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评论入门“三道坎”2020年07月 作者:刘国昌 来源:华文融媒云 责任编辑:前进者
简介:
有些媒体人把写评论视为畏途,不敢涉足。
也有些人不服这口气跃跃欲试,但碰了几次“坎”便偃旗息鼓了。
还有一些人愈挫愈勇,过“坎”闯关,走上了写评论的自由之路。
写评论如同写其他 ... 关键字:新闻评论
内容:
有些媒体人把写评论视为畏途,不敢涉足。 也有些人不服这口气跃跃欲试,但碰了几次“坎”便偃旗息鼓了。 还有一些人愈挫愈勇,过“坎”闯关,走上了写评论的自由之路。 写评论如同写其他体裁稿子一样,需要过“坎”闯关。只不过要过的“坎”多些罢了。 那么,学写评论都有哪些“坎”呢? 一 “评论意识坎”: 入门第一道“坎”,是“评论意识坎”。 何谓“评论意识坎”? “评论意识坎”,说的是写评论的人要时时、处处保持一种评论的意识。 大家知道,在生活中有“自在状态”和“自为状态”之说。 就写评论来说,尚未形成评论意识的处于“自在状态”;而具备了评论意识的则是处于“自为状态”。 比如在街头看见一件吵架的事儿,处于“自在状态”的人往往表现出一般的反映,或走过去看看,或顶多说句“别吵了”、劝劝完事。 而具备了评论意识的“自为之人”则不同,他要探究一下为何吵架?过错方主要在哪一方面等问题,并将其联想到社会上的影响,考虑其有无评论的价值。 就这一点来说,“自在状态”是肤浅的;而“自为状态”则是深刻的。 评论入门,首先要实现从“自在状态”向“自为状态”的转变,树立起强烈的评论意识,做个有评论意识的“自为之人”。 这种“自为之人,要在评论意识的指导下,勤于观察,不断思考,并善于深刻思考问题。 人民日报评论部原主任、后成为副总编辑的范荣康曾说过:“搞评论的是没有上下班概念的。平时要多观察、多思考,才能做到‘倚马可待’。” 二 “一事一议坎”: 初写评论,要从“一事一议”练起。这是一个必过的“坎”。 街头遇见,屏幕所看,一料在前,怎么看?肯定?否定?商榷?这是评论的开始。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一事一议”。 上个世纪80年代初人民日报在一版推出的《今日谈》专栏,可谓“一事一议”的大平台。不能说篇篇都如此,但一事一议、就事论理则是主要的形式。 1981年的时候,北京某住宅区商场里卖鱼,售货员主动为顾客捆鱼拴鱼。这事儿引起人们的关注,于是有人便写出了一篇题为“一根栓鱼绳的重量”的《今日谈》。 在这篇评论中,作者写道:“一根栓鱼绳究竟有多重?恐怕很轻很轻。它的价值有多大?恐怕很小很小。筹办以来,恐怕也不是很难很难。但是,像这样不难做到的事情,在许多地方却未做到。唯其如此,一根栓鱼绳的重量,不是很值得放在我们的‘心秤’上称一称吗?” 这是典型的“一事一议”写法。事儿,选得好;议论,议得深。 一般说来,事儿,好找;难就难在“议”上。评论不是一般地表态就算完事,而是要在表明态度的前提下,议出点“道道”来。这些“道道”能给人以新的启发和思考。 有鉴于此,过好“一事一议”的“坎”,当在“议论”上多下些功夫。 三 “评论语言坎”: 评论语言,与一般的口头语、书面语没什么根本上的区别。所不同的是,评论语言更准确、更精炼、更文采。 下面请看几例: 1、评价性语言: 例: “这是继香港回归以后,‘一国两制’由构想变为现实的又一成功范例,是祖国和平统一征程上的又一里程碑。” (见2009年12月20日人民日报,“祝贺澳门回归祖国10周年”社论)(注:这种评价性语言的用词,准确、鲜明、生动。)2、段首领句的语言: 在一些评论中,在每段的段首设有一个领句。它起着“立片言以居要”、提领全段文字的作用。 例: “汶川作证,这一刻国家与人民同在。” “汶川作证,这一刻爱心与希望同在。” “汶川作证,这一刻公民精神与国民意识同在。” (见2008年5月22日人民日报,“灾难铸就伟大的中国”评论员文章)(注:这种段首领句语言的特点:简洁,明快。三段三个排比句,更显力量。)3、议论性语言: 评论,评论,重点在论。因此,把握住议论性语言的特点,甚为重要。 例:“如果完全出于自愿,书画家为您留下墨宝,无可非议。但是,身居领导岗位,强人所难,就有以权谋书画之嫌了。收藏书画自然是雅事,但雅事也可以弄得很不雅的!” (见1986年7月16日人民日报《今日谈》文章:“书画家的苦恼”)例:“一些地方盛行‘推’风,是一种官僚主义的表现。习惯于‘推’的同志,一是不愿多做工作,二是怕承担责任,至于国家的四化大业可能被推到何年何月,他是不去多想的。” (见1990年11月13日人民日报《今日谈》文章:“如此‘推’风不可取”)(注:以上两例均为典型的议论性语言。这种语言除了简洁、准确外,还具有一定的思辨性。在两点论的同时坚持重点论,有侧重,有针对性。读后让人信服。)以上介绍了评论入门的三个“坎”。学写评论,这些“坎”是必须要过的。 不过,也不必过于紧张,或偃旗息鼓。饭一口一口吃,事一件一件做,“坎”一个一个过。只要有耐心、有恒心,耐得寂寞,忍得苦功,用不了多久,在写评论上就会有明显的进步。
|
热点 . . .
最新 . . .
|
组织机构 | 商务合作 | 版权与免责 | 声明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申请 | 广告 | ||
本站内容属原作者所有,其原创文章除本站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复制、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业务服务电话:010-85899333/6333 邮箱:vip@xwpx.com 京ICP备0606392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 |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网络举报APP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