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抒怀|镇西堡村的孩子2019年09月 作者:张继民 来源:老记说事公众号 ID:laojiss2017 责任编辑:xwywck
简介:镇西堡村的孩子
张继民
1971年2月,我与七八位战友从部队复员到新华社摄影部。新同志到来要培训,内容之一便是在张家骅、冀连波等老摄影家指导下,我们每人持一部旧的徕卡相机学习摄影。近水楼台,部门领 ... 内容:
镇西堡村的孩子 张继民 1971年2月,我与七八位战友从部队复员到新华社摄影部。新同志到来要培训,内容之一便是在张家骅、冀连波等老摄影家指导下,我们每人持一部旧的徕卡相机学习摄影。近水楼台,部门领导还允诺,如果谁有需要,可以临时借用。 笔者初学摄影时,来到天安门广场练习使用相机。 培训结束,初步掌握了一点摄影技能的我,便带了一台当时在社会上尚属罕见的照相机,回到我的故乡辽宁省铁岭县镇西堡村。这是家中大事——首次自行使用照相机为亲属摄影。更是村里的大事——邻居的孩子们第一次见到照像机为何物,过来围观看新鲜。 “来来来!既然大家感兴趣,你们靠着墙站好,我给你们也拍一张。”我自应征入伍,离开村里已有六七年,这些孩子都是谁家的?叫什么名字,我认不出也叫不出。这时,有位扎着白丝巾的女孩不听招呼,独自跑了出来。我的弟弟见状快步过来让她归队。就在这个瞬间,我按下了快门。待回到北京冲洗出来一看,大喜过望,构图到位,动感很强。 村里的孩子。 张继民 摄 再一细瞧照片,竟有父亲隐现于画面左侧。那是孩子们的嘻闹声,使得一向沉稳的父亲,忍不住从内屋走到外屋,透过玻璃窗观看院子里热闹的场面。 至今看来,这幅照片所反映的社会意义,除留下了我的亲属当年的形象,更重要的是村里孩子们那又旧又破的穿戴,印证了那个时代的农村,经济上仍与贫穷相伴相随。有的衣服前侧,由于从深秋穿起,经过了漫长的冬日,又是鼻涕、又是饭汤地抹来蹭去,一个个弄得油光光。他们基本没有第二套棉衣更换,也无贴身内衣可穿,在我们家乡将其称作“一茬烂”。中国农村经济状况得到根本转变,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为我摆弄相机所吸引,还有村里申家与李家两位大姑娘,也来看新奇,我为她们同样做了拍摄。 两位少女。张继民 摄 十七八岁女孩子,正值爱美会美的妙龄。而她们脚蹬胶鞋,裤子打着补丁,身着旧上衣(右侧的李家女子还是男式的)。唯一装饰品,是系在头上的白纱巾。 偶遇新时代的村里男孩。 张继民 摄 2011年10月,我背着相机又回到镇西堡村,偶然看到几位身着运动衫的颇为时尚的孩子,坐在墙头上。五个孩子衣服式样无一相同。脚上均穿着购置商场便于蹦跳的轻便鞋。见惯了照相机的他们,面对着我的镜头,只有一个孩子看了一眼。其他人,有的摆弄手机,有的无所谓的样子。他们姓什么叫什么,开始我同样不知道。追问他们的祖辈或父辈后,方了解一些。 这些照片,时间跨越整整40年。对比而言,镇西堡村的孩子,其穿戴与见识,出现了多么大的反差啊!更不要说70年来,伟大祖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巨变。喜人的是,我们现在正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作者简介: 张继民,新华社高级记者。1947年生于辽宁省铁岭县,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现为福建省人民政府顾问、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成员、中国科学探险协会常务理事。1988/1989年度赴南极大陆探险荣立二等功。1990年被评为中央直属机关模范共产党员。1994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2年获香港“地球之友”等单位联合评选的“地球奖”。2006年获中国首届十大当代徐霞客称号。还获得了2018年度中国科学探险协会科普先进工作者奖。他先后远征南极与北极、踏访南沙群岛、置身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与巴丹吉林大沙漠、穿越雅鲁藏布大峡谷、环绕柴达木盆地、考察横断山脉等,已撰写和出版了《历险天涯》、《险闯南极》、《探险家札记》等20多部专著。勇于创新的他,参与发现和论证雅鲁藏布大峡谷为世界第一大峡谷,成为世界第一大峡谷发现者之一。
师资导航:http://www.xwpx.com/article/2014/0926/article_35053.html
|
热点 . . .
最新 . . .
|
组织机构 | 商务合作 | 版权与免责 | 声明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申请 | 广告 | ||
本站内容属原作者所有,其原创文章除本站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复制、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业务服务电话:010-85899333/6333 邮箱:vip@xwpx.com 京ICP备0606392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 |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网络举报APP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