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稿时,你会选择最佳角度吗?2020年11月 作者:胡德桂 来源:老记说事 责任编辑:前进者
简介:
2004年11月8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召开庆功会,庆祝袁隆平院士获世界粮食奖。当时,多家媒体都对此做了报道,但报道角度各不相同:
长沙晚报:
长沙晚报是从袁隆平院士获得50万元奖励的角度报道的 ... 内容:
2004年11月8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召开庆功会,庆祝袁隆平院士获世界粮食奖。当时,多家媒体都对此做了报道,但报道角度各不相同: 长沙晚报: 长沙晚报是从袁隆平院士获得50万元奖励的角度报道的,标题是: 50万元奖给“杂交水稻之父”(主题) 省政府为袁隆平获世界粮食奖庆功(副题) 潇湘晨报: 潇湘晨报是从“省长三祝”这个角度报道的,标题是: 省长三祝袁隆平(主题) 省政府为袁隆平荣获世界粮食奖庆功(副题) 三湘都市报: 三湘都市报是从“省长让座”这个角度报道的,标题是: 袁院士,请您坐中间(主题) 省政府庆祝袁隆平获世界粮食奖,周伯华省长亲自为功臣换座(副题)以上新闻角度都没有错,但让人惊叹的角度当数“省长让座”。 “省长让座”,其实是一个细节。三湘都市报对此事的报道角度则看到了细节,并在标题与导语中凸显出来,其导语如下: “让我们请袁隆平院士坐中间。”今天下午,省政府隆重召开袁隆平院士获世界粮食奖庆功大会,周伯华省长走上主席台时发现袁院士的座位未在中间,马上亲自动手把写有“袁隆平”三字的座位牌放到主席台正中,并恭请袁院士入座。看到这一幕开场插曲,会场上响起热烈掌声。 以上细节,反映了省长礼待贤能的品德,反映了湖南省对知识与人才的尊重;它与会议的主题——为院士庆功相得益彰,传达了整个报道的主旨精神。 细节,是起关键性作用的小事。事虽小,但在新闻报道中往往能起到渲染、深化主题的大作用。 在新闻报道中,细节可以决定角度。需要注意的是,细节一定要真实,不允许像文学作品那样“合理想象”。
|
热点 . . .
最新 . . .
|
![]() |
![]() |
组织机构 | 商务合作 | 版权与免责 | 声明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申请 | 广告 |
本站内容属原作者所有,其原创文章除本站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复制、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业务服务电话:010-85899333/6333 邮箱:vip@xwpx.com 京ICP备06063928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