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培训网
中国新闻培训网
定制服务项目:  新闻采访与写作培训  摄影新闻培训    发言人培训 网络新闻宣传培训 新媒体短视频培训   企业内训    新闻书籍代购    品牌传播策划
当前位置:文章首页 >> 新闻写作 >> 写作讲坛 >> 缺失的语文课——那些被你轻视的常识

缺失的语文课——那些被你轻视的常识

2020年12月  作者:杜永道  来源:新闻与写作  责任编辑:前进者
简介:   汽车“掉头”还是“调头”?“赔笑脸”还是“陪笑脸”?“煳了”还是“糊了”相信许多人看到这些问题心里都有点拿不准的感觉,今日小编就盘点一下这些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常见又极易被人忽视的文字知识, ...
内容:

 

  汽车“掉头”还是“调头”?“赔笑脸”还是“陪笑脸”?“煳了”还是“糊了”相信许多人看到这些问题心里都有点拿不准的感觉,今日小编就盘点一下这些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常见又极易被人忽视的文字知识,为大家规范写作提供帮助。

  01

  “……似的”做状语时是否写成“……似地”

  “……似的”的意思是“跟某种事物或情况相像”。可以认为,在现代汉语中,“似的”已经凝固成一个完整的词了,或者说已经“词化”了。因此,在句子中,要把“似的”作为一个独立的词来处理。处于状语位置或其他位置,都要写成“似的”,不宜写成“似地”。例如:

  (1)没睡醒似的乱说了一阵,就走了。

  (2)有个学生一阵风似的从我身边跑过去。

  (3)如果有兔子似的胆子,什么事儿也干不成。

  (4)流星似的人物,在历史上一闪,就不见了。

  (5)花儿红得跟火似的。

  (6)月光溶溶,推门一看,院子里一片洁白,像下了雪似的。

  02

  “掉头”还是“调头”

  街上指示交通的牌子上写着:“请车辆绕行到桥下掉头”。有人批评说应当改为“请车辆绕行到桥下调头”,因为“掉头”是“人头落地”的意思。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

  “掉头”是一个词,它有两个意思。一个意思是指人扭头转向相反的方向。例如;“他掉头一看,吃了一惊。”“别人跟他说,他不爱听,就掉头看着别的地方。” “掉头”的另一个意思是指交通工具转向相反的方向。《现代汉语词典》指出,“掉头”有“(车、船等)转成相反的方向”的意思。例如:

  (1)汽车不能在这里掉头,要掉头,请到前面路口。

  (2)这里河道太窄,船无法掉头,到两条河的汇合处再说吧。

  (3)他骑着自行车去了,半路上,忽然想起忘了带证明,赶忙掉头回来。

  “掉”也有“转向相反方向”的意思。例如:

  (4)一睁眼,镜子又掉过来,仍是反面立着一个骷髅。(《红楼梦第十二回》

  (5)婆婆把棉裤翻过来,掉过去,看了又看。(《新儿女英雄传》第二回)表示让汽车调转方向的“掉头”中的“掉”,应该理解为“转向相反方向”的意思,因此,“到桥下掉头”的写法是对的。

  03

  “煳了”还是“糊了”

  食品、衣物等被烧烤而变焦、变黄或变黑,叫“煳”。例如:“饭煳了”“饼烙煳了”“裤子烤煳了”。

  “糊”虽然也有“因烧烤而变焦”的意思,但是这不是“糊”的主要义项,也就是说,“糊”只是有“同‘煳’”的用法,但这个用法不是它的主要用法。因此,表示这个义项应当以“煳”为主。

  04

  “扣动扳机”还是“抠动扳机”

  写“扣动扳机”正确,还是写“抠动扳机”正确呢?

