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标题制作的艺术技巧2019年12月 作者: 来源:华文融媒云 责任编辑:前进者
简介:
标题与新闻都是文字的集合体。这种集合体只有建立在适应受众的需要和给受众以良好的审美感受的基础,才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成为新闻信息与艺术表现相交融,相映衬的感染受众的佳品。事实是进行语言文字 ... 关键字:新闻标题
内容:
标题与新闻都是文字的集合体。这种集合体只有建立在适应受众的需要和给受众以良好的审美感受的基础,才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成为新闻信息与艺术表现相交融,相映衬的感染受众的佳品。事实是进行语言文字形式美创造的前提和基础,离开了这个前提和基础,新闻标题将会是令人望而生厌的文字游戏;反之,没有美的蕴涵的新闻标题,让人读起来枯燥乏味,也不可能成为通向受众心灵的“长虹”。 一条好的标题,应像一串珍珠般惹人喜爱,应令人读来、听来不仅能耳目一新,饶有兴味,而且能获得“好题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自如”之感。 落笔实在,言之有物 新闻工作的职能是报道事实,并阐发事实中蕴含的积极意义,以感染受众,组织和影响舆论,交流思想。标题必须言之有物,要有内容,切忌空泛笼统,这是一条重要的制作技巧。 标题中的这个“物”,这个“说话的事实”,必须具有如下三个特征: 1.它是存在于新闻事实中最有新闻价值的事实 2.它是最能说明主题的典型事实 3.它是能向广泛的传播对象说话的事实 概括得当,凝练精警 标题的语言,作为承担形象思维的物质外壳,比一般书面语、口语、更洗练、更典型、更富于想象力。 标题是新闻的缩影,是事实的投影,要用一个凝练的一个短句或短语勾勒出事实的经纬,就少不了概括。 这里所讲的概括,就是要适当的运用修辞手段和文学语言,用寥寥十数字就能生动、形象的勾勒出事实的轮廓,点明它的深意。 潜心探索,忌步后尘 标题要有新意,不雷同。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要善于采撷生活中最新最美的花朵 2.善于选择多种不同的角度 3.注意词语的鲜活运用 4.布局、结构上要有变化,避免重复 需要改变的两个观念 ⊙要从突出政治功利观转变到突出新闻价值观上来 ⊙要从常规的单向思维习惯转变到具有多向的立体思维素质上来。 巧合引申,尺水兴波 新闻标题要做得生动活泼、富有情趣、还要善于借用文学创作的巧合技巧,在忠于生活真实的基础上,概事达意使之出奇出趣,富有冲击力。如隔墙有“尔”。 饱含感情,引人爱读 写新闻可以运用散文的笔法,做标题同样可以借用散文的笔法,使之文情并茂,感情激越。 我们所说的标题要有感情色彩,是指依据不同的新闻事实,做到该喜则喜。该忧则忧,该怒则怒,该乐则乐。强调标题要饱含**,不等于要去乱堆形容词和副词,更不是要借题抒发一通,占去不少文字。 1.要发实感,不抒虚情。 2.要持之有度,注意用词懂得雅致、文明。 3.要有感而发,不要无病呻吟,在凝题用语上,不要过实,要有意境美。 4.要着于理解。 长于表现,疏于陈述 写新闻、做标题,必须借助于形象具体,来激发读者的想象力和感受力。 标题的制作一定要着力于表现,着力于对新闻事实忠实的进行想象的摹写,如实的把事实本身的生动性、形象性再现于读者面前,而不应该首先想到的是去陈述它。 我们说标题要尽量做到富有诗情画意,这倒并不是说每则标题都一定要勾勒出一副画面。事实上这也做不到,也没必要。 但至少要做到尽量少用平板的语气做陈述性标题,要多采用画像式的描述方法,即使是为时空跨度很大的非事件性新闻做标题时,也得尽量想办法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使概念性的东西形象化,使之具有可视性和动态感,以诱发读者的兴味和注意。 多用动词,勿去粉饰 文章要写的富有文采,有感染力,诀窍之一就是要多用动词。 在制作标题时,经过精心选的最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确定之后,就得选用最确切的、最有个性的动态语言来表达它,让其字字落到实处,字字掷地有声。 在这里那些华美、起粉饰作用的形容词往往是拙笔,是累赘而无力的,而富有活力的动词则常常能使句子简练而传神。 评点事理,立言达意 写诗为文讲究词以达意,崇尚准确、鲜明、切忌吞吞吐吐、模棱两可,这是我国璀璨文化的传统,也是制作新闻标题必须要注意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个好的新闻标题,既要善于抓住新闻中最主要的事实在标题中予以突出,又要善于巧妙地加以评点,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的关键,鲜明的表明自己的倾向,使标题有高度的思想性。 新闻绝非无情之物,好的新闻作品(包括标题)对读者不但要告之以事,还要动之以情,给人以美的满足。既要示人以事,又授人以知。 简单明快,一目了然 新闻的写作,标题的制作要忌艰涩,忌华丽辞藻的堆砌,一定要讲究通俗易懂,一定要讲究语言的朴素美,让一切读者都能看得懂。 新闻的艺术魅力主要不在于辞藻的华丽或句式的新奇,却在于以朴素的语言真实的再现现实生活,给读者以强烈的朴素的美感。 新闻标题制作http://www.xwpx.com/article/wri/
|
热点 . . .
最新 . . .
|
组织机构 | 商务合作 | 版权与免责 | 声明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申请 | 广告 | ||
本站内容属原作者所有,其原创文章除本站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复制、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业务服务电话:010-85899333/6333 邮箱:vip@xwpx.com 京ICP备0606392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 |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网络举报APP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