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培训网
中国新闻培训网
定制服务项目:  新闻采访与写作培训  摄影新闻培训    发言人培训 网络新闻宣传培训 新媒体短视频培训   企业内训    新闻书籍代购    品牌传播策划
当前位置:文章首页 >> 新闻写作 >> 写作技巧 >> 多写点有趣味的故事

多写点有趣味的故事

2020年11月  作者:王默  来源:华文融媒云  责任编辑:前进者
简介: 最近看了一篇怀念、介绍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的文章,感觉甚好。   好在哪儿呢?   好在通篇都在讲故事,讲有趣味的故事。通过这篇文章,使我这个对欧阳中石先生一直敬仰、但不认识的人,对他老人 ...
内容:

     最近看了一篇怀念、介绍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的文章,感觉甚好。

  好在哪儿呢?

  好在通篇都在讲故事,讲有趣味的故事。通过这篇文章,使我这个对欧阳中石先生一直敬仰、但不认识的人,对他老人家更加怀念了。

  从新闻写作角度讲,该篇文章的写法对于启发我们如何写好人物也大有帮助。

  一、  写人物当以故事为支撑。

  我们先看看该文是如何讲故事的:

  比如写师母照顾先生的故事:

  从个头上,欧阳先生比师母矮。从仪态上,外人感觉先生随和,师母严肃。在外面,欧阳先生风光无限,在家里,他处处听从师母的摆布和安排。

  她只比先生大几个月,却像大姐关怀小弟一样照顾先生。

  有一次,阳台上的窗户没关,一阵风吹来,手稿被吹得到处都是。原先开关窗户都是师母的事,先生情急之下想自己动手关一次,可是怎么也关不上,就跟师母说:“窗户得请人修了,坏了。”师母嗔怪道:“你什么都不懂,让我惯坏了。”一转身,窗户就关好了。回头还撂给先生俩字:“真笨。”没想到先生不紧不慢地回了一句:“我也没说我自个儿聪明啊!”

  再如写照顾先生吃饭的故事,该文写道:

  先生有高血压、脑溢血、糖尿病,师母对他的饮食要求很严格,要是有通过师母邀请先生外出吃饭,多数会被师母挡回去,师母给的理由是“欧阳先生吃饭不是强项”。在家里每天该吃什么,师母都安排得好好的,当然基本上都是粗茶淡饭。煮花生、烤红薯、白面饼、小米粥、拌白菜心儿,这些都是家常便饭,欧阳先生却是甘之若饴。

  还如写照顾先生吃药:

  每天下午六点整(晚饭前半个钟头),欧阳师母就会准时把药拿在先生跟前,把温水递上,看着先生把药吃下。有时候来了客人,先生谈兴正浓,顾不上吃药,师母就会大声提醒:“请欧阳老师先把药吃了再说。”这时候先生会乖乖地把药吃下,问先生吃的什么药,说“不知道”,多少药片,说“不知道”。要再问,先生会说:“别问了,这些问题我一塌糊涂。”

  怎么样?大家看完之后,都觉得写得不错吧!其实这只是一小部分,文中还有很多这样有趣味的小故事呢!

  二、  把故事写好的三个要点。

  由此我颇生感想,把故事写好不易,其中有三个要点需要格外注意。

  1、只有写故事,才能把人物写活。

  人物通讯大家都爱看,尤其爱看有故事的通讯。为何呢?因为只要写故事,才能把人物写活、写生动,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时下我们有些通讯尚未做到这一点。写个人物,干巴巴的,介绍人物像写履历表似的,令人乏味。即使写点人物所说的话语,也好像是“大白话”,没个性,好像报纸上说过的。

  如此写人物,那肯定是不成功的。因为没有故事来支撑人物的特征,使本来活生生的人物黯然失色。

  2、写好故事,必须要进行深入、细致的采访。

  写人物通讯,贵在深入、细致的采访。如果只是停留在“我问你答”的层面上,那是浅层次的采访。肯定写不出好的人物通讯。

  大家知道,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当我们确定要采访一个人物的时候,就需要锁定与采访主题有关的内容,将无关的方面舍掉。然后就这一特定内容进行深入采访。

