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培训网
中国新闻培训网
定制服务项目:  新闻采访与写作培训  摄影新闻培训    发言人培训 网络新闻宣传培训 新媒体短视频培训   企业内训    新闻书籍代购    品牌传播策划
当前位置:文章首页 >> 新闻写作 >> 写作讲坛 >> 公交车上萌发的灵感

公交车上萌发的灵感

2020年12月  作者:刘国昌  来源: 华文融媒云  责任编辑:前进者
简介:   新闻写作需要灵感,这是古往今来为文者的一个共识。   那么,灵感从何而来?又如何获得灵感?这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交流,我们先来看一个不少人熟悉的事例—— 一、公交车上望 ...
内容:

 

  新闻写作需要灵感,这是古往今来为文者的一个共识。

  那么,灵感从何而来?又如何获得灵感?这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交流,我们先来看一个不少人熟悉的事例——

   一、公交车上望窗外,春光明媚生灵感

  1978年3月31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闭幕式上,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发表书面讲话《科学的春天》。这个讲话充满激情,名噪一时。

  然这篇讲话并非出自当时已重病在床的郭沫若之手,而是由其时尚默默无闻的年轻人胡平代写的。

  起初该稿请作家徐迟起草,但稿子拿来一看,大家觉得作为科学大会的正式结束语不大合适。于是决定由胡平起草,第二天交稿。

  为何交给胡平起草呢?据当时的科委领导讲,胡平古诗文底子好,文笔流畅,且思想解放。尽管他当时有所推辞,但领导还是把任务交给了他。

  为避免干扰,胡平从会议驻地回家写稿。在回家路上,他苦苦思索,文章从哪里下笔呢?

  忽然,车窗外的景色吸引了他。

  哎呀,路边已经一片新绿,柳树快成荫了,春天到了!这是胡平感到有一种力量迎面撞来,全身震颤。他感到,这不仅仅是自然界的春天,也是科学的春天啊!他赶紧掏出笔记本写下《科学的春天》这个题目,并记录下脑海里迸发出的许多思想火花。

  他在笔记本上勾勾画画,做下记号,生怕自己的灵感不翼而飞了。

  回到家后,胡平伏案飞笔,很快就写出了稿子。在稿子结尾处,他写道:“春分刚刚过去,清明即将到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是革命的春天,这是人民的春天,这是科学的春天。让我们张开双臂,热烈地拥抱这个春天吧!”

  稿子经过审改、念给病床上的郭沫若听后,郭老点头并签上自己的名字。在闭幕式现场,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著名播音员虹云朗诵此文时,全场掌声雷动,连成一片。

  二、灵感随时随处可生,善观察勤读诗是关键

  从上面事例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胡平当时写此文的灵感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春天的街景触发了灵感。

  自然界的景物往往能给人以灵感,无论是写诗,还是写文章,从中获得的灵感是很多的。

  举凡为文者大都有这样的体会,有时写稿子久了,思路打不开写不下去了。这时走到屋外看看周边景色,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漫步些许,灵感有时就来了。这是大自然对写稿人的馈赠,我们当倍加珍惜。

  二是古诗词能使灵感迸发。

  胡平熟读古诗词,在行文时信手拈来,也助发了他写稿时的灵感。

  古诗词的魅力显而易见,经常看看、读读古诗词,对写文章大有益处。一则可增加文采,二则可触发灵感。大科学家钱学森的科研工作十分繁重,但他不忘一直很喜爱的文化艺术。他说,读读古诗词,听听音乐,能促进问题的思考,有时还能带来意想不到的灵感。

  善于观察,勤于读诗,无疑是获得灵感的两个途径。当然,每个人的情况不大一样,但以上两条确是已被不少人所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三、灵感不会从天而降,长期积累偶尔得之

  灵感是什么?

  灵感实际上是人经过长期探索和积累之后,突然获得解决问题的一种状态、一种感觉。它具有较高的创造力量,使人恍然大悟,豁然贯通,在认识上出现一个飞跃,诚如古诗所云:“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古往今来,一切科学家、艺术家等获得突破、有重大成果时,灵感功不可没。灵感这东西,不会从天而降,也不是与生俱来,它是靠长期积累而获得的。

  在新闻界需要经常出选题、想点子,这是也正是需要灵感的时候。人民日报国际部原主任、海外版原负责人袁先禄有“点子王”之称,报上的有些栏目,有些刊头,有些选题,不少出自他之口。他是如何能做到这一点呢?靠的就是长期积累。

  袁先禄曾说,记者写稿、编辑编稿,有时是要靠灵感的。一个好句子,一个好标题,有时苦苦不得。但灵感来了,笔下即刻生花。有人说我灵感多,也许是这样吧!其实我靠的是积累。

  据了解,袁先禄善做笔记,遇到问题、遇到新知,他都迅速记下来,然后细细琢磨。久而久之,他各方面知识积累多了,再加之他好思考,灵感就和他“交上了好朋友”。

  有些人羡慕灵感,渴望灵感,但平时疏于读书,懒于思考,一心盼望灵感的降临,那怎么可能呢!

  由此说,我们需要灵感,但必须长期积累才能获得!

  

 

 

热点 . . .

学习,我们永远在路上!
图文 学习,我们永远在路上!
梁衡:我的“新闻三部曲”
梁衡:我的“新闻三部曲”
第二期新闻采写技巧实操班圆满结束
图文 第二期新闻采写技巧实操班圆满结束
王昭栋:经济日报原副总编辑
王昭栋:经济日报原副总编辑

最新 . . .

· 多写点有趣味的故事
· “新春走基层”,如何走?怎么写?
· 提高上稿率十二法
· 如何写好新闻评论?
· 获奖的会议消息有哪些特点?
· 写好文章的“黄金段”
· “新春走基层”的新闻报道怎么写?
· 2022年十大语文差错发布,你用对了吗?
· 感·性·力——一堂别开生面的“人民日报
· 焦点 范敬宜:抓精品从标题抓起
· 如何提升人物通讯写作能力
· 从鲁迅的孙子不会写稿说起

推荐 . . .

推新|全媒体宣传策划与媒介素养高研班直播课
焦点 推新|全媒体宣传策划与媒介素养高研班直播课
“地方通”为何写不出好稿子
“地方通”为何写不出好稿子
不拘一格成佳作
不拘一格成佳作

相关 . . .

· 倒金字塔结构的消息怎么写?
· 新闻标题上可以用标点符号吗?
· 倒金字塔结构的消息怎么写?
· 新闻写作六要素---5W1H原则
· 采访时遇到的6种情况,怎么办?
· 新闻写作基础:新闻的结构
· 网评文章怎么写的范文
· 新闻报道导语范例及分析
· 浅谈新闻写作的方法与技巧
· 报纸新闻稿件标题制作的一些技巧
  
  
二维码 二维码         组织机构 | 商务合作 | 版权与免责 | 声明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申请 | 广告
本站内容属原作者所有,其原创文章除本站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复制、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业务服务电话:010-85899333/6333     邮箱:vip@xwpx.com
京ICP备0606392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网络举报APP下载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10-85894419  
用户举报/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邮箱:postmaster@xwpx.com
中国新闻培训网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 万方亮 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