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培训网
中国新闻培训网
定制服务项目:  新闻采访与写作培训  摄影新闻培训    发言人培训 网络新闻宣传培训 新媒体短视频培训   企业内训    新闻书籍代购    品牌传播策划
当前位置:文章首页 >> 新闻写作 >> 写作讲坛 >> 在新闻写作中借鉴文学手法的技巧分析

在新闻写作中借鉴文学手法的技巧分析

2019年06月  作者:廉晓丹  来源:今传媒  责任编辑:前进者
简介:新闻写作中,对文学手法的借鉴与应用,可以促进新闻写作与文学创作之间的有效融合,促进新闻传播效果及文学价值的有效提升。基于此,本次研究就新闻写作中借鉴文学手法的技巧进行分析
内容:

 

  新闻报道,就是对新闻事件、时事热点等重要信息进行收集、整理与再创作,其主要传播载体包括电视、网络、广播、报纸、短信等多种渠道。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新闻报道的表现形式愈发丰富,新闻媒体平台日益增加,新闻创作也在不断创新与优化。要想提高自身竞争力,在新闻写作中,就需要合理借鉴文学手法及创作技巧。

  一、新闻写作与文学创作的差异处

  (一)从表现方式上来看

  新闻写作是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因而新闻写作也具备其特定的审美情绪。新闻报道与文学创作的本质有明显差异,文学是以艺术为本质,新闻是以信息为本质。另外,新闻报道强调客观陈述,文学作品强调刻画塑造等。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升的今天,文化事业正在向着更加长远的方向发展,国民文化艺术追求也日渐提升,这就给文学创作及新闻写作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空间,也对提高新闻信息感染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想提高新闻价值,并获取更大的市场竞争力,新闻行业就必须对其内容及形式加以创新与优化,丰富新闻信息的文化内涵,并提高新闻信息的感染效果。

  出于提升新闻信息的交流效果与传递效果的考量,可以将新闻写作与文学创作加以有效融合,这一过程中,就需要充分明确新闻写作与文化创作之间的差异性。首先,文学创作过程中,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的应用极为常见,同时也常常运用借物抒情、借景抒情等表现方法,可通过场景分析与氛围营造等方式,起到铺垫与渲染的效果。而新闻强调真实性、及时性、公开性、准确性及变动性等原则,因而在实际的写作中,应当突出其真实与完整价值,因而文学创作中的常见修辞手法及表现方法,在新闻写作中的应用较少,应当避免对于文学创作方式的过度应用,一切以新闻写作原则为主。

  (二)从写作目标上来看

  从新闻写作来说,其目标在于对新闻事件进行报道,对新闻内容加以传播,因而其创作方向主要集中在两方面,其一,在于真实报道新闻事件并扩大新闻影响范围;其二,在于引导社会舆论,传播正面精神文化。而文学创作也着重体现在两方面,其一在于对作者思想情感与理想追求的书法,其二在于使读者通过阅读获取阅读的愉悦感,理解作者在写作中创设的情景,体现其中的精神内涵。新闻报道以提供信息为主要目标,其满足的是人们对于信息的需要;文学创作以提供审美为主要目标,满足的是人们对于艺术的需求。在进行新闻写作时,应当在尊重真实情况的前提下,重视新闻事件的艺术价值,提高新闻报道的感染效果与传播价值。

  (三)从写作风格上来看

  另外,在写作风格上,新闻写作与文学创作之间也有较大差异,新闻写作强调简洁明了,用词简单明确,而文学创作过程中,其语言风格手法作者自身素质及文化水平的影响,语言风格具备多样性特征,或者简洁明练、或者深沉唯美、或者充满趣味。为在实际的新闻写作过程中,一切以达成写作目标为主,多余的语言及修饰并不重要,因而要想提高文学新闻写作水平,还应当正确认识新闻写作的要求,明确文学创作与新闻写作之间存在的差异性,以新闻写作为基础,对文学创作方式加以适当参考与借鉴。

