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培训网
中国新闻培训网
定制服务项目:  新闻采访与写作培训  摄影新闻培训    发言人培训 网络新闻宣传培训 新媒体短视频培训   企业内训    新闻书籍代购    品牌传播策划
当前位置:文章首页 >> 传媒三国 >> 煮酒 >> 海归新闻人讲述:地球不爆炸 我们不休假

海归新闻人讲述:地球不爆炸 我们不休假

2020年11月  作者:吴鹏娟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责任编辑:前进者
简介:“地球不爆炸,我们不休假!”常常有媒体人拿这句话来调侃自己日常的工作状态,风里雨里,严冬酷暑,有新闻的地方就有新闻工作人的影子。
内容:

 

海归新闻人讲述:地球不爆炸 我们不休假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青海黄南州热贡画院院长娘本向阿艺思(右)介绍唐卡作品。

  “地球不爆炸,我们不休假!”常常有媒体人拿这句话来调侃自己日常的工作状态,风里雨里,严冬酷暑,有新闻的地方就有新闻工作人的影子。第21个“记者节”刚过不久,对于新闻人来说,工作就是过节的方式,他们从未停下忙碌的脚步。

  对于新闻媒体从业者而言,一段难忘的留学时光是积累学识、增长见识的好机会。海外留学的时光中,他们有不少难忘故事;回国从事新闻工作后,他们又有了许多暖心时刻。今天,就来听听两位海归媒体人的故事。

  传递更多中国声音

  2017年初,王逢天作为交换生前往荷兰学习半年。如今在北京一家出版单位从事编辑工作的她,对那段海外留学经历印象深刻。在王逢天看来,海外留学让她拥有了更宽阔的视野和看问题的多元角度,也培养了更为开放包容的心态。

  谈起荷兰留学生活,最令她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在“荷兰社会与文化”的课堂上,教授讲到了荷兰的国歌,等到互动环节时,王逢天和其他几名中国留学生一起,唱起了中国国歌。“远在异国的我们,当时心中的家国情怀汹涌澎湃,一种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王逢天回忆道。

  蒙古族姑娘阿艺思,曾在英国莱斯特大学学习国际媒体与传播专业,现就职于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是草原频道的新媒体编辑兼记者。

  英国课堂上的一节语言课曾经让她难以释怀。当时,授课老师拿BBC一条有关中国商品质量的新闻举例,对中国产品颇有微词。阿艺思与班上其他中国留学生与老师展开了激烈辩论,虽然老师最终并未被说服,但这件事却让阿艺思深刻地意识到媒体报道会产生多大的影响力。“如果媒体报道不够客观,就会因此影响受众对于一件事的看法。一些外国人对中国理解片面,与当地媒体的不客观全面的报道有关。那时我就想,如果以后我从事媒体工作,一定要把中国故事讲出去,让更多外国人看到我们发展的成果。” 阿艺思说。

  点滴之中有收获

  正式入职后,阿艺思认识到,不少外国人对中国的了解并不多,尤其像她负责报道的内蒙古、新疆、西藏等这样的少数民族地区,外国人了解得更是少之又少。“我们的工作是对外展示更多中国的少数民族文化与习俗,我觉得这是一份非常有意义的事情。”阿艺思说。

  工作即将满3年,在阿艺思看来,这份工作令她留恋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自己身旁有许多了不起的搭档。阿艺思接触过很多摄影家协会里的老先生,他们喜欢无偿为阿艺思提供自己拍摄的照片,每张照片背后,都是一份认真与热爱。

  对于王逢天来说,自己喜欢编辑工作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可以接触和了解到更多领域。她最近正在准备一个与科学家精神有关的展览,出于布展需要,她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了解了许多科学家的生平与感人故事,也同一些科学家的亲属有过接触。“在布展过程中,我从科学家身上感受到了许许多多能够激励青年人向前的精神,他们是真正的榜样。这特别令人感动,也让我看到了这份工作深层次的意义。”王逢天说。

  热爱与坚守是不变初衷

  “11月8日记者节当天我们仍在发稿,想选题、写稿子,并没有休息。”阿艺思说。正如每一位一线新闻工作者一样,他们永远那么忙碌,又那么充满激情。

  在基层采访时,阿艺思碰到过不少媒体同行,“每一位都对这份工作极具热爱”是她最大的感触。“在内蒙古,夏天热得大汗淋漓,冬天却又是寒冷刺骨,有时候连我这个蒙古族都会受不了,但很多同行却任劳任怨,工作积极性仍然很高。这种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值得我学习。”

  当然,新闻人除了要拥有一份热爱,还要有一份坚守。王逢天说,新闻是一份非常有使命感的职业,写的文章要有自己的态度。

  对于新闻人来说,对待手中的笔和镜头要慎之又慎,因为文章和图片所承载的重量可能远超想象。因为它们既能给人带去荣誉,但一些未完全核实真相的负面报道,也可能给当事人带去不可预知的麻烦。“时刻清醒,也要时刻警惕不管做什么类型的报道,都要尽量客观,要对每一个字负责,这是新闻人的责任。我希望自己永远有底线,也永远有温度。”王逢天说。

 

 

 

 

热点 . . .

央视走基层:做懂国情 对人民有感情的新闻工作者
央视走基层:做懂国情 对人民有感情的新闻工作者
尹鸿伟---记者就该去新闻现场报道真相
尹鸿伟---记者就该去新闻现场报道真相
开放汶川地震新闻采访意义深远!
开放汶川地震新闻采访意义深远!
丹青圆梦 迎五一颂春笔会在京举行
丹青圆梦 迎五一颂春笔会在京举行

最新 . . .

· 探索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新路径
· 新闻采编从业资格证新老政策如何衔接过渡
· 全国统一的新闻记者职业资格考试与记者证
· 俞佳友:“为民记者”的6700篇报道
· 从新春走基层中收获中国新闻奖
· “敲门订报”失灵,报纸发行有啥新招?
· 今天我们怎么做记者
· 罗庆东:37年新闻路,踏着泥土而生
· 中央媒体是如何做好二十大报道融合新闻作
· 县级融媒体想获中国新闻奖有多难?
· 第32届中国新闻奖融合报道获奖作品解析
· 2022内刊融合发展创新论坛将于2023年1月

推荐 . . .

2022内刊融合发展创新论坛将于2023年1月10日召开
2022内刊融合发展创新论坛将于2023年1月10日召开
这11家非法社会组织网站及账号,关停!
这11家非法社会组织网站及账号,关停!
丁真现象背后,是数字中国新动态
丁真现象背后,是数字中国新动态

相关 . . .

· 记者这些有趣的称呼,您了解多少?
· 专题报道五大类有哪些?
· 新闻报道中人物称谓是有技巧的
· 新闻采访的八种方式,你用过几种?
· 动画新闻的类型、制作原则与流程
· 遇突发事件怎样应对?如何回答记者提问?
· 围绕“十四五”规划,四十个新闻选题供参
· 疫情期间新闻媒体的报道隐患及应对
· 全国新闻人最高奖为何叫“长江韬奋奖”?
· 年轻的优秀女记者,来生请好好爱自己!
  
  
二维码 二维码         组织机构 | 商务合作 | 版权与免责 | 声明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申请 | 广告
本站内容属原作者所有,其原创文章除本站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复制、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业务服务电话:010-85899333/6333     邮箱:vip@xwpx.com
京ICP备0606392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网络举报APP下载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10-85894419  
用户举报/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邮箱:postmaster@xwpx.com
中国新闻培训网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 万方亮 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