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献词”如何写得更好?2020年12月 作者:李 扬 来源:老记说事 责任编辑:前进者
简介:
岁月不居,光阴荏苒,又快到迎新年的时候了。作为媒体来讲,又将考虑如何写篇“新年献词”了。
写“新年献词”确是一个硬功夫,既不能写得太硬,也不能写得太水。如何是好呢?今天我们刊载的这篇文 ...
内容:
岁月不居,光阴荏苒,又快到迎新年的时候了。作为媒体来讲,又将考虑如何写篇“新年献词”了。 写“新年献词”确是一个硬功夫,既不能写得太硬,也不能写得太水。如何是好呢?今天我们刊载的这篇文章,对此作了一番探讨,现与大家分享。 “新年献词”如何写得更好? 李 扬 近年来,每到岁末年初、辞旧迎新之时,从报纸到网络,总有“新年献词”类文本竞相展现在受众面前。 跨年之际,以新闻评论为主要形式表达一种立场和态度、倡导一种理念或精神。这种时论性文本,如今越来越有媒体间相互比拼文字、较量文本之势,也越来越受到用户关注,往往一经全媒体传播即在微信圈、朋友圈刷屏,成为爆款。 看看2020年初各媒体的“新年献词”,确是如此。 是什么让媒体同唱一首歌? 是什么让献词风行纸上与“指尖”? 是文字的力量,是文论的理性,是话语的理性之美与感性之美的共情表达! 充满正能量的陈情与说理溢于言表,拥抱新的一年,奋斗新的时代,2020年新年献词类文本的共同特质,让审美深深浸润读者的眼睛和心灵。 虽然大多媒体新年献词文体的叙述路径都是“回顾过去的辉煌成就;憧憬新年的光明愿景”,但是,在各自表达叙述上却极尽文丰辞美之能事,宏大的主题、微观的具象、人文的彰显、诗意的流淌、精神的感召,成为诸多媒体不约而同的基本文本元素。其话语文风主要呈现三方面特点: 一、 站位高,视野开阔。 得其大者,方能兼其小,以高站位准确而深刻地把握住宏大与细小的关系,这是新年献词文本的运笔之道。 上接天线又下接地气,以家国视野观照社会与个人的感受,以家国命运映照个体担当,对过去有所思,对将来有所期,始终把小写的“人、事”与大写的“世情国情”紧紧相连,同频共振出时代的价值、改革的价值、奋进的价值。 二、 逻辑强,夹叙夹议。 形散而神不散,以叙带论、论中有叙,是新年献词话语表达的另一鲜明特色。 始终聚焦关系国计民生的热点、焦点、难点以及重大事件展开叙述,始终心系社会不同群体和阶层的利益诉求,但并不通篇宣讲大道理,而是点线面结合,由生动事例诠释理念,由具体行动引申精神,再由理性与感性“同声相求”, 以事见义、以义讲理、以理服人,从而达到循循善诱启人入道、娓娓而谈令人悟道的效果。 三、 修辞精,饱含情志。 新年献词普遍重文采、讲修辞、精表达,各媒体都用功用心下足“绣花”功夫。 文本很少出现冗长的叙述、连篇累牍的大段落,多追求句子简洁明快、字眼跳脱醒豁,整体结构清新自然,通篇行云流水。评论文字文笔不凡,读起来更像诗、更像美文,不少“靓句”往往在微信里热转,甚至产生“心灵鸡汤”式传播效应。特别是在网络上盛行的正能量网言网语,大多被撰写者及时吸收到献词中,让文章极具时代感和鲜活性。 事实证明,新年献词不仅能引发受众共鸣,而且给习惯于浅阅读的用户带来不一般的阅读兴趣和较长时间的阅读享受。 其文本的话语范式启示我们,借用高尔基讲的“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言论的第一要素很多时候也是语言,因为,好的修辞才能传递出好的思想,优美而雅正、温柔而敦厚的文字最能打动人心。无论时代如何进步、话风如何新变,人们最想读、最耐读的都是思想之美与语词之美“美美与共”的审美力作。
|
热点 . . .
最新 . . .
|
![]() |
![]() |
组织机构 | 商务合作 | 版权与免责 | 声明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申请 | 广告 |
本站内容属原作者所有,其原创文章除本站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复制、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业务服务电话:010-85899333/6333 邮箱:vip@xwpx.com 京ICP备06063928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