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培训网
中国新闻培训网
定制服务项目:  新闻采访与写作培训  摄影新闻培训    发言人培训 网络新闻宣传培训 新媒体短视频培训   企业内训    新闻书籍代购    品牌传播策划
当前位置:文章首页 >> 新闻摄影 >> 摄影家 >> 王振宇:我们仍处在新闻摄影最好的年代

王振宇:我们仍处在新闻摄影最好的年代 (29)

2019年05月  作者:解放 王振宇  来源:中国摄影报  责任编辑:xwywck
简介:   王振宇,一个“85后”摄影记者。2008年从大连医科大学摄影专业毕业后,进入媒体做过不到一年图片编辑,便一直在嘉兴日报担任摄影记者。作为一个“科班”出身的资深记者,他在工作中细致观察,以独特的视 ...
关键字:新闻摄影
内容:

 

 

  在和本报记者解放的对话中,王振宇从自身经历出发,通过一个个摄影专题讲述自己从业至今的变化,更给了摄影专业毕业的后辈们不少建议。

  解放:这些年你一直“固执”地坚守着、思考着、积累着。你是怎样走上摄影记者这条路的?又是如何用镜头记录生活的?

  王振宇:2011年,我加入了嘉兴日报报业传媒集团,选择了一个更适合生活的城市,继续从事摄影记者的工作。

  在大学的时候,我的师兄、师姐们已经遍布全国各大媒体,那时候还没有微信、自媒体,学校经常会邀请他们回来给我们讲述采访的故事,给我们看摄影记者拍摄的新闻照片,为我们的职业规划出谋划策。我和同班同学们受的影响很大,大学毕业后也想做一名记者。

  2008年7月,我到杭州一家都市报,从实习生开始做起。那3个月的实习期让我刻骨铭心,实习期每天的任务是“扫街”。作为一个第一次到南方的北方人,湿热显然无法适应。当然,我还是熬了下来。

  与很多同行一样,拍突发,拍体育、娱乐,但我还是热衷于小人物的故事。小人物的生活看似简单而朴实,却总有动人之处,千千万万的小人物,才是这个时代的真实写照。嘉兴这座小城,非常适合“扫街”。

  嘉兴虽处沪杭中间,但这座江南小城节奏缓慢,气质不温不火,新闻事件少之又少,就连台风都很少登陆。对于一个摄影记者而言,这样新闻资源匮乏的环境很难“出活”。但正是这样平静的环境,让我有了放慢脚步的状态,有足够的时间可以做深、做透每一个题材。在大时代背景下,有些新闻事件是不分地域的,小人物置身于大时代背景下,更能拨动人的心弦,与读者产生共鸣。

  解放:你做摄影记者11年了,既经历了纸媒的辉煌,也经历了媒体转型的考验。有人把“拍不出好照片”的原因归结于网络的冲击、自媒体的“干扰”和纸媒的不景气,关于这个说法,你怎么看?

  王振宇:前几天,我们报社招聘记者年龄要求是“95后”,我们这一代“80后”都感叹自己奔四了,回看近几年来,科技发展真的太快了,它对媒体行业和媒体从业人员的影响也非常大。刚开始工作不久,微博兴起,报纸的官方微博、记者的个人微博和报纸的内容互动是很强的,那时的纸媒是“王”。我清楚地记得,2010年玉树地震,我在现场用诺基亚E71拍照片、发微博,播报现场新闻。9年后的今天,手机都能拍月球特写了,自媒体时代也来了。

  尤其近几年,报纸关停的消息接连不断,身边优秀的同行离开纸媒的消息也接二连三,他们有些继续拍照片做自媒体,有些干脆放下了相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方方面面,最直接的原因是互联网对纸媒的冲击,当然,这是外因,关键因素还是摄影记者本人的心态:“我想要什么。”毕竟,做摄影记者是发不了财的。

