@xwpx.com 京ICP备0606392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 |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网络举报APP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