  “扣”有“钩动”“扳动”的意思(参见《汉语大词典》),例如刘白羽《战斗的幸福》中说:“我又修了新的战斗台,我继续一枪一枪地扣。”表示“扳动枪的扳机”的意思时,宜写“扣动”。

  “抠”有“用手指或细小的东西从里面往外挖”等意思,没有“钩动”的意思。因此,不宜写“抠动扳机”,宜写“扣动扳机”或者“扣动枪机”。

  05

  “祝词”还是“祝辞”

  “祝词”跟“祝辞”的意思是一样的,都有如下两种用法:一指古人在祭祀时祈祷用的话语。例如:“这是古人在举行祭天仪式时说的祝词/祝辞。” 二指在举行典礼或开会的时候所说的表示祝愿或庆贺的话语。例如“大会祝词/祝辞”“新春祝词/祝辞”“新年祝词/祝辞”等。

  “祝词”跟“祝辞”不仅意思一样,读音也相同。这种关系的词语被称为“异形词”。也就是说,音义相同、用法相同,只是在书面上书写形式有差别的词语,可以看做是一组异形词。例如“笔画”跟“笔划”、“模仿”跟“摹仿”、“红彤彤”跟“红通通”是三组异形词。

  在现代汉语中,社会语文生活中流通的异形词大约有一两千组。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2001年12月发布、并于2002年3月试行了《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这个表中对338组常见异形词进行了整理,规定了推荐词形。例如,推荐上文提到的“笔画”“模仿”“红彤彤”为规范词形,而“笔划”“摹仿”“红通通”为不推荐的词形。现在,语文工具书多选用该表推荐的词形。

  06

  “蜡梅”还是“腊梅”

  在不同的工具书上可以看到“腊梅”和“蜡梅”两种不同的写法。例如《新华词典》(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是“蜡梅”,而《现代汉语小词典》(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则作“腊梅”。究竟应当怎样写呢?

  《现代汉语词典》(2005年6月第5版)将“蜡梅”跟“腊梅”视为一对异形词,并推荐使用“蜡梅”。蜡梅属于落叶灌木,叶子对生,卵形,开花以后长叶子。花瓣外层为黄色,像蜜蜡,香气浓,可供观赏。蜡梅的种类很多,花期不一,有的在阴历腊月开放,故又称“腊梅”。

  《中国植物志》(1979年版)指出,蜡梅科包括“夏蜡梅”跟“蜡梅”两“属”。两“属”中,有各种蜡梅,有的花期是5至7月,有的是8至10月,还有的是11月至翌年3月,等等。因此,把这种植物统称为“蜡梅”比较妥当。这样做,一来能够表现出它的花瓣色似蜜蜡、有蜡质感;二来可以涵盖各种花期的蜡梅。

  《辞海》(第六版)即写作“蜡梅”。近些年来,各种工具书逐渐将“腊梅”调整为“蜡梅”。

  Tips:历史上“腊梅”跟“蜡梅”并存。例如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写成“蜡梅”,而明代徐光启《农政全书》中写成“腊梅”。

  07

  “在即”与“之际”

  “在即”指“某种情况在最近期间即将出现或发生”。例如《儒林外史》第十六回说:“现在考试在即,叫他报名来应考。”再如《清史稿?多尔衮传》中说:“兵行在即,可西可东。”又如孙犁《澹定集?同口旧事一》里说:“开学在即,希望刻日赴保定。”

  “在即”跟“之际”意思不同。“之际”指“事情发生的时候”,例如“毕业之际”与“毕业在即”。“毕业之际”是说“毕业的时候”,指已经处于毕业的当口,正在处理跟毕业有关的事情;而“毕业在即”则是说,毕业就在眼前,离现在已经很近了,但还没有真正到“毕业”的时候。两者在时间上是有差别的。

  08

  “在学习汉语上”的说法为何不正确

  “在……上”这个说法中间的成分是有限制的。介词“在”常组成“在……上”或“在……下”的格式表示处所。例如:“在山上生长”“在屋檐下搭窝”。除了表示处所外,“在……上”“在……下”也常有引申用法。例如:

  (1)在思想观念上,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自己。

  (2)在质量上,应该迈上一个新台阶。

  (3)在老师的帮助下,李小毛进步很快。

  (4)在班长的带领下,工人们很快完成了装卸任务。

  从这几个例子可以看出这两种说法的一般规律:

