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培训网
中国新闻培训网
定制服务项目:  新闻采访与写作培训  摄影新闻培训    发言人培训 网络新闻宣传培训 新媒体短视频培训   企业内训    新闻书籍代购    品牌传播策划
当前位置:文章首页 >> 新闻摄影 >> 摄影报道 >> 油画艺术让一幅老新闻照重放异彩

油画艺术让一幅老新闻照重放异彩

2023年05月  作者:王呈选  来源:老记说事  责任编辑:前进者
简介: 在纪念清华大学建校112周年之际,一场简洁而又质朴的油画作品捐赠...
内容:

 

  在纪念清华大学建校112周年之际,一场简洁而又质朴的油画作品捐赠暨收藏仪式在清华大学校史馆举行。

位于清华礼堂前大草坪南端的古典计时器

  ▲位于清华礼堂前大草坪南端的古典计时器——日晷,上面镌刻着“行胜于言”四个大字。脚踏实地,报国奉献,行胜于言,便成为清华大学的校风。

  题为《知难而进  众志成城》油画作品,触笔细腻,色彩厚重,栩栩如生,被清华大学校史舘永久收藏。

油画作品《知难而进  众志成城》。

  ▲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青教师于婉荣,依据新华社记者王呈选拍摄的老新闻照片,创作的油画作品《知难而进  众志成城》。

  这幅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助理教授于婉莹创作完成的油画作品,依据44年前,新华社高级记者王呈选拍摄的一幅新闻照片。

  ▲1989年4月,新华社记者王呈选拍摄的新闻照片。从左至右,王大中、马昌文、董铎三位教授。

  新闻照片拍摄于1989年4月13日,世界首座5兆瓦低温供热核反应实验堆安装现场。画面上表现了时任清华核能技术研究所所长王大中教授,和负责这项技术研究和设计的马昌文教授、董铎教授,在安装前,精心检查核心部件的场景。

  当天,由清华大学核能技术研究所自主研究设计的世界首座5兆瓦低温供热实验反应堆,进入关键的安装阶段。它的成功,将开创核能和平利用的新途径。为此,全所清华人高度重视,团结一致,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负责技术研究和工程设计的教授,亲临现场指挥,并对每个部件进行精心检查,以确保核实验堆工程万无一失。

  当检查到核反应堆的心脏部件——堆心吊篮时,因吊篮底部离地面近,专家们必须俯下身,仰视查看。又因安装前要用负离子水对堆心吊篮进行清洗,弄得地面上都是积水。而我要拍到这张照片,必须比专家的角度更要低。这张新闻照片,就是我仰躺在积水地面上抓拍完成的典型瞬间。

  ▲来宾共同为《知难而进  众志成城》油画艺术作品揭幕。

  仪式后,在同青年画家于婉莹老师的交流时,我问,在你的清华“大先生”系列创作中,为何首选这幅照片?她说,当我第一次看到这幅照片时,就被照片上情景所感动,所感染,从而产生强烈的创作激情。照片生动形象的记录了清华人的精神风貌,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行胜于言”的清华精神的真实写照。

  ▲照片拍摄者王呈选(左),油画创作者于婉莹(中)与画面上的主人公之一——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清华大学原校长王大中院士(右),在油画作品旁留影。

  在几十年记者生涯中,我十分重视对国家“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的报道。当我在一次釆访中,偶然得知清华大学正在建设世界首座低温供热堆的消息后,便一头扎了进来。从核反应堆工程建设,到反应堆运行临界,再到核能供热、核能发电、核能海水淡化,历时3年多,做了全面系统的跟踪报道。所发新闻照片,在国内外报纸广泛釆用,产生积极的影响力。从事宣传工作多年的清华大学宣传部副部长江崇廓评价说:“没有想到新闻照片的作用和影响,会有这么大!”

