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脚力出眼力,勤想多思著华章”2019年05月 作者:林火灿 来源: 新闻战线 责任编辑:xwywck
简介:
新闻报道要少一些结论和概念、多一些事实和分析,少一些空泛说教、多一些真情实感,少一些抽象道理、多一些鲜活事例,才能吸引人、打动人、感染人。要采写出好的新闻作品,离不开深入调查研究,离不开好 ... 关键字:新闻报道
内容:
新闻报道要少一些结论和概念、多一些事实和分析,少一些空泛说教、多一些真情实感,少一些抽象道理、多一些鲜活事例,才能吸引人、打动人、感染人。要采写出好的新闻作品,离不开深入调查研究,离不开好的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支撑。
“非凡脚力出眼力,勤想多思著华章” 林火灿 “新春走基层”活动中,我到重庆市和福建省安溪县两地,围绕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以下简称“四经普”)及“放管服”改革进行调研采访。 在重庆市,我和普查员们一起进楼宇、进社区,体验式采访“四经普”的现场登记工作,直观地了解国民经济“大体检”如何开展。在安溪县,我既采访了行政服务中心,也深入到企业车间,了解中央一系列改革举措如何“落地生根”。透过采访案例,我深刻感受到“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意义。 1 奔走在一线,才能真正抓住“活鱼” “文生于情,情生于身之所历。”好的新闻报道,绝对不是坐在办公室里查查资料、做做电话采访就能写出来的。正所谓“脚下有泥,心中有光”,记者只有用自己的“脚力”努力奔走在一线,深入到基层,和群众打成一片,才能更好地认识世情、国情、党情、民情;才能真正把握时代脉搏,倾听时代声音,抓住经济社会生活中的“活鱼”;才能充分挖掘新闻富矿,找准报道的着力点、传播点和情感共鸣点,写出令自己和读者都心动的作品。 “四经普”是一项工程浩大的国情国力调查,需要对全国近90万个普查小区、近9000万个普查对象逐一登记。 “事非经过不知难”。如果不跟随普查员一起做数据的现场登记,很难体会国民经济“大体检”的不易。如果没有和普查员们近距离接触与沟通,就很难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更不可能同频共振地感受他们的“酸甜苦辣”。 在重庆的体验式采访中,我和普查员们遇到了各种各样的情况:有普查对象对工作十分配合的;有对现场登记很抵触的;有的普查对象虽然愿意配合,但恰好没时间进行现场登记;有以各种理由拒绝提供翔实数据的等等。如果没有切身经历,我很难想象为国民经济做“体检”也会碰“钉子”。 经过几天的相处,普查员们和我熟悉了起来,也就打开了话茬。一位参加过3次全国经济普查的普查员毫不掩饰地分享了顶风冒雨、走街串巷带来的身体之苦,别人不理解带来的心酸,工作任务繁重和压力巨大之辣以及工作完成时心中的甜。 试想,如果只是开开座谈会,哪会有来自一线的活生生的现场,哪会被普查员们当作“自己人”,又怎么能听到他们吐露的心声? ▲在重庆市武隆区,“四经普”普查员正在对法人单位进行现场登记。 2 洞察世情百态,见人之所未见 记者不仅要“身至”,更要“心至”,学会用心观察,善于发现、善于判断、善于辨别,既见人之所见,亦见人之所未见。 经济普查有着十分严格的程序和流程,现场登记环节似乎只是程序性的工作,没有太多值得报道的内容。其实不是。我和普查员们来到位于重庆市两江新区某公司时,公司负责人十分配合,但发现完成此次现场登记也需要花费40分钟的时间。 这一“实测”,其实反映了普查工作的艰辛——即便普查对象十分配合,也要花费不少时间;如果遇到普查对象不配合,或者财务数据不完整等情况,花费一两个小时也就不足为奇了。 “放管服”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这项改革举措在基层如何落地生根?基层市场主体对改革还有着怎样的期待? 在安溪县采访时,相关人员说,安溪县已经实现营业执照办理“立等可取”。可是,我在办事大厅现场发现有个人业务办理时间很长。这会不会是办理业务“卡壳”了?于是决定去了解情况。这位正在办理营业执照的某餐饮服务公司负责人说,已经跑两趟了。 说好的“最多跑一次”,为什么“变样”了?原来,这家公司要从事学生餐饮配送服务业务,需要组织相关部门踏勘经营活动现场,而后才能办理营业执照。这恰恰说明当地在“放管服”改革中一方面强调删繁就简,把该放的放到位;另一方面并没有一放了之,而是坚持把该管的管住管好。 