  从(1)至(2)可以看出,“在……上”一般表示“方面”的意思。因此,其中的“在思想观念上”也可以说成“在思想观念方面”;“在质量上”也可以说成“在质量方面”。

  从(3)至(4)可以看出,“在……下”有时表示“条件”的意思。因此句中的“在老师的帮助下”是“进步很快”的条件,“在班长的带领下”是“很快完成了装卸任务”的条件。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1)至(4)的一个共同点,就是“在……上”“在……下”中间,出现的是名词或者名词性偏正词组,即都是名词性成分。也就是说,这两种说法中间,一般只出现名词性成分,不出现动词性成分。如果我们把“在思想观念上”上说成“在改变思想观念上”,就会感觉别扭。

  “学习汉语”是动宾词组,是动词性的,所以“在学习汉语上”的说法不妥当。如果改成“在汉语的学习上”就自然了,因为其中的“汉语的学习”是名词性偏正词组。

  09

  “陪笑脸”的写法对吗

  有人写“陪笑脸”,有人写“赔笑脸”,哪种写法正确呢?“赔笑脸”的写法是正确的。

  “赔笑脸”的意思是对人装出笑脸,以期对方高兴或者平息怒气。“赔情”“赔小心”中也要写“赔”,不能写“陪伴”的“陪”。“赔笑”跟“赔笑脸”的意思相当,“他赔着笑说”,也可以说成“他赔着笑脸说”。

  历史上“陪笑”跟“赔笑”两种写法都有。例如宋代辛弃疾《唐多令》中有“忽地倚人陪笑道”,《西游记》中有“行者陪笑道”,《红楼梦》中有“小红上来陪笑道”;而明代汤显祖《牡丹亭》中则有“柳毅赔笑在龙宫”。现在的规范写法是“赔笑”“赔笑脸”。

  10

  “涉及到”的说法对吗

  我们时常看到“涉及到”的说法,这种说法是否得当呢?

  “涉及”是“牵扯到、关联到”的意思,其中的“涉”是“牵涉、关联”的意思,“及”是“到”的意思。也就是说,“涉及”中已经有“到”,已经表明了“牵涉到”的含意,因此,“涉及到”的说法不妥,宜删去其中的“到”。

 

 

热点 . . .

企事业单位领导媒体新闻发言人培训班的通知
招生 企事业单位领导媒体新闻发言人培训班的通知
北京燃气集团召开“新闻发言人培训班”
北京燃气集团召开“新闻发言人培训班”
本网讯:河北省公安厅交管局新闻宣传培训班圆满结束
本网讯:河北省公安厅交管局新闻宣传培训班圆满结束
盾安集团新闻发言人培训班日前结束
盾安集团新闻发言人培训班日前结束

最新 . . .

· 在编采实践中,如何体现迭代思维?
· 写好事件通讯的六个建议
· 改文风需要克服的3个毛病
· 广电新闻采编如何防范差错?
· 新闻标题巧设悬念,才能引人入胜
· 如何写出有灵魂、有滋味的新闻作品?
· 关注“冰点”人物的报道
· 长期积累对提升新闻写作至关重要
· 别再错用“感谢聆听”了!
· 一挖到底,挖出好稿!
· 关于新闻采访的18条提醒
· 媒体人要注意新闻采编中的这些“坑”,

推荐 . . .

好消息!《跟新闻名家学新闻》系列视频课促销活动开始啦
好消息!《跟新闻名家学新闻》系列视频课促销活动开始啦
推新|全媒体宣传策划与媒介素养高研班直播课
焦点 推新|全媒体宣传策划与媒介素养高研班直播课
“地方通”为何写不出好稿子
“地方通”为何写不出好稿子

相关 . . .

· 新闻标题上可以用标点符号吗?
· 倒金字塔结构的消息怎么写?
· 倒金字塔结构的消息怎么写?
· 新闻写作六要素---5W1H原则
· 新闻写作基础:新闻的结构
· 采访时遇到的6种情况,怎么办?
· 网评文章怎么写的范文
· 如何写好“记者手记”?
· 如何写好侧记?
· 记者采访技巧:七分采三分写
  
  
二维码 二维码         组织机构 | 商务合作 | 版权与免责 | 声明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申请 | 广告
本站内容属原作者所有,其原创文章除本站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复制、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业务服务电话:010-85899333/6333     邮箱:vip@xwpx.com
京ICP备0606392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网络举报APP下载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10-85894419  
用户举报/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邮箱:postmaster@xwpx.com
北京新民联合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 万方亮 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