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出读者喜闻乐见的好稿件?2020年11月 作者:冯军平 来源:老记说事 责任编辑:前进者
简介:
传统阅读,是基于思想和思考的一种阅读;浅阅读则是信息和兴趣的需要,是一种快餐式碎片化阅读。
这种阅读方式的变化,对办报理念、报纸内容、发布形式都提出新的要求。
在这方面,我们宝鸡日 ... 内容:
传统阅读,是基于思想和思考的一种阅读;浅阅读则是信息和兴趣的需要,是一种快餐式碎片化阅读。 这种阅读方式的变化,对办报理念、报纸内容、发布形式都提出新的要求。 在这方面,我们宝鸡日报进行了一些努力,下面与大家分享——在坚持党性原则的前提下,我们紧扣百姓阅读的新期待,扎扎实实改文风,从采写视角到版面编排、稿件处理,都在贴近群众上下功夫,让各类新闻更易读、更亲民。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会议新闻稿勇于创新 过去,会议新闻处理篇幅大,文字生硬,读者不爱看。 现在,对“大块头”进行拆解,以平民化角度,将稿件重新组合成若干个小稿件,并采用文字+照片+示意图进行处理。 这样处理使稿件短、活、新,好看易懂,增加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2、 要求记者多写贴近老百姓的稿件 记者采写的新闻尽量贴近百姓生活,让百姓爱读、愿读、悦读。时下城市越来越洋气、物质越来越丰富,但老百姓需要的一些小物件,却由于利润小、售卖麻烦等原因,市场上非常难找。 比如,针头线脑渐渐从商场柜台淡出,然而老百姓居家确实离不开。为此,记者采写了《跑了三条街买不到一个顶针》,刊出后引起读者的广泛共鸣,认为这条消息简短语言朴实,写的是群众的真实感受。 3、及时关注热点、焦点话题 我们根据网上市民近期关注热点、焦点话题,及时策划采访,或答疑解惑,或为民跑腿,或及时辟谣,或发声引导,使报纸既有浅阅读时代的特色,又保持了主流媒体客观公正的权威性。 如,曾有一段时间,基层单位为应对各种检查和考核,要拍照留档、发微信留痕,基层苦不堪言,网上骂声一片。 记者第一时间撰写了《留“心”比留“迹”更重要》,分别在新媒体和报纸上刊发,读者纷纷点赞和转发。当天报纸,也被不少单位作为学习材料,组织人员认真学习。 在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留“心”比留“迹”更重要》一文,获文字评论类三等奖。 以上是我们的一些体会,与大家交流。今后我们要沿着这个方向继续努力。
|
热点 . . .
最新 . . .
|
![]() |
![]() |
组织机构 | 商务合作 | 版权与免责 | 声明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申请 | 广告 |
本站内容属原作者所有,其原创文章除本站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复制、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业务服务电话:010-85899333/6333 邮箱:vip@xwpx.com 京ICP备06063928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