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培训网
中国新闻培训网
定制服务项目:  新闻采访与写作培训  摄影新闻培训    发言人培训 网络新闻宣传培训 新媒体短视频培训   企业内训    新闻书籍代购    品牌传播策划
当前位置:文章首页 >> 传媒三国 >> 煮酒 >> 地方电视台新闻联播的头条在说什么?

地方电视台新闻联播的头条在说什么?

2018年09月  作者:赵林  来源:记者编辑那些事  责任编辑:前进者
简介:   头条是媒体最重要的新闻报道,头条的背后是媒体话语权的集中体现。在喧哗嘈杂的舆论场里,媒体话语权意味着阵地、价值和影响力。浙江卫视新闻中心主任赵林以《浙江新闻联播》为例,选取2018年1月1日至6月 ...
内容:

 

  头条是媒体最重要的新闻报道,头条的背后是媒体话语权的集中体现。在喧哗嘈杂的舆论场里,媒体话语权意味着阵地、价值和影响力。浙江卫视新闻中心主任赵林以《浙江新闻联播》为例,选取2018年1月1日至6月30日期间共181条头条报道进行实证分析,从话语权构建角度解读主流媒体的话题倾向、价值取向、引导方向。

地方电视台新闻联播的头条在说什么?

  头条,指一档新闻栏目中排在第一位的最重要的报道。头条报道,体现的是一个媒体、一档栏目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敏感性,对当时、当地新闻价值的选择性,对收看人群的舆论引导性。头条的背后,是媒体话语权的集中体现。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主流媒体的头条在说什么?为什么要这么说?

  话语即权力。话语权,指的是说话权,即控制舆论的权力。话语权是信息传播主体潜在的现实影响力,在当代社会思潮中,话语权指影响社会发展方向的能力。本文以浙江卫视《浙江新闻联播》为例,选取2018年1月1日至6月30日期间共181条头条报道进行实证分析,从话语权构建角度解读主流媒体的话题倾向、价值取向、引导方向。

  一、突出政治性,构建话语领导权

  由图1可见,在《浙江新闻联播》181条头条中,时政报道118条,占比高达65%,内容包括领导活动、全国两会和省两会。其中领导活动92条,在时政头条中占比近78%,在所有头条中占比近51%。

地方电视台新闻联播的头条在说什么?

  以上数据清晰表明了主流媒体新闻头条的三个特征:政治性极强、权威性极高、特殊性极大。

  政治性极强

  92条领导活动头条报道包括国家领导人、中央领导、浙江省委书记。其中,国家领导人5条,主要内容为重要指示、重要讲话反响和给群众回信,例如4月24日《习近平近日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让广大农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3月1日《习近平回信勉励浙江余姚横坎头村全体党员同乡亲们一道再接再厉苦干实干努力建设富裕文明宜居的美丽乡村》、3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引发热烈反响牢记嘱托再接再厉实现新时代乡村振兴》、5月20日《习近平勉励浙江安吉溪龙乡黄杜村党员先富帮后富带动更多人为脱贫攻坚贡献力量》。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回信与浙江的老百姓直接相关时,《浙江新闻联播》以大篇幅的报道作为头条,充分体现了主流媒体极强的政治意识和核心意识。

  中央领导活动头条报道2条,内容均为中央领导来浙江视察。省委书记活动头条报道共有85条,这个数据符合浙江卫视省级主流媒体地位,符合地方媒体主流新闻宣传平台定位。

  92条领导活动头条报道,在181条头条中数量最多、比例最高。这是党管媒体、政治家办台的本质要求,是主流媒体喉舌功能、导向作用的集中体现。

  权威性极高

  85条省委书记活动头条报道,在181条头条中占比近47%,远超其他类型。省委书记报道不是代表个人,而是代表省委传递政声。省委书记头条基本可分为会议、调研、看望(慰问)、会见、出省考察、外事等六项内容,以前两项为主,主要围绕浙江的中心工作展开报道,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进一步分析可见,这些涉及中心工作的报道一方面和浙江实际紧密结合,另一方面和国家大政方针一脉相承。以关键词检索,改革创新、乡村振兴、生态环境、对口支援出现频率较高,这和党中央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三大攻坚战高度吻合。

  再进一步分析省委书记活动头条报道的文本,可以发现“两个高水平”(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高水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六个浙江”(富强浙江、法治浙江、文化浙江、平安浙江、美丽浙江、清廉浙江)、“四个强省”(改革强省、创新强省、开放强省、人才强省)等词语出现频率较高,不同领域的报道中,这些相同的词语被反复强化。

  大比例的省委书记活动头条报道,集中传递省委的决策、部署、要求和落实,为浙江经济社会发展指引方向。在省域范围内,这是时间奔流中最主流的“河道”,是媒体发声中最主流的声音,具有极高的权威性。

地方电视台新闻联播的头条在说什么?

