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培训网
中国新闻培训网
定制服务项目:  新闻采访与写作培训  摄影新闻培训    发言人培训 网络新闻宣传培训 新媒体短视频培训   企业内训    新闻书籍代购    品牌传播策划
当前位置:文章首页 >> 新媒体 >> 网络 >> 防范网络“喷子”的两种策略

防范网络“喷子”的两种策略

2020年11月  作者:  来源:科技日报  责任编辑:xwywck
简介:原标题:防范网络“喷子”的两种策略 近来,网络上冒出不少批量生产“优雅骂人”语句的软件,这类软件可以从文学名著中快速检索、生成特定的骂人句子,这些语句虽不带脏字却恶意满满。骂人软件在社交网络迅速走 ...
内容:
原标题:防范网络“喷子”的两种策略

近来,网络上冒出不少批量生产“优雅骂人”语句的软件,这类软件可以从文学名著中快速检索、生成特定的骂人句子,这些语句虽不带脏字却恶意满满。骂人软件在社交网络迅速走红,尤其深受部分青少年的喜爱。

那么,为何有那么多人在网络上肆意辱骂他人?为何有人在现实中温文尔雅,到了网络世界却换了副面孔?如果不幸遭受网络暴力,个人又该如何应对?

每个人都有攻击他人的可能

本质上来说,网络暴力是一种对他人的攻击。精神分析创始人、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攻击是人的本能,每个人都有攻击他人、毁灭他人的冲动。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都有成为网络施暴者的可能。当一个人表达对他人的攻击,攻击冲动得到释放,他就能减少愤怒、回归冷静。比如,很多人在生气的时候,会有想骂人或摔东西的冲动。

在网络上,网络“喷子”一般通过言语上的嘲笑、贬低、咒骂等方式释放冲动,试图用言语攻击消灭他人或他人言论在网络世界的存在。举例来说,某人在网上发表言论,认为某个明星演技不好,后被该明星的粉丝进行人身攻击,就是粉丝试图以语言暴力来消灭这一“不当言论”的表现。

三类人易成为网络“喷子”

那么,什么样的人会在网络上肆意谩骂攻击他人?笔者认为通常是以下3种人。

第一种,是生活不如意者。美国心理学家多拉德和米勒提出了“挫折-攻击”理论,该理论认为人们在遇到挫折时,具有作出攻击反应的本能倾向,遭遇的挫折越多、攻击性越强。现实中遭遇挫折的生活失意者,通常在网络上戾气很重。比如,当他们看到有人分享美好的事物时,失意者会觉得他们的自尊被贬低,就会对他人冷嘲热讽甚至恶语相向。

第二种,是认知狭隘者。这类人觉得只有我是对的,别人跟我想的不一样就是错,就是对我的冒犯,然后我就要贬低他、摧毁他。例如,一些女孩因为长得有点胖,不符合一些人的审美标准,就会在网络上遭到言语攻击。这类人的思维发展停留在非黑即白的二元对立阶段,无法容忍多元化存在,他们极端且偏执,常常会基于偏见攻击他人。

第三种,是享受骂人乐趣的自恋者。有句网络流行语是“恶搞是智者的游戏”,他们认为不带脏字地骂人,是机智和幽默的表现。他们享受这种智力优秀的感觉,“优雅骂人”软件的走红也正体现了这一点。

为什么有些人在现实中温文尔雅,到了网络世界却换了一副面孔?

