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培训网
中国新闻培训网
定制服务项目:  新闻采访与写作培训  摄影新闻培训    发言人培训 网络新闻宣传培训 新媒体短视频培训   企业内训    新闻书籍代购    品牌传播策划
当前位置:文章首页 >> 新媒体 >> 网络 >> 网络社交:从大广场到小隔间

网络社交:从大广场到小隔间

2020年12月  作者:申竹月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前进者
简介:   如今,如果说摄影圈、汉服圈、粉圈还算较为“出圈”的小众群体,常常出现在大众视野,那么“舰娘”等词汇就让人摸不着头脑了。时下不少年轻人的社交圈子正在以闭环形势自我发展,从过去的公众讨论广场演 ...
内容:

 

  如今,如果说摄影圈、汉服圈、粉圈还算较为“出圈”的小众群体,常常出现在大众视野,那么“舰娘”等词汇就让人摸不着头脑了。时下不少年轻人的社交圈子正在以闭环形势自我发展,从过去的公众讨论广场演化为一个个封闭隔间,圈外人难以理解。

  从天涯、猫扑等论坛到博客、微博等社交媒体,网络社交前期呈现的是“大广场”的特质——话题广泛、参与人数众多,每个参与者都会对不同领域的话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如今,网络社交却开始“隔间化”——人们以各类社交媒体为依托,根据不同的兴趣爱好结成稳固的小圈子,把“大广场”切割成了一个又一个的“小隔间”:“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听圈内声”“兄弟们把XX打在公屏上”“阿伟死了”等圈外人无法理解的话,却会让有同样兴趣爱好的人相视一笑。

  从“大广场”到“小隔间”,人们的网络社交套在不同圈层里,在代表主流文化的大圈子和亚文化的小圈子里恣意跳跃。而小圈子因为人数少、文化特征突出、成员间得以建立起强关系,甚至有更强的向心力与感召力。

  究其原因,在于互联网技术发展为小众化圈子的形成提供了有力支持。豆瓣小组、微信群、QQ群等社交平台,使社群的成立与壮大更加便利化。过去小众爱好往往因为地缘限制而“足不出户”,而如今,一张群聊二维码就可以让爱好者们轻松实现点对点联结,为人的自我实现、个性化发展提供更多可能。

  灵活、便捷的社交方式也让小众化聚集超出了对某一种话题或某一个偶像的喜爱,进而延伸到共同经验的分享,比如聚集了23万网友的豆瓣小组“社会性死亡”,分享尴尬现场的“高压锅爆炸”小组,等等。圈子的背后早已从“同好”演化成“共同体意识”,而这种由共同经历聚合起来的群体甚至可以藉由互联网继续向组织化发展。

  投身进入某个圈子,便会感受到它带来的归属感甚至现实感。活跃频率高低、是否担任职务、结交好友多寡等等,现实生活的差序格局映射到了网络圈子中,人们在其中也能体味到拥有社会资本的快感。

  不仅如此,小圈子因其目标受众精准明确而成为资本财富生长的土壤。玩偶盲盒、动漫周边、汉服装饰……了解小圈子的用户需求,提供交流平台和针对性服务,成为很多中小企业的新利润增长点。

  社交圈的“缩水”,一方面说明年轻人个性发展越来越得到认可,年轻人自我追求、自我实现的愿望受到尊重。但同时,小圈子社交也产生不少值得注意的问题——圈子有自我发展的闭环,设立了内部未加规定却普遍遵守的软规则。信息茧房的存在让圈子里的人不断加剧自我认同感,产生“回声室效应”,更易激发群体极化现象。

  同时,一些小众圈子一旦“出圈”到大众视野,可能会在经受主流文化价值的审阅中,产生碰撞乃至对抗。个别违反公序良俗的现象也会引发社会对某个小众圈子的抨击。比如老师带领小学生为某明星应援,影响正常教学秩序;“PUA”组织教学摧残虐待女性,等等。

  因此,要对侵害社会秩序的小圈子行为及时加以制止,并对青少年加强教育引导。对于青少年来说,由于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尚未稳固,社会经验不足,过早沉溺于某个“小隔间”,极易造成观念闭塞,沉浸于猎奇的快感之中。

  整体而言,对于社交“隔间化”的社会现象,还是应当营造宽松包容的文化氛围。若只因为圈子“大”或“小”就对其横加指责评判,将会造成小圈子愈发封闭,以致野蛮生长的状态。每个人合法的兴趣爱好都值得尊重,每个人都有追逐爱好的自由,对小众文化报以包容态度,让社会的精神与文化世界更加丰富多元,多姿多彩。

  

 

热点 . . .

何加正:人民网原总裁、人民日报高级编辑
何加正:人民网原总裁、人民日报高级编辑
林景新:著名危机与舆情管理专家
林景新:著名危机与舆情管理专家
2018新媒体运营观察报告!一起学点运营干货
2018新媒体运营观察报告!一起学点运营干货
网上舆论形势发生积极深刻变化
焦点 网上舆论形势发生积极深刻变化 "两个舆论场"趋于交集

最新 . . .

· 我国网络内容建设发展成就与变革
· 2022年度中国十大传媒法与文娱法事例发布
· 《互联网与国家治理发展报告(2022)》发
· 我国网络安全工作发展成就与变革
· 深化长三角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区域合作
· 加强网络暴力治理 构建良好网络秩序
· 新《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今日起
· 视频网站成获取新闻主要渠道之一
· 第二十一届中国互联网大会在深圳举行
· 2022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开幕
· 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 揭示天津网络传播实践的探索与突破

推荐 . . .

企事业新闻宣传报道与舆情应对高研班直播课圆满结束
图文 企事业新闻宣传报道与舆情应对高研班直播课圆满结束
2021优秀融媒体作品征集推选投票活动开始啦!
2021优秀融媒体作品征集推选投票活动开始啦!
顾勇华:中国记协原书记处书记,著名的思政及融媒体专家
顾勇华:中国记协原书记处书记,著名的思政及融媒体专家

相关 . . .

· 凤凰网(www.ifeng.com)
· 网络媒体的新闻资质问题
· 一个网站编辑MM的年终总结
· 人民日报海外版:5G呼唤"杀手级应用"
· 盗墓文学作品兴起的原因及问题现状分析
· 何加正:人民网原总裁、人民日报高级编辑
· 林景新:著名危机与舆情管理专家
· “我的中国梦——奋斗的青春最美丽”活动
· 网络传播影视剧有新规 引发网友关注和热
· 2018新媒体运营观察报告!一起学点运营干
  
  
二维码 二维码         组织机构 | 商务合作 | 版权与免责 | 声明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申请 | 广告
本站内容属原作者所有,其原创文章除本站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复制、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业务服务电话:010-85899333/6333     邮箱:vip@xwpx.com
京ICP备0606392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网络举报APP下载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10-85894419  
用户举报/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邮箱:postmaster@xwpx.com
中国新闻培训网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 万方亮 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