  一般说来这种采访是需要几天时间的。在这几天的时间里要与被采访者进行倾心交谈;要善于引导他(她)说出内心话语;要注意在谈话内容中捕捉到、挖掘出有意思的故事。没有时间上的保证,那不是无法完成的。

  人民日报资深记者王金凤,每次采访她都要记几个本子,足见她采访时间之长、交谈之深入。尽管真正写起稿来只用了采访材料的三分之一,但她乐此不疲。她说:“只有深入采访,你才能认识和把握这个人。这三分之一是从大量材料中精挑细选出来的。”

  3、写故事要有好的文笔。

  写故事不仅要有丰厚的材料,还要有好的文笔。只有好的文笔,才能把故事写得生动、有趣。

  有的记者采访归来后,大家问他收获如何?他滔滔不绝讲个没完,讲得确实生动。可一让他落在稿子上,他就有点为难。即使勉强写出来,也不如说的那么生动。这种现象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笔头赶不上嘴头”。

  作为一个记者来说,这种现象是需要改变的。

  怎么改变呢?方法有二:

  一是先慢慢将所讲的内容用笔头记录、整理出来,努力做到文从字顺。

  二是在记录稿上逐字逐句地改,尽量改得生动、有趣味。最后在文字上进一步加工、润色。

  多写点有趣的故事,社会需要使然,读者需要使然。让我们在这方面再下功夫!

 

  

 

热点 . . .

企事业单位领导媒体新闻发言人培训班的通知
招生 企事业单位领导媒体新闻发言人培训班的通知
北京燃气集团召开“新闻发言人培训班”
北京燃气集团召开“新闻发言人培训班”
本网讯:河北省公安厅交管局新闻宣传培训班圆满结束
本网讯:河北省公安厅交管局新闻宣传培训班圆满结束
盾安集团新闻发言人培训班日前结束
盾安集团新闻发言人培训班日前结束

最新 . . .

· 焦点 要有我,写独特,独特写
· 了解新闻稿培训怎样写内容
· 如何做到“大处着眼,小处落笔”?
· 新闻采访中如何观察事物?
· 说说“小段+碎句”的写作手法
· 新闻写作技巧:如何写好“新闻中的新闻”
· 新闻写作技巧:讲党课的稿子怎么写?
· 写新闻人物,要注意把握好“三写”
· 写新闻述评的技巧
· 新闻写作:宽题窄写,怎么写?
· 融媒体时代新闻写作“三个坚持”
· 焦点 好课推荐 | 《刘国昌新闻写作》视频课

推荐 . . .

4年了,湖北省首家地市级融媒体中心效果如何?
4年了,湖北省首家地市级融媒体中心效果如何?
好新闻,敲在时代绷得最紧的弦上
好新闻,敲在时代绷得最紧的弦上
宣传干部必备书《采编实用技巧88讲》出版发行
宣传干部必备书《采编实用技巧88讲》出版发行

相关 . . .

· 中央新闻单位驻河南记者站持证人员名单
· 新闻写作中常见的六种病句类型
· 徐立京:经济日报高级编辑、人事部主任
· 如何写好“导读”
· 第九届“全国新闻学子优秀论文评选”揭晓
· 新华社公布新增57个禁用词,三思而后言 !
· 焦点 《新闻采写技巧与报纸版面编辑实用讲座》
· 国际舆论热评人民日报“钟声”文章
· 姜 波:经济日报导刊部主任、资深媒体人
· 《纳税人报》报简介
  
  
二维码 二维码         组织机构 | 商务合作 | 版权与免责 | 声明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申请 | 广告
本站内容属原作者所有,其原创文章除本站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复制、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业务服务电话:010-85899333/6333     邮箱:vip@xwpx.com
京ICP备0606392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网络举报APP下载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10-85894419  
用户举报/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邮箱:postmaster@xwpx.com
北京新民联合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 万方亮 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