有一种心理学现象,叫“去个性化”。它指的是一个人在群体中丧失个性和责任感,受情绪驱使变得失控,做出在一般条件下不会做的事。法国社会学家古斯塔夫·勒庞将这些去个性化者称为“乌合之众”。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菲利普·津巴多对“去个性化”现象展开了深入的实验研究,发现在以下情况下,个体容易丧失道德约束做出异常举动:

首先是匿名性。当个体处于匿名状态,他会觉得攻击别人不会被发现,于是变得有恃无恐;

其次,责任分散。所谓“法不责众”,网络“喷子”的心理是“大家都骂我也骂,反正又不是我一个人这么做”;

再者,群体淹没性。当个人以群体的形式出现,个人容易丧失独立判断力,易受煽动,甚至智商下降、变得盲从,行为也更极端。

网络世界很容易具备以上3种条件,导致“去个性化”现象的出现。它让个体在网络上容易丧失个性和自控力,和现实中判若两人。

实名制可有效遏制网络暴力

营造健康上网环境、遏制网络暴力发生的一个有效方式,就是推行实名制。我们不难发现,匿名网络论坛乌烟瘴气,微信朋友圈氛围则相对和谐。当每个人都必须为自己的言行负责,为网络暴力付出代价时,他才能更好地约束自己的攻击冲动。此外,社交网络应制定文明上网规范及相应的监管制度,引导网友文明上网。

从个人角度来看,遭遇网络暴力后,又该如何化解呢?有两个策略可供参考。

第一个是回击策略。有人认为当面对网络谩骂时一定要反击,不然不仅对方没有受到惩罚,自己也会憋出内伤。适当的回击是必要的,尤其当遭遇人肉搜索等恶劣网暴时,我们可选择报警。

第二个是隔离策略。有些网络“喷子”有大量的时间和受害者纠缠,回击策略可能会浪费受害者的时间和精力。这时,不妨选择隔离策略。首先是物理隔离,比如关闭评论、拉黑名单、卸载软件等;其次是心理隔离,不听不看不理会,或者以一种娱乐的心态把自己抽离出来,只管做好自己要做的事。

(作者杨剑兰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热点 . . .

何加正:人民网原总裁、人民日报高级编辑
何加正:人民网原总裁、人民日报高级编辑
林景新:著名危机与舆情管理专家
林景新:著名危机与舆情管理专家
2018新媒体运营观察报告!一起学点运营干货
2018新媒体运营观察报告!一起学点运营干货
网上舆论形势发生积极深刻变化
焦点 网上舆论形势发生积极深刻变化 "两个舆论场"趋于交集

最新 . . .

· 我国网络内容建设发展成就与变革
· 2022年度中国十大传媒法与文娱法事例发布
· 《互联网与国家治理发展报告(2022)》发
· 我国网络安全工作发展成就与变革
· 深化长三角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区域合作
· 加强网络暴力治理 构建良好网络秩序
· 新《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今日起
· 视频网站成获取新闻主要渠道之一
· 第二十一届中国互联网大会在深圳举行
· 2022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开幕
· 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 揭示天津网络传播实践的探索与突破

推荐 . . .

企事业新闻宣传报道与舆情应对高研班直播课圆满结束
图文 企事业新闻宣传报道与舆情应对高研班直播课圆满结束
2021优秀融媒体作品征集推选投票活动开始啦!
2021优秀融媒体作品征集推选投票活动开始啦!
顾勇华:中国记协原书记处书记,著名的思政及融媒体专家
顾勇华:中国记协原书记处书记,著名的思政及融媒体专家

相关 . . .

· 凤凰网(www.ifeng.com)
· 网络媒体的新闻资质问题
· 一个网站编辑MM的年终总结
· 人民日报海外版:5G呼唤"杀手级应用"
· 盗墓文学作品兴起的原因及问题现状分析
· 何加正:人民网原总裁、人民日报高级编辑
· 林景新:著名危机与舆情管理专家
· “我的中国梦——奋斗的青春最美丽”活动
· 网络传播影视剧有新规 引发网友关注和热
· 2018新媒体运营观察报告!一起学点运营干
  
  
二维码 二维码         组织机构 | 商务合作 | 版权与免责 | 声明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申请 | 广告
本站内容属原作者所有,其原创文章除本站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复制、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业务服务电话:010-85899333/6333     邮箱:vip@xwpx.com
京ICP备0606392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网络举报APP下载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10-85894419  
用户举报/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邮箱:postmaster@xwpx.com
中国新闻培训网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 万方亮 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