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摄影技巧:抓住无声胜有声的瞬间2020年02月 作者: 来源:新闻与写作 责任编辑:前进者
简介: 好的新闻摄影作品,总善于采用“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手法,将想要表达的情感与新闻事实蕴含在拍摄的照片之中,让观众自己从中去体会、去思考。 关键字:新闻摄影技巧
内容:
好的新闻摄影作品,总善于采用“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手法,将想要表达的情感与新闻事实蕴含在拍摄的照片之中,让观众自己从中去体会、去思考。 在2020年这个不平凡的春节,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形势,全国各地的新闻工作者义无反顾,奔走奋战在疫情防控的一线,第一时间采访播报最新、最快、最准确的疫情防控信息,普及最实用的预防知识。其中,摄影记者利用图像,生动地记录了战“疫”前线真实、感动的画面。 今天,我们要给大家推荐的优秀摄影作品,来自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田悦的作品,让我们走进作品,感受一下新闻摄影的“无声魅力”。(感谢此作品的摄影记者为本刊供稿) 图说:2020年1月28日,连续战斗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一线的武汉协和医院呼吸内科周琼教授在沉思。疫情发生以来,身处第一线的周琼每天穿着厚重的三级防护隔离服,连续工作8小时以上,隔离病房查房一个小时身上就全部湿透。倦容满面的她说:“长时间穿戴防护服反应下降,对视线也有影响,查房有时会记不住病人的症状及影像学结果,这就需要反复查看。”下班后,周琼还要在各类发热会诊群进行交流,手机上完成病人收治及转诊等工作。 当日,她救治的三3名受感染医护人员痊愈出院。(湖北日报全媒体记者 田悦 摄) 图片分析: 运用大光圈虚化背景,运用明暗反差,这张照片的主体——一位奋战在武汉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最前线的医务工作者在工作间隙的面部细节——得到突出:“全副武装”的防护设备,被汗水和呵气浸湿的护目镜,略带疲倦却仍炯炯有神的双眸……这张照片最吸引人的就是这双眼睛。从这双眼睛中,你可能看得出疲劳,看得出一丝忧虑,但那双笃定望向前方的眼神给人的感觉更是坚毅和无畏。这张照片最成功的就是抓住了这双眼睛,抓住了这双眼睛传递出来的精神力量! 人物特写的新闻摄影作品,关键之处在于“传神”! 上面这张照片,就正好抓住了“传神”二字,将奋战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的面部细节,通过镜头清晰呈现。如果你放大照片细看,可以清楚看到护目镜上还残留的水珠,特别是护目镜后医务工作者那双吸引人的眼睛,更能说明此时此刻战斗在一线的白衣天使敢打敢拼、阻击疫情的顽强斗志与坚定的信心。 如果从新闻摄影的角度来看这张照片,你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 1.好的新闻摄影作品,清晰表现主体是第一位的; 2.拍好细节是人物新闻摄影作品中最重要的一环; 3.背景虚化、突出主体是人物特写新闻摄影中常用的手法; 4.好作品只要求抓住一点(比如本例子中的“眼神”)即可。 如果这张照片,能把主体略微向左放置一下,让右边的空间不至于太小,则会给观看者的视线以更多遐想的空间,整体画面也不会显得右重而左轻。 我们向所有战斗在一线的新闻工作者致敬! 期待这次的战“疫”早日取得胜利! 中国加油! 武汉加油! 附:2020年1月29日湖北日报第6版的图版报道版面
|
热点 . . .
最新 . . .
|
![]() |
![]() |
组织机构 | 商务合作 | 版权与免责 | 声明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申请 | 广告 |
本站内容属原作者所有,其原创文章除本站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复制、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业务服务电话:010-85899333/6333 邮箱:vip@xwpx.com 京ICP备06063928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