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人民日报编辑眼中的新闻好照片2020年08月 作者: 来源:新闻与写作 责任编辑:前进者
简介:
“人民日报好图+编辑点评”又来啦!赏美图,看门道,带您外行秒变内行。这些照片好在哪?如何从图片库中脱颖而出被编辑选中?又怎样与版面文字相得益彰?小编带您“亲临”人民日报夜班现场,看看这些好照 ...
内容:
“人民日报好图+编辑点评”又来啦!赏美图,看门道,带您外行秒变内行。这些照片好在哪?如何从图片库中脱颖而出被编辑选中?又怎样与版面文字相得益彰?小编带您“亲临”人民日报夜班现场,看看这些好照片登上人民日报的幕后故事。 抢种 近日,江西省鄱阳县受灾群众利用晴好天气抢收抢种,力争减少损失。图为7月17日,乐丰镇群众正在抛秧。 人民日报记者 陈斌 摄 刊于《人民日报》2020.7.21 第7版 初看,空中秧苗飞舞,水里泥点飞溅,在动感中把抢种展现得淋漓尽致。再看,抛秧小伙,神情专注、裤腿带泥,目光牢牢锁住抛起的秧苗,对收获的殷殷期待跃然纸面! ——经济版 徐阳 三伏砺兵 自入伏以来,广西部分地区持续高温,武警广西总队预备特战队员集训队不畏酷暑,开展大练兵活动。7月21日,200余名预备特战队员在广西崇左某训练基地进行小组战术、多枪种射击、极限体能等20余项课目的强化训练。图为队员在跨越壕沟障碍。 余海洋 摄 刊于《人民日报》2020.7.23 第6版 老题材如何拍出心意?得从构图和光影上下功夫。这张照片巧妙地捕捉到跨越壕沟的战士、指挥员相交汇的一瞬间,动感十足。特殊视角,也给读者新奇之感。光影则借用了日光直射,衬托了主题,更有三伏天的感觉和气氛。 ——要闻六版 康岩 高温下的建设者 为夺回疫情造成的损失,湖南省邵阳市城步苗族自治县的建设者们,冒着入伏以来的高温酷暑努力工作。图为7月23日,在城步苗族自治县农村商业银行办公楼项目工地,建设者在工作间隙冲水降温。 严钦龙 摄 刊于《人民日报》2020.7.24 第4版 高温下,冲个凉,怎一个舒坦了得?迸发的水珠,仿佛要奔涌出画面;紧贴面容的双手,抓住淋漓的凉爽。高温下的建设者,汗水同清泉交融,梦想由劳动织就。愿这个盛夏的劳动者,都可以畅享这股清凉。 ——要闻四版 杨烁壁 旅游市场加快复苏 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旅游市场逐步升温。图为6月25日,在甘肃成县鸡峰镇鸡心村,七彩滑道吸引游客前来游玩、体验。 陈争强 摄 刊于《人民日报》2020.7.24 第10版 七种鲜艳的色彩,起伏延伸的线条,竖向构图,视觉效果迅速吸引了读者注意。正在兴奋游玩的一家四口占据画面中心,人物形象充满动感。愉悦的神色、鲜亮的颜色相得益彰,游人的快乐和旅游市场的复苏跃然眼前。 ——要闻七版 张子扬 抗洪专题 全力抢险救援 妥善安置群众 图为21日,长江大堤安徽无为水家楼段,武警官兵经96小时奋战,在洪水中筑起一条400米长的防洪子堤。 人民日报记者 陈斌 摄 刊于《人民日报》2020.7.22 第8版 长江大堤安徽无为段,经4昼夜奋战、一条400米长的子堤矗立江面。本报记者亲赴现场,运用航拍,对合龙这一壮举进行了全景捕捉。图片色调和谐,画面紧张有序,招展的红旗、斩断的洪水,展现了战士们众志成城抗洪抢险的毅力和勇气。 ——生态版 张文豪 图为21日,安徽巢湖水位不断上涨,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学员搬运沙袋加固大堤。 邹德勇 摄 刊于《人民日报》2020.7.22 第8版 大堤下,水位不断上涨;大堤上,战士们日夜奋战。照片抓住抗洪战士奋力拉起沙袋的一瞬:紧绷的肌肉、混合着泥污的汗水、因拼尽全力而皱起的眉头……生动又充满力量的细节中,有日夜奋战的辛苦,有逆流而来的勇气,更诉说着守护一方百姓的担当。 ——生态版 申茜 防汛救灾 全力以赴 7月19日,受连日强降雨和巢湖支流丰乐河高水位倒灌影响,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双河镇双河街道和多个自然村被淹,2500余名群众被洪水围困,解放军指战员用冲锋舟转移被困群众。 人民日报记者 史家民 摄 刊于《人民日报》2020.7.20 第4版 转移被困群众,如何用镜头定格?画面中的房屋被洪水围困,群众在解放军指战员的帮助下,从屋顶有序撤离。一时间,接应的指战员、侧身向下挪步的群众和船上的众人构成了生动的“连环画”,过程紧张惊险,扣人心弦。 ——要闻四版 杨烁壁 图为7月16日,湖北省恩施市太阳河乡,救援队员正在营救三名被洪水困住的村民。 童秀清 摄 刊于《人民日报》2020.7.21 第4版 一根绳索,成为这张照片最动人的主线。绳索的一边是不敢松懈的施救人员,绳索的另一边,是救援队员引领的被困群众。滔滔洪水,不敌这种命运与共的紧密联结。这是延展照片视角的脉络,更是牵引希望的绳索。 ——要闻四版 杨烁壁 防汛救灾工作有序有力推进 图为7月19日,在江西鄱阳湖都昌县矶山联圩下坝,东部战区陆军第71集团军官兵在水中抢险。 傅建斌 摄 刊于《人民日报》2020.7.21 第10版 堤坝受洪水浸泡,险情不断,官兵闻“汛”出动,迅速进行防风浪处理。紧系腰间的安全绳体现固堤之险,分工配合作业体现救灾时的镇定有序。不同于聚焦人物动作细节,俯拍的画面完整展现了人民子弟兵抢险时的紧张场景,视角独特,更为生动立体。 ——要闻七版 郭玥 弄勇村,用水不再愁 在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弄勇村,深山里的路边排着一溜家庭水柜。从水柜拉一根水管到家里,乡亲们就再也不会为用水发愁了。图为2017年9月2日,弄勇村村民在修建家庭水柜。 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刊于《人民日报》2020.7.30 第10版 自下而上的拍摄视角十分新奇,在画面视觉中心,水柜的轮廓“剪裁”出一片圆形天空,定睛细看,村民正在明媚的阳光下修建水柜。水柜送出水源,送去生活和生产的希望,用水,再也不用愁! ——要闻七版 郭玥 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 关键时刻发挥突击队作用 7月16日,重庆市万州区多地发生严重内涝,城镇多处道路交通瘫痪,多名群众被困家中。武警重庆总队执勤第三支队迅速出动,担负起驻地受灾群众搜救转移及外围警戒任务。图为武警官兵利用绳索将被困群众逐一转移。 邹毅 摄 刊于《人民日报》2020.7.31 第10版 防汛抗洪主题的新闻照片重在现场感与典型性。画面中武警战士们坚定的眼神、救人的姿态、齐腰深的洪水,所有新闻元素都完备,使读者体会到抗洪一线工作的惊心动魄,摄影师用镜头勾勒出了一幅人民子弟兵不顾安危、英勇救人的画面。 ——摄影图片室 张武军
|
热点 . . .
最新 . . .
|
![]() |
![]() |
组织机构 | 商务合作 | 版权与免责 | 声明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申请 | 广告 |
本站内容属原作者所有,其原创文章除本站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复制、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业务服务电话:010-85899333/6333 邮箱:vip@xwpx.com 京ICP备06063928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