  3年多,在低温堆的跟踪报道中,让我最难忘的,当属工程安装的拍摄过程。

  从上午八点半,我进入核反应堆安装现场,到第二天下午五点钟撤出,两天一夜,历时32个多小时。我是第一位进入现场,也是最后一位离开现场的媒体人。从安装前的准备工作,到一步步的吊装,我全程跟踪,严阵以待,不放过镜头前的任何精彩瞬间,从而抓拍到不少独家新闻照片,王大中等教授在安装前最后一次精心检查的照片,就是其中独家之一。32个小时的紧张采访中,我同核工程23公司安装人员同吃,困了累了,就在休息室的椅子上坐会歇歇,然后继续工作。

  撤出现场后,为了尽快赶回新华社及时发稿,我没有顾得上吃晚饭,就上了学校返城的班车。就在班车即将出发之时,办公室负责接侍的杜玉英老师,拿着两个馒头,送到我的手里。这种感人情景,至今让我历历在目。

  ▲清华大学60级校友,国务院原副秘书长、云南省原省长徐荣凱出席仪式并致贺词。这是他在与油画作者于婉莹交流。

  有作为,才有地位。多年来,我对清华大学宣传报道上的贡献,得到学校领导的高度肯定。在清华大学筹备创建新闻传媒学院之时,邀请我到学院工作,负责摄影教研室筹备。在我被评聘为新华社主任记者的时候,清华大学人文学院聘请我为兼职副教授,在我被评聘为新华高级记者时,清华大学校史研究会又聘请我为研究员。

  

 

热点 . . .

永远的记忆:北京知青插队四十周年摄影展一
永远的记忆:北京知青插队四十周年摄影展一
《开学第一课》,开讲啦!本期嘉宾解海龙
《开学第一课》,开讲啦!本期嘉宾解海龙
永远的记忆:北京知青插队四十周年摄影展二
永远的记忆:北京知青插队四十周年摄影展二
《开学第一课》:听纪实摄影家解海龙讲故事
焦点 《开学第一课》:听纪实摄影家解海龙讲故事

最新 . . .

· 李舸:用中国式摄影语言丰富人民精神世界
· 面对读者反馈,你能做到理直气壮吗?
· 第五届全国青年摄影大展在江苏苏州启动
· 中国摄协地市级摄协负责人培训班在安徽黄
· 《新闻摄影的时代责任》高峰论坛开讲
· 第六届中国(日照)新闻摄影周开幕
· 第六届中国(日照)新闻摄影周将在莒国古
· 李舸当选新一届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
· 中国摄影家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工作报
· 履职尽责担使命,奋进摄影新征程
· 油画艺术让一幅老新闻照重放异彩
· 青海生态摄影作品获国际摄影赛事优异成绩

推荐 . . .

油画艺术让一幅老新闻照重放异彩
油画艺术让一幅老新闻照重放异彩
老照片里的中国航空摄影故事
老照片里的中国航空摄影故事
忆新闻工作者郭波先生
忆新闻工作者郭波先生

相关 . . .

· 永远的记忆:北京知青插队四十周年摄影展
· 《开学第一课》,开讲啦!本期嘉宾解海龙
· "2009中国瞬间"暨尼康杯新闻摄影大赛获奖
· 永远的记忆:北京知青插队四十周年摄影展
· 焦点 《开学第一课》:听纪实摄影家解海龙讲故
· “中国梦·劳动美·幸福路”首届全国职工
· 新闻摄影 | 2019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获奖作
· 新闻摄影构图五大基本原则
· 第四届多彩贵州·中国原生态国际摄影大展
· 2019 普利策突发新闻摄影奖
  
  
二维码 二维码         组织机构 | 商务合作 | 版权与免责 | 声明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申请 | 广告
本站内容属原作者所有,其原创文章除本站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复制、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业务服务电话:010-85899333/6333     邮箱:vip@xwpx.com
京ICP备0606392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网络举报APP下载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10-85894419  
用户举报/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邮箱:postmaster@xwpx.com
中国新闻培训网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 万方亮 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