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短视频为何能获得中国新闻一等奖?2023年01月 作者:刘雁军 来源:老记说事 责任编辑:前进者
简介:
在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由天津津云新媒体集团策划制作的短视频《臊子书记》获得短视频新闻一等奖。该视频讲述了天津大学选派的扶贫干部宋鹏在甘肃陇南大寨村工作3年,通过挖掘地方特色打造电商产 ...
内容:
在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由天津津云新媒体集团策划制作的短视频《臊子书记》获得短视频新闻一等奖。该视频讲述了天津大学选派的扶贫干部宋鹏在甘肃陇南大寨村工作3年,通过挖掘地方特色打造电商产业链、铺设幸福路的故事。 脱贫攻坚战3年行动中,数以百万计的扶贫干部奋战在第一线。宋鹏身上所折射出的奋斗精神是广大扶贫干部的集中体现,他探索的扶贫模式也正是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发挥互联网在助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让更多困难群众用上互联网,让农产品通过互联网走出乡村,让山沟里的孩子也能接受优质教育。 该短视频刊播后,获得人民网、、央视网等中央主要媒体和新媒体的转载,数以万计网友纷纷点赞,称该作品有思想、有高度、有质量,点亮了扶贫工作的思路,创新了扶贫工作的模式,生动展现了中国青年积极向善、扶困向上、担当向实的精神面貌,有温度、有高度、有态度。 这个短视频为何能获得如此好的传播效果呢?请看大家的体会—— 一、脚上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 津云新媒体一直想拍摄一部能够全面反映宋鹏扶贫心路的短视频。2018年7月,就在宋鹏扶贫工作即将结束的前一个月,关注其3年的津云视频团队派出一行6人的摄制组,来到甘肃陇南大寨村。 大寨村位于陇南市西北部的宕昌县沙湾镇,这里山川秀丽、气候温润、森林茂密外,但有贫困户95户,全村人均耕地面积0.2亩,农业生产不成规模,村民受教育水平较低,思想观念比较保守。宋鹏告诉摄制组:“来之前,我就想好了,要成为这个村子里的‘自己人’,只有被接纳了,才能知道他们心里最真实的想法。”这句话后来被收录到视频中。想扶贫,首先要成为“一家人”。 与宋鹏一起挨家挨户走访、进行了3天的调查沟通和头脑风暴后,津云摄制组决定,多用网民喜闻乐见、轻松易懂,能够引起共鸣的网言网语,制作有“网感”的短视频。宋鹏是“80后”,他利用“互联网+扶贫”帮助大寨村脱贫,短视频在表达风格上可以突出年轻人的“萌”和“燃”。拍摄中,摄制组发现这位普通的“80后”扶贫干部身上有很多闪光点:有想法,利用“互联网+”开展扶贫工作;有“套路”,用创新思维激发青年人创业动力;有担当,两年任期结束后主动延期1年……在短视频中,将许多不易察觉的细节有机串在一起,折射出宋鹏“心系人民、爱撒乡村、无悔青春、不负韶华”的情怀。 二、“豁出一条命,也要挖断穷根”,对大家的震撼。 在宋鹏的宿舍,摄制组无意间发现了他撰写的扶贫日志,满满3本,200多篇,每一篇都是一个故事,饱含为民情怀。白天调查任务多,大家就利用晚上的时间反复翻看,最终以“扶贫日志”为主线,撰写出《臊子书记》短视频脚本。 大寨村的营盘山荒了十几年,臊子在网上卖火后,对花椒的需求量很大。宋鹏带领村民在山上种了1800亩梅花椒。5年后,这些梅花椒每年将给村子带来500万的收益,曾经的荒山成了“村民银行”。采访中,提起宋鹏种花椒树的事儿,很多村民竖起大拇指。为了在短视频中展现“村民银行”,摄制组决定上山拍摄。拍摄那天下着雨,随时有发生泥石流的危险。出于安全考虑,村民多次阻止摄制组登山。但为了最佳的拍摄效果,摄制组坚持上山。大家把无人机等器材用绳子绑在身上,徒步近两个小时才上去。 由此,摄制组才知道了这条唯一能上山的土路,是宋鹏带村民种花椒时一步一步走出来的。航拍营盘山的镜头时,摄制组想了很多办法,寻找最佳角度。返回时,村民徐永军细心保护摄制组,不停地说:“让你们这些娃娃受苦了。”一下山,村民们就端出热气腾腾的沙湾臊子面给大家吃。 摄制组的女编导流着泪说,这一刻才真正明白宋鹏为什么“豁出一条命,也要挖断穷根”。半个月时间,津云摄制组与村民们同吃同住,拍摄到了大量基层一线最鲜活的素材。“脚上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大家对这句话有了更深切的体会。
|
热点 . . .
最新 . . .
|
![]() |
![]() |
组织机构 | 商务合作 | 版权与免责 | 声明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申请 | 广告 |
本站内容属原作者所有,其原创文章除本站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复制、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业务服务电话:010-85899333/6333 邮箱:vip@xwpx.com 京ICP备06063928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