  特殊性极大

  和省内其他媒体不同,《浙江新闻联播》可以第一时间报道领导活动,也是唯一可以报道领导活动的电视新闻栏目。从党报的历史形成来看,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电视媒体的延伸和固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认为,党报党刊是党的重要思想武器和政治阵地,是党存在和发展的标志。延伸到电视媒体,《浙江新闻联播》被赋予了“武器”和“阵地”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由垄断、稀缺、唯一构成,从媒体稀缺时代到媒体繁荣时代,再到媒体过剩时代,特殊性从未改变。

  媒体话语权表现在通过新闻报道影响社会舆论,通过社会舆论影响社会行为。头条的政治性、权威性、特殊性,构建了《浙江新闻联播》的话语领导权。领导权是媒体话语权的“塔基”,正是有了领导权,媒体才能成为占领并传播思想的主阵地,从而引领舆论影响现实。

  二、突出时代性,构建话语设置权

地方电视台新闻联播的头条在说什么?

  头条中非时政报道共有63条,占比近35%。其中,经济报道27条,社会报道14条,“三农”报道12条,科技报道3条,文化报道2条,生态报道2条,其他报道3条。这样的领域选择基于哪些新闻价值的思考?意图表现什么意义?如果说时政头条是规定动作,那么非时政头条可看作自选动作,媒体的选择权得到放大。进一步分析非时政头条报道涉及领域,可发现时代性成为《浙江新闻联播》的鲜明特点。

  时代,指的是一个时期内经济、政治、文化等要素的总和。反映时代变化、解释时代特征、推动时代发展,是新闻宣传承担的重要使命,也是媒体的自觉追求。2018年是十九大召开后的第一年,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的新一年,是改革开放迎来40周年,站在2018年这个时间节点上,主流媒体必须思考如何传播重大思想,如何回应时代之问。

  从内容来看,《浙江新闻联播》非时政头条体现出以下两个特点。

地方电视台新闻联播的头条在说什么?

  选取重大题材,反映时代面貌

  通过查询播出条目,发现专栏形式在头条中出现较多。例如,2月2日起开设《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 新气象 新作为》专栏(后于5月2日改为《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专栏),反映新时代下浙江各方面的生动实践,共有9条出现在头条位置,在非时政头条中占比14%。再例如,《一张蓝图绘到底“八八战略”新答卷》专栏有7条头条,《壮阔东方潮奋进新时代——改革开放40年》专栏有2条头条,这些报道都属于当下重大题材,并以专栏的形式强调其重要性。

  从报道领域划分,经济、社会、“三农”领域的头条相对较多,这同样是时代性的显著表现。经济领域历来是主流媒体报道的重点,共有27条头条,在非时政头条中占比近43%。进一步分析经济领域头条报道的文本,新经济、高质量发展、创新驱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等当下经济热词反复出现。社会领域头条报道14条,主要包括民生民情、城乡统筹、公共服务、百姓故事等,直面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痛点,打通群众利益与政府作为之间的理解信任。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2条“三农”领域头条报道与往年相比有大幅提升,其背景源于扶贫攻坚实现全面小康及十九大首提的乡村振兴战略,“三农”头条的增加与时代思潮呈现正相关的紧密关系。

  提炼重大主题,体现时代特征

  主题是一条报道的灵魂,反映着对事实的观察、分析和认识。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需要媒体去发现、提炼、传播。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如何提炼新时代的主题成为媒体的重大课题。4月18日,《浙江新闻联播》推出头条报道《文成:大山里的“高速梦”》,以蹲点形式报道偏远山区文成县正在建设的第一条高速公路,表现了当地干部群众撸起袖子加油干、渴盼走出大山的动人场景。三篇系列报道绝不仅仅是反映了一个重点工程,背后提炼的正是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就是《浙江新闻联播》从更高站位上提炼的重大主题、体现的时代特征。再比如,4月26日《绍兴:唤醒“沉睡”的农房》、6月16日《松阳:拯救老屋守住乡愁》,农村题材提炼的主题同样是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5月16日《杭州市民中心:“最多跑一次”跑出改革加速度》反映政务服务窗口简化审批流程,让群众办事更快捷更方便,报道提炼的主题正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同样的提炼在6月21日《诸暨店口:融合发展小镇也有“城市范”》、6月27日《模拟患者“找茬儿”针对问题开出“诊断报告”》等头条报道中多次体现。

