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培训网
中国新闻培训网
定制服务项目:  新闻采访与写作培训  摄影新闻培训    发言人培训 网络新闻宣传培训 新媒体短视频培训   企业内训    新闻书籍代购    品牌传播策划
当前位置:文章首页 >> 新闻写作 >> 写作讲坛 >> 新闻报道的“2+1原理”,你了解吗?

新闻报道的“2+1原理”,你了解吗?

2020年12月  作者:姚赣南  来源:华文融媒云  责任编辑:前进者
简介: 什么是新闻的“2+1原理”?   有的学员问:“单位的日常工作能不能当作新闻来写报道?”   我的回答是:“有的能,有的不能。”   他又问:“什么可写?什么不要写?”   我回答:“具体 ...
内容:

 

       什么是新闻的“2+1原理”?

  有的学员问:“单位的日常工作能不能当作新闻来写报道?”

  我的回答是:“有的能,有的不能。”

  他又问:“什么可写?什么不要写?”

  我回答:“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如果你能从总体上理解新闻报道的‘2+1原理’,你便会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

  “什么是新闻报道的‘2+1原理’?我怎么从来沒有听说过?”学员急切地想了解这个“原理”。

  是的,这个“原理”在新闻教科书上是没有的,是我在学习研究新闻学中自创的一个通俗易懂的说法。

  在这个“原理”中的“2”,指的是新闻与生俱来的两个最基本属性:真实性、新鲜性。这是新闻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在要求。新闻报道一要“真”,二要“新”。不“真”的是谣言或传言,不“新”的是历史与往事。这两条缺了哪一条都成不了新闻。

  但是,作为新闻报道,光有这两条是不够的,还必须加上“1”。

  这个“1”,就是新闻的其它特性: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奇特性、趣味性。

举例说明这个原理

  下面,我举3个例子来加以说明:

  例1:有一条消息是:“工厂领导班子今天上午召开例会,讨论了本月的工作。”这条消息是真实的、新鲜的,“2”是具备的,但是缺少“1”。所以,发个简报通报一下厂内是可以的。但是,要向报社投稿就不必要。因为这样的例会经常召开,太多了。

  如果这条消息中有一个“1”,消息是这样的:“工厂领导班子今天上午召开例会,讨论了本月的工作,并决定对贫困山区援建两所希望小学。”这就增加了新闻的“重要性”。因为“援建两所希望小学”这件事比较重要,社会上也会关注。这样的新闻,就可以写了。

  例2:有一条消息是:“老王今天早晨骑行车去单位。”这条消息也是真实的、新鲜的,但是不能作为新闻报道去写,去发表。因为这条新闻也只有“2”而缺少“1”,太普通了。

  如果这条消息中有一个“1”,这条消息为:“老王今天早晨骑自行车去单位,去领取我省唯一的全国劳模奖状。”这样,就可以写新闻报道了。因为“去领取我省唯一的全国劳模奖状”这件事增加了新闻的“显著性”,能引起人们的关注。

  例3:“保安小李今天凌晨6点在厂区发现一只麻雀。”这条消息也太平常了,没有报道的必要。如果是“保安小李今天凌晨6点在厂区发现一只全身白色的麻雀。”这就有了“奇特性”,有了那个“1”,就有新闻价值了。如果再深入追究为什么麻雀全身变白?是外界原因还是本身变异了?更能引起读者兴趣。

  在现实的报道中,许多的报道正因为缺少这个“1”或者因为“1”的分量不够而显得平淡、大路、枯燥,一般化的动态报道多,来稿雷同化现象比较严重。

  如果一条新闻中,不但有“2+1”,而且有“2+1+1”,甚至“2+1+1+1”,那就更好了。

  为啥这条会议消息能获奖?

  我们来看以下这条获奖消息:

  向劳模鞠一躬

  本报哈尔滨11月16日专电(通讯员刘英贵 记者周子平)文化宫大厅里一片寂静,坐在前排的劳模们胸戴红花,肩披红色绸带,聚精会神地倾听分局长王冉的总结报告。

  11月12日下午3时,齐齐哈尔铁路分局正在召开安全生产3000天祝捷大会,分局长的讲话,句句叩击着人们的心扉。他说:“有个火车司机叫董振东,他的父母一瘫一傻。不幸的是,5年前,他的妻子得了脑溢血,瘫痪在床,董振东一个人担负着全家十几口人的生活担子。出乘前,要一次做好两三天的饭,送到老人和妻子的床前。更不幸的是,去年春的一天,妻子病情突然恶化,董振东本想请假照料妻子,但当时车间人手紧,他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当他驾驶机车刚走完单程,单位领导和亲友就赶过来了。到医院后,他看到的是妻子的遗容,他曾向妻子许诺,‘再有两年,我就实现安全行车25年,那时,我就退休,好好伺候你,等我两年吧!’他猛地扑到妻子冰冷的身上,放声大哭‘亚芳,我对不住你!’”