这个例子是记者在采访中用心观察的结果。抵达现场、深入一线,这是做好新闻报道工作的重要基础。但是到了现场,更要学会观察,学会发现有价值的新闻线索,这也是考量记者职业素养的重要标尺。 ▲普查员正在对北京当拾文化创意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进行现场登记。 林火灿摄 3 深思审问,发现最有价值的信息 作为一名记者,必须学会在采访报道中多动脑、多分析、多思考,学会抓现象背后的问题实质,练就廓清迷雾明辨是非的本领,才能让新闻报道更有深度和价值。 “四经普”面临着经济规模迅速增长、经济主体日益增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经济活动日趋复杂、新增清查工作阶段、普查数据质量要求更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不断增强等主要变化带来的挑战,难度更大,任务更艰巨。 我在采访中发现,近年来,企业跨地区经营的现象十分普遍,这给经济普查带来了不小的难度。例如,有些企业总部位于一线城市,但在全国其他省市有很多产业活动单位,如果这些在一线城市的企业总部在经济普查填报数据时,没有把他们在外省的产业活动数据包括进来,那企业总部数据在分省核算时,产业活动单位在外省的数据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遗漏。 我多方求证对于这类市场主体的数据如何处置。最终了解到,国家统计局已经做了统一部署,要求各有关单位通过做好单位数据审核认定工作,并积极会同当地普查机构共同对认定的普查对象申报的个体数据进行审核,这个问题是能够得到解决的。 在采访中,我们会经常遇到各种各样的新情况新问题,报道能否给读者一个科学、合理、有说服力的回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记者的脑力。而要切实提升脑力,关键要把学习当作永恒的追求,加强积累、深钻细研,切实打牢专业功底。 ▲普查员上海段和段(重庆)律师事务所现场登记时,接受记者采访。 4 练就好“笔头”,写出读者爱看的作品 记者只有不断提升笔力,才能写出优秀新闻作品,才能让报道入脑入心。无论是“四经普”,还是“放管服”,都是专业性比较强的领域。为了使报道让读者看得懂、愿意看,我努力通过描述鲜活案例、描述被采访对象的真情实感。 例如,在“四经普”的报道中,我重点写了普查员王佳和陈昆的故事,讲述她们一边忙社区工作,一边忙经济普查工作,经常加班加点,还得应对和处置个别普查对象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的状况。通过对王佳和陈昆的报道,唤起读者和普查对象的共鸣,呼吁各界对经济普查工作多一分理解、多一分支持。 宣传思想工作要少一些结论和概念,多一些事实和分析;少一些空泛说教,多一些真情实感;少一些抽象道理,多一些鲜活事例,从而吸引人、打动人、感染人。 在安溪采访时,我了解到,当地政府将823个审批服务事项统一集中到县行政服务中心,331个审批服务入驻分中心,实现大厅之外无审批、大厅之内“一枚印章管审批”。但是,这些举措的效果好不好、企业的获得感强不强,要让市场主体来评价。在报道中,我尽可能通过对市场主体相关负责人的感受描写,借他们的口说出改革带来的成效,确保报道不虚不假、不冒不夸。 (作者单位:经济日报社)
|
热点 . . .
最新 . . .
|
组织机构 | 商务合作 | 版权与免责 | 声明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申请 | 广告 | ||
本站内容属原作者所有,其原创文章除本站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复制、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业务服务电话:010-85899333/6333 邮箱:vip@xwpx.com 京ICP备0606392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 |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网络举报APP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