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培训网
中国新闻培训网
定制服务项目:  新闻采访与写作培训  摄影新闻培训    发言人培训 网络新闻宣传培训 新媒体短视频培训   企业内训    新闻书籍代购    品牌传播策划
当前位置:文章首页 >> 新闻摄影 >> 摄影技巧 >> 鲍昆:中国纪实摄影的历程

鲍昆:中国纪实摄影的历程

2022年05月  作者:  来源:互联网  责任编辑:前进者
简介: 鲍昆 自摄影传入中国,直至上世纪80年代末,现代中国的纪实摄影一直处于中国摄影的边缘位置。中国人对于摄影的理解大致遵循如下认知轨迹:早期家庭亲情照、身份纪念照——唯美仿画的画意摄影——宣传 ...
内容:

   

    鲍昆

    自摄影传入中国,直至上世纪80年代末,现代中国的纪实摄影一直处于中国摄影的边缘位置。中国人对于摄影的理解大致遵循如下认知轨迹:早期家庭亲情照、身份纪念照——唯美仿画的画意摄影——宣传式的新闻摄影——带有报道式的新闻摄影。而真正人本意义上的纪实摄影一直没有进入主流摄影领域。

    1976年以后,中国掀起思想解放浪潮,摄影的泛艺术思潮也迅速膨胀,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北京的“四月影会”。1979年,他们举办了一个很有特色的摄影展览《自然·社会·人》。李晓斌和金伯宏可以说是国内最早认识到纪实摄影的价值并持之以恒坚持纪实路线的摄影师。在上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引发了整个社会从政治、经济、文化到生活方式前所未有的变革。李晓斌和金伯宏看到了这一点,他们将镜头瞄准了这种变化的生活细节,开启了中国人对纪实摄影的认知,并与同时代摄影师们一起,留下了那个时期中国变化的宝贵影像资料。

   

    1977年,山东济南的一对新人在举行婚礼。(摄影侯贺良)

   

    1978年10月12日上午8时,中国人民解放军驻辽宁本溪某部战士在军营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广播。这是他们政治学习的规定内容之一。(摄影于文国)

   

    1982年,通辽车站。早春时节,东北地区仍是寒风刺骨,旅客们在站台上排队打热水。(摄影原瑞伦)

   

    1984年,北京地坛公园,公园管理员骑车驱赶正在跳舞的人。改革开放初期北京还不允许开舞厅,跳交际舞被认为是不雅的行为,偷开的“黑舞厅”经常被公安取缔。公园等公共场所也不允许跳交际舞。(摄影张兆增)

    其后,陕西的侯登科、胡武功等人和广东的安哥,都从自己身处的地域和城市开始了纪实性摄影的道路。侯登科、胡武功等记录了大量陕西百姓的生活。安哥则用镜头完整地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桥头堡——广东,从经济到文化的深刻转变。在他们之后,中国摄影家协会的朱宪民,开始拍摄故乡河南等地的民间生活影像,凭借1985年发表的《黄河人》组照奠定了他在中国纪实摄影中的历史地位。这组照片以鲜明的纪实主义手法,将中国最具代表意义的中原民众生活形象性地展示出来。

   

    1977年。山东黄河岸边拉煤的地排车。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地排车曾是重要运输工具,搬运队就靠拉地排车运送货物。(摄影朱宪民)

   

    1980年河南。民以食为天。当时的中国农民最大的梦想就是可以吃饱饭。(摄影朱宪民)

    这几位杰出的摄影家为中国当代史最重要的八十年代,做了全景式的勾勒,并将中国的纪实摄影领上了路程。但需要指出的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中国摄影人还没有“纪实摄影”这个概念,他们将这类型的摄影称为是新闻类或现实主义的摄影。1988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教师肖绪珊访问美国后,在《大众摄影》发表《谈西方纪实摄影》,比较全面地介绍了西方纪实摄影的历史和现状。这篇文章给年轻一代的摄影师启示,纪实性的摄影开始暗流涌动。