  二、新闻写作中对于文学手法的借鉴

  (一)对新闻结构进行优化

  一直以来,新闻写作的结构主要有五种类型,即金字塔结构、倒金字塔结构、菱形结构、辐条结构、并列结构等,而在实际的新闻写作过程中,新闻事件不同,新闻内容不同,所想要传达的精神内核也有所不同,就需要突破这五种结构的限制,与时俱进地对新闻结构加以优化,同时可以结合散文“形散而文不散”的艺术特征,为新闻写作赋予散文美。

  在新闻写作中,记者可以将新闻叙事模式与文学创作手法相结合,在新闻稿中融入一定的情感因素。新闻叙事模式包括蜂巢模式、钻石模式及菱形模式。这三种模式中,蜂巢模式是基于当前新闻语境下的常见模式,这种模式通常以新闻时态报道为主,对分散性新闻元素进行收集,这种新闻与散文结构具备一定的相似性;钻石模式则是在新闻写作的过程中,运用文本、图像、画面等元素作为佐证,提高新闻内容的真实性及完整性,切实提高新闻内容的可信度及公信力;菱形模式是新闻传播的同时,充分利用网络及其他渠道,强化与受众之间的互动,更好地了解受众的看法,对新闻的传播范围适当扩张。在进行新闻写作时,记者也可以对文学手法进行充分借鉴,对现代新闻叙事模式对新闻内容加以扩充,对新闻的交互性有所增强,以切实体现受众的实际需求与真实看法。

  (二)对修辞手法进行创新

  新闻写作的过程中,应当将新闻标题及写作目标作为重要依据,灵活运用文学创作的修辞手法,通过有效的烘托与渲染,对人物形象加以凸显,营造更好的新闻内容的立体价值。在许多新闻写作中,对于新闻人物及报道对象,通常会对与新闻人物相关的其他人进行采访作为辅助,对人物形象起到烘托与渲染效果,比如新闻《八旬功勋老飞行员完成生命最后遗愿》新闻稿中,对于老飞行员王文儒的实际与形象进行介绍,除了介绍老人曾经作为战斗机飞行员的履历,介绍老人在2017年5月确认多发性骨髓瘤及其捐献遗体的遗愿之外,还描写了王文儒老人的老伴儿,面对王文儒老人遗体时的动作、语言及其对于王文儒老人捐献遗体决定的态度等,渲染了悲伤而庄重的情感氛围,烘托了王文儒老人的伟大形象,为新闻传播赋予了人性价值。

  文学创作中,渲染与烘托是其中重要的写作手法,可通过环境渲染与气氛烘托,营造新闻的立体感,吸引读者的关注度,集中读者的注意力。在新闻写作时,描写景色与环境,渲染及烘托的应用,可以提高新闻的形象性,更好地凸显新闻事件的背景。另外,渲染与烘托的应用,可以有效凸显事物的主要特征,加深读者的印象。例如,大庆电视台播发大学生运动会开幕式时的新闻导语中,通过“六月的百湖之城,满目葱笼、花团锦簇,处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的语句,采用烘托与渲染的文学创作手法,营造富有生机的运动场景。

  (三)对文学知识加以应用

  在新闻写作中,对于文学手法的应用,还应当充分发挥文学知识的巨大价值,从而保证语言的敏感性,对新闻写作中可能存在的低级错误进行有效规避,提高新闻稿的文学价值。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化自民族诞生之日就已然形成,在千秋百代的流传过程中,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演变与革新,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环境及语言体系。尽管语言文化博大精深且丰富繁杂,但也具备是遵循人类文明的普遍规律的,在新闻写作中,不仅应当合理运用文学手法,还应当充分注重对于基础语法知识的应用,保证新闻质量的同时,避免由于基础文字及语法错误而对新闻价值及新闻形象造成影响。例如,新闻《触摸砥砺奋进的脉博——西峰区经济社会发展精彩回眸》这一标题中,“脉搏”一词明显写错,这种问题的存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了新闻的权威性及公信力。

  (四)语言文化元素的应用

  另外,将语言文化元素融入新闻写作当中,应对应当对其客观性与真实性起到辅助作用,在遵循新闻原则的同时,还应该积极追求文字形式上的艺术美感,保证新闻写作的丰富性、生动性、形象性与真实性,有效提升新闻报道的文化价值。新闻报道中,如果存在语言干瘪、词汇老套等问题,则会使读者感觉到明显的厌倦,难以确保受众更好地感受新闻传播的真实情景,凸显新闻传播的巨大价值。新闻写作与文学创作之间的有效融合,要求记者充分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在文学著作及文化典籍中吸取其中精华,提升自身的新闻写作能力,形成有个人特点的语言风格,突出新闻报道的文学魅力。