  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大众媒介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是可以通过提供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某些事实和意见。“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就是指媒介的这样一种能力:通过反复播出某类新闻报道,强化该话题在公众心目中的重要程度。”《浙江新闻联播》通过头条报道,选取具有时代性的重大题材,提炼具有时代性的重大主题,构建了话语设置权。设置主流议题、影响公众认知、引导社会舆论,话语设置权是主流媒体在媒体话语权竞争中的“枪与剑”,是维护主流地位、主流价值、主流影响的专业自觉。

  三、突出群众性,构建话语主动权

地方电视台新闻联播的头条在说什么?

  对63条非时政头条按报道类型分类,形成了另一种观察和分析角度。其中,主题报道42条,占比近67%;蹲点报道13条,占比近21%;节假日报道7条,占比11%;人物报道只有1条,为5月19日头条《夏天的绽放》,反映一线建设者的劳动风采。表面上看,上述不同类型的头条并没有相同指向,进一步分析文本,发现大多数报道具有内在共性:群众性。

  群众性,指社会主义新闻事业联系群众、为群众服务、反映群众呼声的属性。和党的群众路线一脉相承,群众是主流媒体新闻报道的表现主体,也是新闻传播的影响主体。

  走基层,寻找“源头活水”

  13条蹲点头条只是一部分,事实上半年181天里,《浙江新闻联播》仅仅《来自蹲点一线的报道》专栏就播出了40条报道,这还不算其他专栏采用蹲点形式采制的报道。具体到头条上,按地域可分为:村庄蹲点,如1月12日《鲁家村的振兴路》;工地蹲点,如2月4日《舟山鱼山大桥:寒夜里的挑灯奋战》;产业园蹲点,如4月14日《未来科技城的“选择题”》;乡镇蹲点,如4月15日《杭州三墩镇:48次谈判只为留住“乡愁”》;县域蹲点,如4月18日《文成:大山里的“高速梦”》、5月6日《庆元:“大搬快治”提速的背后》;地市蹲点,如4月26日《绍兴:唤醒“沉睡”的农房》、6月8日《金华蹲点记(上):干部“沉”到百姓中直面问题解民忧》。

  从村庄、工地到乡镇、市县,对省级媒体来说,新闻的“活水”来自于基层,群众的关切、诉求来自于一个个具体的点。走基层、问群众,这是《浙江新闻联播》头条报道的一个突出样态,并在主题报道中多有体现。据统计,42条主题报道头条中,有13条采用了蹲点形式,如6月12日《长兴:壮士断腕推进工业经济加快转型》(《壮阔东方潮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专栏)、6月14日《城西科创大走廊:串珠成链打造创新“金钥匙”》(《一张蓝图绘到底“八八战略”新答卷》专栏)、6月23日《上下游协同治水新昌嵊州共谱生态美》(《一张蓝图绘到底“八八战略”新答卷》专栏)、6月24日《绍兴柯桥:“一块布”织出国际纺织之都》(《壮阔东方潮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专栏)。

  7条节假日头条报道中,有5条采用了蹲点形式,如2月14日《临安:千秋关的“流水”年夜饭》、2月17日《杭州花生弄:楼道里的邻里团圆宴》、2月21日《云和:“云和师傅”带动回乡创业潮》。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对主流媒体来说,走基层就是寻找新闻的源头活水,就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新闻宣传中的生动实践。走基层不仅仅是一种报道形式,更是内容的发现、生产。俯下身弯下腰,把镜头更多地对准基层、对准群众,这一点在《浙江新闻联播》中得到充分体现。

地方电视台新闻联播的头条在说什么?

  三贴近,当好群众喉舌

  63条非时政头条中,不论是主题报道、蹲点报道,还是节假日报道、人物报道,大都有一个鲜明特点:画面上群众成为主角。7条节假日头条报道,主要反映春节、清明、五一等节假日期间,各地群众过节活动和百姓故事。2月19日《站台上的五分钟团圆》报道了一位列车长,繁忙的春运时刻只能在站台上与女儿、丈夫相聚5分钟,朴实而真情的故事打动人心。2月17日《杭州花生弄:楼道里的邻里团圆宴》讲述社区居民的春节故事,真实而亲切。5月1日《向劳动者致敬!各地多种活动庆祝“五一”节》展现一线建设者加班加点忙碌的身影,向劳动者致敬,为劳动者喝彩。