   

    1986年,北京地坛公园。八十年代气功风靡全国,从公园到体育馆到处都可见练气功的人群,有年逾花甲的老者,也有几岁的孩童。(摄影张兆增)

   

    1986年4月,参加宝钢建设的二十冶“张恩才青年突击队”先后七次立功受奖。当记者采访他们,队员们却你推我让不肯拍照。(摄影于文国)

   

    1987年,南充市。时尚青年在街边摊位买领带。(摄影杨麾)

   

    1987年山东。赶集路上。曾经农村没有集市,农民们需要进县城赶集。(摄影朱宪民)

    90年代,中国大陆的纪实摄影进一步成长,并开始参与和推动历史发展。如摄影师解海龙的《希望工程》组图。原本是漫无目的地进行农村题材的摄影创作,但解海龙在创作中发现了农村少年儿童求学无助的可悲现实,于是他用近6年的时间对这个被忽略的现实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摄影纪录。他的这些作品后来被中国青少年基金会以“中国希望工程摄影纪实”为题展出时,立即获得整个社会各个层面的高度关注,资助中国农村少年儿童教育的“希望工程”从开始的步履维艰转变为声势宏大地滚滚向前。此影展的另一重要意义在于,它突破了在中国对用摄影揭露苦难的长期禁忌。从此,揭露、纪实苦难的摄影开始在媒体获得正式的身份,部分摄影家的镜头盲点由此被开启……

   

    1987年4月,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县安太乡寨怀村小学,戴红英老师把不满五个月的小女儿背着上课,把两岁大的女儿用绳子拴在家中。(摄影解海龙)

   

    1991年4月,安徽省金寨县三合乡张湾小学,谢海龙拍摄的8岁的苏明娟,她每天往返24里山路求学。这张《大眼睛》照片后来成为中国希望工程中的一张标志性照片。(摄影解海龙)

   

    1992年3月,山西省静乐县神峪沟乡南岩头村全校师生。(摄影解海龙)

   

    1992年3月,山西省静乐县赤泥洼乡羊丈村,孩子们扛着桌椅去上学。(摄影谢海龙)

    在90年代,还出现了一大批颇有成就的纪实摄影家和纪实摄影作品。其中特别应该提到的是侯登科的《麦客》。侯登科的《麦客》是花费了近10年时间的影像工程,他以黄土高原上的麦客作为摄影纪录和考察的对象,既全面表现了西部农业季节性生产的古老方式,又从人道主义的角度,全面地纪录了麦客群体的生存状态。

    麦客是指流动的替别人割麦子的人。在北方陕、甘、宁一带流行的一种延续了几百年的一种农民外出打工的一种方式,即每年麦熟季节,农民专门外出走乡到户,替人收割麦子。随着人民生活的逐渐好转,这种传统的劳动方式已经很少见了,不过它却成为地方的一种具有地域代表性的文化。麦客们田头的午餐通常是面条和稀饭。他们的生活简单而劳苦,活干完了,就地一躺就能打起鼾来。(摄影侯登科)

   

    1993年,六月的骄阳下,麦客们奋力割麦子。(摄影侯登科)

   

    麦客正在和雇主讨价还价。(摄影侯登科)

   

    扒车赶往关中。每年六月,到了小麦成熟季节,当时还没有收割机,于是麦客们纷纷坐上交通工具赶去为别人割麦子。(摄影侯登科)

    2003年12月12日,《中国人本——纪实在当代》大型摄影展在广州广东美术馆举办,这对于中国的纪实摄影史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事件。策展人用半年多的时间,对中国大陆的纪实摄影人进行了拉网似的征稿。同时,展览的主办方广东美术馆对所有的展品进行收藏,开创了中国大陆美术馆规模性收藏摄影作品的先例,显示了传统美术馆向现代艺术媒介的开放态度,也说明影像文化在当代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终于又获得一个角度的确认。

