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那专版,我就心潮澎湃!2020年07月 作者:赵树宴 来源:老记说事 责任编辑:前进者
简介:
我是人民日报海外版摄影记者,采访、拍片、发片不少。但印象最深的是这一次采访、拍片。
人民日报海外版摄影记者 赵树宴
那是2019年上半年,我前往新疆库尔勒秋里塔格无人区、乘坐直升机拍 ...
内容:
我是人民日报海外版摄影记者,采访、拍片、发片不少。但印象最深的是这一次采访、拍片。 人民日报海外版摄影记者 赵树宴 那是2019年上半年,我前往新疆库尔勒秋里塔格无人区、乘坐直升机拍摄并落地山间进行采访。这次任务主要是拍摄中国石油物探人劳作的情景和精神风貌。 我和其他记者是应中石油东方物探公司邀请而去的。我们要乘坐直升机在空中往下拍摄物探人的工作情景,难度很大。 但终于克服困难,完成了任务。不仅编出了专版,还首次参加了今年的中国新闻奖评比。 我在人民日报海外版的首发稿,现在一时找不到。姑且以此版面来说说采访的体会吧! 现在一看那专版,我就心潮澎湃,那是我辛勤劳作的结果和挚爱啊! 一、一路颠簸,五脏六腑都难受。 记得出发头天晚上入住机场附近酒店。第二天早晨天未亮,车子将我们一行人送到机场候机厅。匆匆办完登机手续后离起飞仅20多分钟。 大约中午时分飞机降落在新疆库尔勒机场,物探公司新疆分部的小车将我们送到公司内部招待所就餐。 次日一早,我们在总公司领导陪同下吃过早饭,随即乘上早已等候在外的越野吉普车向采访地出发了。 此刻天空阴云密布,伴有淅淅沥沥的小雨渐行渐大。大伙寻思着今天的空中拍摄会不会“搁浅”? 汽车向远方的群山驶进,这条临时开出的碎石铺垫加之雨中泥泞的土路颠得我们五脏六腑都难受,约两个多小时到达山脚下直升飞机停机坪工作区。 呈现在眼前的是:两驾一白一黄醒目的直升机和背后连绵起伏的刀片山,如此情景形成一幅宽银幕般的大片画面。 引导员走到办公室挂在墙上的地图前,详细讲解了方圆几百公里秋里塔格无人区的地质构造,特别讲解了物探人如何采用三维技术手段在恶劣自然环境下的工作状态。我们听后大为振奋和深受感动。 二、 注意力高度集中,使我忘掉了恐高恐惧心理。 此刻,云开雨住,太阳微露。兴奋的我接受登机前的准备工作。 主驾驶是加拿大人,副驾驶是年轻的80后中国年轻人。随着螺旋桨转速加快,直升机拔地而起,旋即奔向山顶。 我打开舷窗将镜头对焦下面群山环抱,犬牙交错的悬崖峭壁。坐我旁边的公司领导大声告诉我:你要留意峭壁上正在施工的物探人正在作业。 飞机穿梭在山谷间,忽高忽低加之气流影响,拍摄上有些难度。当我发现山尖峭壁上迎风飘扬的党旗和醒目的红衣物探人时,兴奋地告诉飞行员靠近再靠近、悬停……遗憾的是隔窗第一次拍摄并不理想。 我要求二次起飞并摘下两边门,没想到的是飞机爬高、左右穿行,气流和风力吹得我不敢动弹,极大的恐惧感让我不知所措。 定神后,我下意识透过镜头拍摄悬崖峭壁上立锥之地危险的工作场景,随着我紧握相机不停地“嚓嚓”按动快门,指挥悬停、拍摄角度、降落峡谷等不停地变换动作,果真凑效。 注意力高度集中使我忘掉了恐高恐惧心理,顺利完成了此次千载难逢的采访拍摄任务。 采访回来后,我精心编辑了专版。编专版时,我对图片进行了精挑细选,尽力把最好的图片放在版面上。 专版出来后,领导和同事们都说“不错”;我还拿这块版面首次参加今年中国新闻奖的评比。尽管二审被拿下,但对我是个鼓励和鞭策,力争明年拿出更好的作品继续参评!
|
热点 . . .
最新 . . . |
![]() |
![]() |
组织机构 | 商务合作 | 版权与免责 | 声明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申请 | 广告 |
本站内容属原作者所有,其原创文章除本站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复制、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业务服务电话:010-85899333/6333 邮箱:vip@xwpx.com 京ICP备06063928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