  主题报道加上蹲点报道共有55条头条,在非时政头条中占了绝大多数。进一步分析55条文本,发现其中28条头条报道可以称得上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2月11日《泰顺:告别山区危房两万多村民喜迁新居》,记录了最后一位搬家的村民陈圣足,55年的不舍与乔迁新居的喜悦,生动表现了泰顺县“除险安居”工作给群众带来的获得感。6月23日《上下游协同治水新昌嵊州共谱生态美》(《一张蓝图绘到底“八八战略”新答卷》专栏),开头记录了一段两地市民争相与全省治水最高奖“大禹鼎”合影的场景,记者现场问合影的市民:这两年新昌江有没有变化啊?一位市民回答:变化很大嘞,以前那个是脏乱差,现在是很干净的,真的叫青山绿水了。一段问答,贴近性强,说服力大。

  “密切地联系群众,反映群众的情绪、生活需求和要求,记载他们的可歌可泣的英勇奋斗的事迹,反映他们身受的苦难和惨痛,关心他们的意见和呼声。报纸的任务:不仅要充实群众的知识,扩大他们的眼界,启发他们的觉悟,教导他们,组织他们,而且要成为他们的反映者、喉舌,与他们共患难的朋友。”媒体是党的喉舌,也是人民的喉舌,聚焦群众怎么想、怎么看、怎么干,是媒体喉舌功能的具体表现。只有坚持“三贴近”,把群众当主角,让群众愿意看、喜欢看,才能真正有效地唱响主旋律,才能掌握发动舆论的主动性。《浙江新闻联播》通过走基层、“三贴近”突出群众性,构建了话语主动权。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新媒体时代,在喧哗嘈杂的舆论场里,话语主动权是媒体话语权的“压舱石”,主动权越大,越不惧风浪,越能勇立潮头、行稳致远。

  媒体话语权意味着阵地,意味着价值,意味着影响力。《浙江新闻联播》头条报道突出政治性、时代性、群众性,构建了话语领导权、设置权、主动权。做大做强媒体话语权,这是一个时代的命题。谁真正掌握了话语权,谁就能引导舆论,引导社会心理,引导思想理论潮流。回看过去,站在当下,展望未来,媒体话语权的构建任重而道远。

 

中国新闻培训网 http://www.xwpx.com/

 

 

热点 . . .

企事业单位领导媒体新闻发言人培训班的通知
招生 企事业单位领导媒体新闻发言人培训班的通知
北京燃气集团召开“新闻发言人培训班”
北京燃气集团召开“新闻发言人培训班”
本网讯:河北省公安厅交管局新闻宣传培训班圆满结束
本网讯:河北省公安厅交管局新闻宣传培训班圆满结束
盾安集团新闻发言人培训班日前结束
盾安集团新闻发言人培训班日前结束

最新 . . .

· 媒体为什么又集体翻车
· 焦点 通讯员怎样成为高素质人才
· 采编队伍“人少事多”咋办?他们这样破解
· 广电新闻采编如何防范差错?
· 媒体如何做好毕业季报道
· 洪灾报道怎么做?
· 姜 波:好记者应具有深邃的历史眼光
· 暗访完了还“回访”,谁给的勇气?
· 重大主题中,新闻评论的故事之道
· 焦点 在新闻报道中,如何巧妙传递知识?
· 媒体宣传稿件时要关注哪些?
· 采访的机遇,何尝不是成长的际遇

推荐 . . .

2022内刊融合发展创新论坛将于2023年1月10日召开
2022内刊融合发展创新论坛将于2023年1月10日召开
这11家非法社会组织网站及账号,关停!
这11家非法社会组织网站及账号,关停!
丁真现象背后,是数字中国新动态
丁真现象背后,是数字中国新动态

相关 . . .

· 记者这些有趣的称呼,您了解多少?
· 新闻报道中人物称谓是有技巧的
· 专题报道五大类有哪些?
· 新闻采访的八种方式,你用过几种?
· 动画新闻的类型、制作原则与流程
· 遇突发事件怎样应对?如何回答记者提问?
· 第32届中国新闻奖融合报道获奖作品解析
· 如何找新闻?4种方法供你参考
· 全国新闻人最高奖为何叫“长江韬奋奖”?
· 围绕“十四五”规划,四十个新闻选题供参
  
  
二维码 二维码         组织机构 | 商务合作 | 版权与免责 | 声明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申请 | 广告
本站内容属原作者所有,其原创文章除本站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复制、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业务服务电话:010-85899333/6333     邮箱:vip@xwpx.com
京ICP备0606392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网络举报APP下载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10-85894419  
用户举报/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邮箱:postmaster@xwpx.com
北京新民联合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 万方亮 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