  大多数的纸媒都开始转型,独家、时效、阅读量甚至成为评价新闻优劣的重要标准,快餐式、烂尾式新闻也越来越多。做新闻摄影需要匠心精神,需要大刀阔斧,也需要细细雕琢,一幅(组)好的新闻摄影作品不仅仅是好看,更要有思考、有温度,这离不开摄影记者对社会的认知和思考。

  过去,我们就讲视觉为王,互联网时代,图片的重要性再度强化。打铁需要自身硬,优秀的摄影记者(摄影师)无论在纸媒还是在自媒体,好的作品都会闪光的。

  解放:从你众多的新闻题材作品中可以看出温度和力量,你有过比较难忘的拍摄经历吗?

  王振宇:今年3月12日,我的作品《抱着女儿送外卖》在南湖晚报以三个整版的篇幅刊发,微信同步推送的还有视频短片。短时间内,这位少年丧母、工伤致残、被妻子抛弃,被迫一边抱着女儿一边送外卖的故事迅速升温,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等“大V”转发关注,政府机构、社会组织、爱心人士也纷纷伸出了援手,医院免费给外卖小哥治手,幼儿园免费接收孩子入园……一对父女感动一座城,一座城温暖一对父女。因为这篇报道,这对父女的命运被爱改写。

  外卖小哥李帮勇是一个非常腼腆的人,很多人帮助他之后,他拥抱了我一下,轻轻地跟我说了声“谢谢”,这让我体会到新闻摄影的社会责任和力量。

  解放:你所供职的嘉兴日报报业传媒集团,仍旧保持着每周两期图片故事的刊发量,在全国纸媒缩版的大形势下,作为摄影记者,你应该算是幸运的。面对这样的考验,你如何做到让选题拍得足够好?

  王振宇:据我所知,目前全国纸媒坚持做图片版的不多了,我所供职的嘉兴日报和南湖晚报每周各有一期图片版,优质的内容一期最多出过8个整版,在报纸缩版的形势下,这让很多同行羡慕不已。

  一个部门,每周雷打不动刊发两期故事,要做到每期图片故事无论从选题还是到内容都足够好,难度非常大。

  嘉兴这座城市的新闻资源原本就少,所以我对选题都很珍惜。老的题材可以用新的表现形式,老的故事可以跟进新的进展,重大题材团队协作。根据图片故事的价值判断,少则仅花半天,多则跟进几年,好的选题必须要深挖。

  很多摄影记者是反对视频的,我觉得这是一个错误的理念。从传播角度说,图片、视频、图表、声音乃至背景音乐,都是传播过程中的符号,摄影记者不仅仅能拍单幅、拍图片故事,更应该尝试不同的传播手段,让故事更加立体和丰满。

  解放:曾经有一句很煽情的话拷问摄影师:“对于你拍摄的人,你爱他吗?只有爱,才会不计得失,真诚地与被摄者交流,传达出荡漾胸怀的温度,与他们成为朋友。”关于这一点,你做到了吗?

  王振宇:这句话是嘉兴日报报业传媒集团视觉总监杨晓东在为我拍摄的《高墙外的救赎》参评“徐肖冰杯”中国纪实摄影展时所写的推荐语。

  2016年春节前,我从报纸上看到一则文字报道,讲述的是海宁一位患脑瘤的社区服刑人员欲捐献器官的故事。一开始,我仅是想拍一个简单的人物故事,但是在做社区服刑知识功课时,了解到社区服刑制度的实施是我国司法进程中的里程碑事件,而且嘉兴的社区服刑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我从服务社区服刑人员的社工组织为切入点,慢慢地走进这个群体。

  该选择哪些人为拍摄对象?而且社区服刑人员身份的特殊性决定了不能公布他们的面貌及姓名。于是,在众多社区服刑人员中,我有意识地去关注年轻人、老年人、原国家公职人员、打工二代、网店经营、环境污染等让人比较关注的标签,与社工一起走进他们的生活中,真诚地与被摄者交流,拍出他们内心的纠结。

  时间是最大的成本,《高墙外的救赎》从拍摄到完成约3年时间,可以说是“不计成本”的。可能正是因为不计得失,作品最终得到认可,还有幸入选了去年的“徐肖冰杯”中国纪实摄影展。

  解放:目前,靠拍照生存变得越来越难,需要摄影师掌握多种技能,同时还要具备更多的灵活性和毅力。能否给准备报考或者刚毕业的摄影专业大学生一些建议?

