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言人卸任都去哪了?2023年01月 作者: 来源:互联网 责任编辑:前进者
简介:
据外交部网站1月9日显示,赵立坚已经卸任外交部发言人一职,并履新外交部边界与海洋事务司副司长。
据悉,外交部于1983年正式建立发言人制度,成为中国最早建立发言人制度的政府部门。目前,中国外 ...
内容:
据外交部网站1月9日显示,赵立坚已经卸任外交部发言人一职,并履新外交部边界与海洋事务司副司长。 据悉,外交部于1983年正式建立发言人制度,成为中国最早建立发言人制度的政府部门。目前,中国外交部也是全球唯一每个工作日都举行例行记者会的政府部门。 对公众来说,发言人在聚光灯下的一举一动都颇受瞩目,而发言人在离开聚光灯之后去了哪里,往往也被舆论所关注。 留政界跨商界转学界 新闻发言人是党委政府及其部门的“代言人”,代表官方发声表态,是党委、政府与媒介、公众沟通的桥梁,可谓责任重大。 四十年前,中国正式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新闻发言人在满足公众知情权,推进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司法公开和各领域办事公开方面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 时至今日,新闻发言人已成为现代化治理体系的“标配”: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政府都设立新闻发言人,常态开展新闻发布活动。 新闻发言人频繁出现在大众视野中,他们的动向也格外引人关注。卸任后的发言人都去哪了?根据小牛的不完全统计,留政界、跨商界、转学界是其中的三大去向。 一 留政界 2018年,商务部政策研究室主任兼新闻发言人沈丹阳“空降”海南任副省长。 2021年2月,肖远企不再担任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新闻发言人,升任银保监会副主席。 2021年6月,“70后” 肖玮最后一次以最高检办公厅副主任、新闻发言人身份出席了最高检的新闻发布会。次日,最高检官网“机构设置”一栏显示,肖玮已任最高检政治部副主任。 根据交通运输部官网消息,吴春耕2017年3月开始担任新闻发言人,从2021年6月开始的相关新闻报道里,吴春耕的职务已调整为交通运输部公路局局长。 二 跨商界 2021年3月,银保监会人身险部副主任兼新闻发言人贾飙,赴任中保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出任党委副书记、总裁一职。 2016年,最高法新闻发言人孙军工离职,入职阿里巴巴任副总裁。 2016年,国家外汇管理局新闻发言人王允贵入职中植集团。 三 转学界 2018年,曾担任国防部新闻发言人的杨宇军,履新中国传媒大学媒介与公共事务研究院院长。 曾任上海市政府新闻发言人的焦扬,是我国第一位省级政府新闻发言人。2016年10月,焦扬重回母校,任复旦大学党委书记(副部长级),成为复旦大学首任女书记。 2005年,国务院新闻办原主任赵启正,就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 “转段”优势何在? 新闻发言人是复合型人才,具有丰富的新闻实践经验。可谓既懂本系统、本部门、本领域的政策法规、业务知识,也懂新闻传播规律和发言技巧。这些累积的双重优势,在卸任“转段”之后也大有“用武之地”。 “过去,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卸任后大部分去从事与外交相关的管理工作,我觉得这是比较好的安排。通过新闻发言人工作的历练,新闻发言人所积累的工作经验,提升的工作能力等等,这都有利于在外交相关业务部门发挥更大作用。”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室主任、研究员黄楚新表示,新闻发言人具有视野开阔、思路清晰、表达能力强、应对能力强等特点,因此他们卸任后对于他们开展工作有着重要的作用,比如在分析问题方面具有多维思维、在工作方法方面会更有多样性、在沟通能力方面会更具感染力等。 今年是中国新闻发言人制度建立40周年。黄楚新接受采访时表示,新时代新闻发言人的工作不能被简单地理解为是一种程式化的信息传播,其应当被视作是有意义的符号形态被创造、理解和使用的社会过程,也是如何建构现实、文明的探索与实践。 黄楚新认为,新闻发言人应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发言人话语表达方式、丰富新闻发言人的在场感,生动客观地展现事实、清晰表达新闻发言人的观点和立场,塑造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增进与媒体、公众之间的交流沟通,对外释放开放、包容、合作的信号,融通中外,推广“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 新闻发言人应具备的素质 一、要有全局观念 能对党的基本理论、路线方针等了然于胸,对国家外交、经济、教育等政策有全面的把握。 二、要有新闻敏感度 能对近期发生的新闻事件作出迅捷快速的判断反应,能应对突发事件,并能在第一时间较准确地将有关信息传达给受众。 三、要有善于表达的能力 新闻发言人的工作大部分是语言传播沟通工作,应具备高超的口头表达能力,能够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把国家政策、某个事件解释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四、要有灵活应对的技巧 新闻发言人一方面是发布信息,但更多是应对现场记者提问,因此应对能力非常重要。如何灵活应对现场的变化,有分寸地回答记者提问,应对技巧很重要。
|
热点 . . .
最新 . . .
|
![]() |
![]() |
组织机构 | 商务合作 | 版权与免责 | 声明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申请 | 广告 |
本站内容属原作者所有,其原创文章除本站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复制、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业务服务电话:010-85899333/6333 邮箱:vip@xwpx.com 京ICP备06063928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