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培训网
中国新闻培训网
定制服务项目:  新闻采访与写作培训  摄影新闻培训    发言人培训 网络新闻宣传培训 新媒体短视频培训   企业内训    新闻书籍代购    品牌传播策划
当前位置:文章首页 >> 新闻写作 >> 写作技巧 >> “三招”教你做好视觉采访

“三招”教你做好视觉采访

2023年11月  作者:徐树柏  来源:华文融媒云  责任编辑:前进者
简介:   视觉采访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视觉采访是指只通过眼睛观察进行的采访;广义的视觉采访,则不仅仅只是通过眼睛看,也就是说记者在视觉采访的过程中,主要通过眼睛观察,同时结合耳听、身触等感官体验 ...
内容:

 

  视觉采访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视觉采访是指只通过眼睛观察进行的采访;广义的视觉采访,则不仅仅只是通过眼睛看,也就是说记者在视觉采访的过程中,主要通过眼睛观察,同时结合耳听、身触等感官体验,充分调动自己的五官眼、耳、鼻、舌、口去感受新闻的采访方式。本文围绕从三个方面,教你如何做好视觉采访。

  一、捕捉形象

  采访过程中的场景以及受访人物的外貌特点,都是具有强烈辨识度的观察重点。许多专业的记者都会着重描述自己与受访人物见面时的场景和第一印象,以此来增强新闻报道的真实感和吸引力。因此,捕捉形象是视觉采访的基础。一个优秀的视觉采访者,要学会在瞬间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呈现出鲜明的视觉形象。

  实例:XX记者在采访我国著名企业家马云时,写道:“他(马云)没有商业计划,也没有收入,手下员工也只有35-40人,但是他的眼神坚定又闪亮,我从他身上看到了领导力,让你感觉他能感召中国的年轻人,给人一种值得信赖的感觉。”

  该篇稿件,记者通过捕捉到马云深邃的眼神和自信的笑容,展现了他在商业领域的智慧和魅力。这一瞬间的形象,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马云本人及其领导的企业文化。

  实例:XX记者在报道我国电影导演张艺谋的工作状态时,写道:“他低调、不张扬,行事风格又属于踏实、努力的实干类型。真诚、踏实、谦卑,这很难得。但尤其令人佩服的,工作时他无时无刻的自我反思,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

  该篇稿件,记者通过捕捉到他在片场专注的神情和严谨的态度,展示了他在电影创作中的才华和敬业精神。这一瞬间的形象,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张艺谋及其电影作品背后的故事。

  二、选择独特角度

  选择独特角度是视觉采访的关键。独特的视角能够让观众看到不一样的风景,感受到新闻事件的另一面。视觉采访的关键是取舍,是选择人物还是事件场面,都需要记者对采访现场进行取舍,进行选择。

  实例:在报道公益活动“免费午餐”时,记者不是单纯聚焦某一个孩子,二是选取了孩子们在享用美味午餐的幸福瞬间,以及志愿者付出的辛勤劳动的场面。这种独特角度的选择,让读者更加关注贫困地区孩子们的营养问题,以及全社会对公益事业的关爱和支持。

  三、观察动态变化

  观察动态变化是视觉采访的灵魂。通过对新闻事件的动态捕捉,可以展现出事件的发展脉络,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新闻背景和内涵,让那些读者有随同记者亲历现场之感的场景。

  实例:在报道我国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在天宫二号的日常生活时,记者写道:“镜头下,两位航天员有条不紊地开展各项工作,检修设备、锻炼身体、进食休息,一切都井然有序。他们在太空中的生活虽然与地球上有所不同,但对太空环境的适应能力令人惊叹。透过舷窗,他们凝视着美丽的地球,眼神中充满使命与自豪。随着天宫二号的轨道变化,航天员们的作息时间也在不断调整,但他们始终以饱满的热情,为我国航天事业贡献力量”。

  这篇稿件中,记者的目光始终追随着航天员的足迹,记录下他们在太空中的动态变化,向全国观众传递着航天员们英勇无畏的精神风貌。这些动态变化的捕捉,让观众更加了解航天员们在太空中的艰辛和付出。

  总之,视觉采访是一种深入人心的感受和理解。捕捉形象、选择独特角度、观察动态变化,这三个方面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视觉采访的核心。只有细心观察,多思考,才能做好视觉采访,让新闻报道更具深度和温度。

 

 

热点 . . .

徐立京:经济日报高级编辑、人事部主任
徐立京:经济日报高级编辑、人事部主任
《纳税人报》报简介
《纳税人报》报简介
姜 波:经济日报导刊部主任、资深媒体人
姜 波:经济日报导刊部主任、资深媒体人
何振红:《中国企业家》杂志社社长、高级记者
何振红:《中国企业家》杂志社社长、高级记者

最新 . . .

· “三招”教你做好视觉采访
· 编辑审稿有“五看”
· 怎样修改文章?
· 如何写出有棱有角的评论?
· 如何写好消息类新闻稿的“重点段”?
· 说说范敬宜的写稿“小方略”
· 新闻标题的制作方法与技巧
· 如何写好稿子的“重点段”?
· 采访前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 写稿子如何给读者“留白”?
· 如何搞好时评的选题?
· 新闻选题有技巧,你掌握了吗?

推荐 . . .

4年了,湖北省首家地市级融媒体中心效果如何?
4年了,湖北省首家地市级融媒体中心效果如何?
好新闻,敲在时代绷得最紧的弦上
好新闻,敲在时代绷得最紧的弦上
宣传干部必备书《采编实用技巧88讲》出版发行
宣传干部必备书《采编实用技巧88讲》出版发行

相关 . . .

· 中央新闻单位驻河南记者站持证人员名单
· 新闻写作中常见的六种病句类型
· 徐立京:经济日报高级编辑、人事部主任
· 第九届“全国新闻学子优秀论文评选”揭晓
· 焦点 《新闻采写技巧与报纸版面编辑实用讲座》
· 国际舆论热评人民日报“钟声”文章
· 《纳税人报》报简介
· 姜 波:经济日报导刊部主任、资深媒体人
· 何振红:《中国企业家》杂志社社长、高级
· 如何写好“导读”
  
  
二维码 二维码         组织机构 | 商务合作 | 版权与免责 | 声明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申请 | 广告
本站内容属原作者所有,其原创文章除本站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复制、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业务服务电话:010-85899333/6333     邮箱:vip@xwpx.com
京ICP备0606392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网络举报APP下载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10-85894419  
用户举报/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邮箱:postmaster@xwpx.com
中国新闻培训网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 万方亮 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