  (五)文学创作技巧的运用

  在文学作品的创作过程中,设置悬念是其中较为常见的手法,大量的侦探小说、悬疑推理小说中,悬念设置的方法最为常见,而新闻信息与侦探小说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似性,都是向受众传播其想知道又不知道的事件,紧抓受众的求知心理,通过矛盾冲突以设置悬念,勾起并调动受众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设下悬念以吸引受众的注意力。新闻标题是受众首先接触到的新闻内容,也是吸引受众兴趣的首要因素。新闻标题可以对事件主要内容加以概括,对受众进行引导,使受众产生一定的新鲜感,引导受众更好地接触新闻内容,增加新闻内容的可读性。

  另外,在新闻写作中,应当对新闻事件的“个性”加以注重,以突出新闻内容的独特性,吸人眼球,避免文章千篇一律、全无特色。新闻写作要充分抓住新闻事件的特点,对其独有信息进行捕捉,并通过新闻写作将其准确地传达给受众。为此,在新闻写作中,就需要在繁杂的新闻内容中准确发掘新闻事件的自身特点与自身价值,抓住那些能够准确反映时代精神的重要因素,在具体的新闻写作中,加以表现,紧抓细节进行描写,以起到见微知著的新闻效果。比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兰考考察的新闻报道中,记者着重描写了习近平总书记接受老人邀请在门口吃花生的细节,以细节情景来生动表现当时的具体情境,增加新闻信息的真实感及生动性,给新闻受众一种身临其境的新闻体验与感受。

  三、结语

  在新闻写作中,对于文学手法的借鉴与运用,可以对文学与新闻之间的融合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凸显新闻的文学价值及其吸引力,促进新闻行业的健康发展。而新闻记者在写作中,就需要始终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合理运用修辞手法及创作技巧,提高新闻写作的生动性、趣味性及文学性,从而给受众以身临其境的新闻阅读体验。

 

 

 

热点 . . .

企事业单位领导媒体新闻发言人培训班的通知
招生 企事业单位领导媒体新闻发言人培训班的通知
北京燃气集团召开“新闻发言人培训班”
北京燃气集团召开“新闻发言人培训班”
本网讯:河北省公安厅交管局新闻宣传培训班圆满结束
本网讯:河北省公安厅交管局新闻宣传培训班圆满结束
盾安集团新闻发言人培训班日前结束
盾安集团新闻发言人培训班日前结束

最新 . . .

· 在编采实践中,如何体现迭代思维?
· 写好事件通讯的六个建议
· 改文风需要克服的3个毛病
· 广电新闻采编如何防范差错?
· 新闻标题巧设悬念,才能引人入胜
· 如何写出有灵魂、有滋味的新闻作品?
· 关注“冰点”人物的报道
· 长期积累对提升新闻写作至关重要
· 别再错用“感谢聆听”了!
· 一挖到底,挖出好稿!
· 关于新闻采访的18条提醒
· 媒体人要注意新闻采编中的这些“坑”,

推荐 . . .

李仁臣:谈评论创作
焦点 李仁臣:谈评论创作

相关 . . .

· 新闻标题上可以用标点符号吗?
· 倒金字塔结构的消息怎么写?
· 倒金字塔结构的消息怎么写?
· 新闻写作六要素---5W1H原则
· 新闻写作基础:新闻的结构
· 采访时遇到的6种情况,怎么办?
· 网评文章怎么写的范文
· 如何写好“记者手记”?
· 如何写好侧记?
· 记者采访技巧:七分采三分写
  
  
二维码 二维码         组织机构 | 商务合作 | 版权与免责 | 声明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申请 | 广告
本站内容属原作者所有,其原创文章除本站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复制、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业务服务电话:010-85899333/6333     邮箱:vip@xwpx.com
京ICP备0606392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网络举报APP下载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10-85894419  
用户举报/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邮箱:postmaster@xwpx.com
北京新民联合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 万方亮 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