   

    1992年12月,香港著名美容大师郑明明女士在上海华联商厦的柜台推销增白化妆品“奇妙换肤霜。”(摄影于文国)

   

    1993年大年初二,安徽省阜阳县火车站露天广场,近万名农民排队十几个小时,等候乘坐铁皮闷罐火车前往上海打工。当时,阜阳火车站被称为中国民工潮的四大源头之一。(摄影于文国)

   

    生死簰洲湾。1998 年8 月1 日晚,被高水位洪水浸泡了一个多月的湖北嘉鱼簰洲湾长江干堤溃口,近400 名抗洪官兵临危奉命抢险,高建成等19 名抗洪英雄用生命换取了23000 名群众的平安转移。(摄影李靖)

   

    1999年,安福乡。画门神的农民画家用伟人像做宣传。(摄影杨麾)

   

    2000年,李渡镇。父母在水果摊给生病孩子买水果。(摄影杨麾)

   

    2008年,李渡镇。卖鸡的农民为小车让道。(摄影杨麾)

   

    2010年,长乐镇。头顶买来的铝盆在雨中接听电话。(摄影杨麾)

    面临全面转型的中国社会,纪实摄影不可或缺。如今,社会纪实摄影的价值已获得中国大部分摄影师的认同。他们在日常工作中坚守这一真正对社会进步能够起到实际作用的摄影意识。

 

热点 . . .

15种无人机航拍操控技术
15种无人机航拍操控技术
新闻摄影:十年前的夏天
新闻摄影:十年前的夏天
《芭蕾女孩》拍摄角度问题引发评委热议
《芭蕾女孩》拍摄角度问题引发评委热议
人民日报资深摄影记者认为好照片的标准是“适用”
人民日报资深摄影记者认为好照片的标准是“适用”

最新 . . .

· 一个瞬间同时搞定图片视频?摄影记者“分
· 做伟大时代的记录者:“在路上”,才有最
· 连获两届中国新闻奖!新闻摄影记者的他有
· 二十大党代表“大眼睛”女孩苏明娟那张照
· 翁乃强:一个用镜头绘画的人
· 如何拍摄黑白照片
· 摄影的灵魂是我们的思想境界
· 12条新闻照片摄影技巧
· 鲍昆:中国纪实摄影的历程
· 新闻摄影如何通过构图吸引读者
· 一张单位不要的图片,获得亚洲新闻摄影奖
· 纪实摄影如何做好客观记录与人文表达

推荐 . . .

连获两届中国新闻奖!新闻摄影记者的他有何秘诀?
连获两届中国新闻奖!新闻摄影记者的他有何秘诀?
二十大党代表“大眼睛”女孩苏明娟那张照片背后的故事
二十大党代表“大眼睛”女孩苏明娟那张照片背后的故事
我在2小时内完成这组选题拍摄,后来获了中国新闻奖
我在2小时内完成这组选题拍摄,后来获了中国新闻奖

相关 . . .

· 会议新闻摄影技巧
· 15种无人机航拍操控技术
· 新闻图片的要求及拍摄技巧
· 新闻摄影构图技巧
· 新闻摄影:十年前的夏天
· 怎样成为一名优秀的新闻摄影图片编辑
· 黄文、傅拥军在2009新文摄影高峰论坛上发
· 黄一凯:风生水起的在线摄影课堂生意
· 浅谈报纸头版中间大图片的运用
· 《芭蕾女孩》拍摄角度问题引发评委热议
  
  
二维码 二维码         组织机构 | 商务合作 | 版权与免责 | 声明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申请 | 广告
本站内容属原作者所有,其原创文章除本站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复制、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业务服务电话:010-85899333/6333     邮箱:vip@xwpx.com
京ICP备0606392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网络举报APP下载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10-85894419  
用户举报/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邮箱:postmaster@xwpx.com
中国新闻培训网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 万方亮 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