  王振宇:摄影很简单,有手机的都是摄影师;摄影又很难,它是一门很精的技术,我的能力有限,羞于说自己是科班出身的,以至于经常向别人介绍自己时会开玩笑说是医科大学学X光专业的。

  在国内,开设摄影这门专业的高校越来越多。我在网上也留意到一些高校的摄影展,很多作品都朝艺术方向走去,而静下心来留意身边事、记录身边人的大学生越来越少。新闻摄影,首先是新闻,再是摄影,它是一门有着艺术性的社会学科。做一名摄影记者,仅仅用照相机拍出很美的照片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了解天下事,了解各行各业,最重要的是,要会用图片表达自己的观点。摄影记者(摄影师)对这个世界的记录和呈现是一份有价值的工作,新闻摄影行业将是多样化的,我们仍处在新闻摄影最好的年代。

  文章刊发于《中国摄影报》·2019年·第33期·2版

 

 

热点 . . .

企事业单位领导媒体新闻发言人培训班的通知
招生 企事业单位领导媒体新闻发言人培训班的通知
北京燃气集团召开“新闻发言人培训班”
北京燃气集团召开“新闻发言人培训班”
本网讯:河北省公安厅交管局新闻宣传培训班圆满结束
本网讯:河北省公安厅交管局新闻宣传培训班圆满结束
盾安集团新闻发言人培训班日前结束
盾安集团新闻发言人培训班日前结束

最新 . . .

· 《场边的凝视》——王瑞林体育摄影图片作
· 朱建国:《华西都市报》原编委、首席记者
· 毛建军:中国新闻社摄影部主任
· 新闻摄影 | 抢拍夜鹭
· 从欣赏京剧《沙家浜》“智斗”想到敬爱的
· 赵明:生活的细节就是故事的质感
· 荐书 | 解海龙:拍完“大眼睛”后,村主
· 宋晓刚:新闻摄影需要“术业有专攻”
· 一看那专版,我就心潮澎湃!
· 蒋铎:我的一次失误
· 王传顺:用影像讴歌"戎装天使"
· 逆行武汉为"天使"造像 影像背后是精神是

推荐 . . .

《场边的凝视》——王瑞林体育摄影图片作品展暨分享会
《场边的凝视》——王瑞林体育摄影图片作品展暨分享会
朱建国:《华西都市报》原编委、首席记者
朱建国:《华西都市报》原编委、首席记者
毛建军:中国新闻社摄影部主任
毛建军:中国新闻社摄影部主任

相关 . . .

· 【名家名作】著名摄影家贺延光作品:丰富
· 2018年美国国家地理摄影大赛50张最不可思
· 李 舸:人民日报摄影部主任
· 摄影师镜头下的中国女囚犯
· 新闻摄影:震撼人心的黑白新闻摄影作品
· 人民日报老记者:摆拍新闻照片不可取!
· 王 瑶: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分党组书记
· 解海龙:中国摄影家协会原分党组成员、副
· 贺子毅:中国十佳数码摄影师、中国设计委
· 贾云龙: 著名摄影学校专业讲师
  
  
二维码 二维码         组织机构 | 商务合作 | 版权与免责 | 声明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申请 | 广告
本站内容属原作者所有,其原创文章除本站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复制、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业务服务电话:010-85899333/6333     邮箱:vip@xwpx.com
京ICP备0606392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网络举报APP下载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10-85894419  
用户举报/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邮箱:postmaster@xwpx.com
北京新民联合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 万方亮 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