  讲到这里,王冉同志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泪水夺眶而出。他泣不成声了。坐在主席台上的铁道部部长韩杼滨和黑龙江省省长邵奇惠也跟着落起泪来。顿时,会场里一片抽泣声。

  许久,人们才渐渐恢复了情绪。王冉用手绢擦了擦脸上的泪珠,嗓门提高了些:“在我们分局正是有了像董振东这样的职工,才有安全生产的今天,我作为分局长,向你们深深地鞠一躬,谢谢你们啦!”

  王冉离开讲台,站好立正的姿势向劳模们恭恭敬敬地弯下腰……(

原载《人民铁道报》1992年11月17日)

  《向劳模鞠一躬》是一篇会议新闻,获得了第3届“中国新闻奖”消息三等奖。这条消息如按“2+1原理”来分析,除了真实性和新鲜性的“2”之外,还具备了以下几个特点:内容比较重要,角度新颖,很接地气,细节感人,情感真挚,可读性强,达到了“2+1+1+1+1”的境界。因此,这篇稿子能够获得全国好新闻奖。

  用心挖掘新闻价值

  为此,我们在写本单位的新闻稿时,必须用心挖掘出一个又一个的“1”。这些“1”包括:

  单位在改革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单位职工和家属特别关心的事情;

  单位怎样解决一些长年积累的老大难问题;

  单位在工作进程中出现的新矛盾;

  职工中深厚友谊与情感的故事;

  励志创新故事及意外故事等。

  单位的工作动态可以写成新闻稿,但在报道中不是简单地记录,而是必须围绕大局和中心工作,报道新动态、新成就、新经验、新人物。这些新闻是建立在真实性和新鲜性之上的,接近员工心理的、独特的、显要的、有血有肉的,是具有新闻价值的,有的甚至是有趣的。

  抓住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奇特性、趣味性上的明显特征去写稿,就一定会写出好新闻。

  

 

热点 . . .

企事业单位领导媒体新闻发言人培训班的通知
招生 企事业单位领导媒体新闻发言人培训班的通知
北京燃气集团召开“新闻发言人培训班”
北京燃气集团召开“新闻发言人培训班”
本网讯:河北省公安厅交管局新闻宣传培训班圆满结束
本网讯:河北省公安厅交管局新闻宣传培训班圆满结束
盾安集团新闻发言人培训班日前结束
盾安集团新闻发言人培训班日前结束

最新 . . .

· 在编采实践中,如何体现迭代思维?
· 写好事件通讯的六个建议
· 改文风需要克服的3个毛病
· 广电新闻采编如何防范差错?
· 新闻标题巧设悬念,才能引人入胜
· 如何写出有灵魂、有滋味的新闻作品?
· 关注“冰点”人物的报道
· 长期积累对提升新闻写作至关重要
· 别再错用“感谢聆听”了!
· 一挖到底,挖出好稿!
· 关于新闻采访的18条提醒
· 媒体人要注意新闻采编中的这些“坑”,

推荐 . . .

好消息!《跟新闻名家学新闻》系列视频课促销活动开始啦
好消息!《跟新闻名家学新闻》系列视频课促销活动开始啦
推新|全媒体宣传策划与媒介素养高研班直播课
焦点 推新|全媒体宣传策划与媒介素养高研班直播课
“地方通”为何写不出好稿子
“地方通”为何写不出好稿子

相关 . . .

· 新闻标题上可以用标点符号吗?
· 倒金字塔结构的消息怎么写?
· 倒金字塔结构的消息怎么写?
· 新闻写作六要素---5W1H原则
· 新闻写作基础:新闻的结构
· 采访时遇到的6种情况,怎么办?
· 网评文章怎么写的范文
· 如何写好“记者手记”?
· 如何写好侧记?
· 记者采访技巧:七分采三分写
  
  
二维码 二维码         组织机构 | 商务合作 | 版权与免责 | 声明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申请 | 广告
本站内容属原作者所有,其原创文章除本站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复制、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业务服务电话:010-85899333/6333     邮箱:vip@xwpx.com
京ICP备0606392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网络举报APP下载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10-85894419  
用户举报/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邮箱:postmaster@xwpx.com
北京新民联合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 万方亮 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