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培训网
中国新闻培训网
定制服务项目:  新闻采访与写作培训  摄影新闻培训    发言人培训 网络新闻宣传培训 新媒体短视频培训   企业内训    新闻书籍代购    品牌传播策划
当前位置:文章首页 >> 传媒三国 >> 帷幄 >> 挖掘新闻中的新闻

挖掘新闻中的新闻

2018年08月  作者:谢文君  来源:老记说事  责任编辑:前进者
简介:   几年前我曾写过一则400字的小消息,主要内容是“省领导会见前来对我省老工业基地振兴规划进行咨询论证的高层专家”。之所以至今不忘,是因为这篇报道受到过报社领导“点评”。   原来文章中只描述了会 ...
内容:

 

  几年前我曾写过一则400字的小消息,主要内容是“省领导会见前来对我省老工业基地振兴规划进行咨询论证的高层专家”。之所以至今不忘,是因为这篇报道受到过报社领导“点评”。

  原来文章中只描述了会见时省委书记怎么说,省长怎么说。高层专家由哪些人组成?对辽宁进行哪些方面的论证?对我省老工业基地振兴规划进行咨询论证的意义是什么?这些都没有交代。

  没有将新闻中的“新闻”挖掘出来,是文章存在的最大问题。我们暂且将省领导会见高层专家作为“主”新闻,而把高层专家的构成以及来辽对老工业基地振兴规划的意义等作为“次”新闻。我们可以清晰看出“主”、“次”新闻在报道中的地位和作用——二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主”新闻在新闻报道中起着领导性、决定性的作用,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次”新闻的存在和发展,而“次”新闻则丰富、完善了“主”新闻,并可以在某种特定条件下转化成“主”新闻。

  这则受过领导“点评”的消息时刻提醒着本人在今后的报道中注意挖掘新闻中的新闻。

  那么,记者如何才能挖掘出新闻中的“新闻”,即“次”新闻呢?

  树立以人为本、以受众为中心的观念。通过利用新闻价值学说中的“接近性”原理,寻找和挖掘读者、听众、观众普遍关心的问题,解答他们想知而未知的问题。每一位记者在采访和写作时都应问一问自己:“读者关心这个问题吗?他们都想知道些什么?”只有这样,写出的稿件才能与读者产生共鸣。不同传媒面对不同的受众,记者在挖掘新闻时,首先要明确所写的文章要给谁看,然后再根据掌握的新闻素材有针对性地动手写作。

  具备足够的新闻敏感,迅速、准确地把有价值的新闻全部挖掘出来。众所周知,一件事情可以从不同的侧面去观察它、认识它,观察的范围、认识的深度不同,挖掘出的新闻也会不同。具备新闻敏感的成熟的记者,首先会从大量的材料和事实中把最有价值的新闻挑选出来,接着会把与之相关的一些“次”新闻挖掘出来,不让任何有价值的新闻从自己面前漏掉。而一些初当记者的人,虽然采访时也很努力,也收集了不少材料,但到写作时一推敲,或是不了解起因,或是丢了结果,或是转化的情况不明,总之是缺胳膊少腿,使文章“立”不起来。

  有创造性思维,通过寻找事物的个性和特点,不断提出新问题、新见解、新构思。所谓创造性思维,是指在思维领域追求“独到”和“最佳”,追求与前人、众人有所不同而独具卓识,有新发现、新见解、新突破的一种思维方式。创造性思维的特点是从新的思维角度和方法处理各种信息和问题,从而产生新的思维成果。在采访活动中,记者的创造性思维既可以体现在“主”新闻中,也可以体现在“次”新闻中。例如,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多年来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教育部曾出台措施,明令禁止了学校许多不适当增加学生负担的做法,对此,全国各种媒体给予了充分报道,但有的媒体在做同样报道的同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减负”后小学生到哪里去?这个问题的提出,无疑增强了报道的分量与深度。

  有扎实的采访功底,做到问得“关键”,采得细致。成熟的记者在采访中常常由于提问巧妙得当,赢得了采访对象的支持和配合,从而获得丰富、可靠的事实和材料。因此,记者的提问必须问得关键,即所提问题要具体细致,问到要害处,这样才能把更深层次的新闻和新闻的一些细节挖掘出来,从而获得较多的有价值的新闻素材。

新闻写作http://www.xwpx.com/article/wri/

 

 

 

热点 . . .

企事业单位领导媒体新闻发言人培训班的通知
招生 企事业单位领导媒体新闻发言人培训班的通知
北京燃气集团召开“新闻发言人培训班”
北京燃气集团召开“新闻发言人培训班”
本网讯:河北省公安厅交管局新闻宣传培训班圆满结束
本网讯:河北省公安厅交管局新闻宣传培训班圆满结束
盾安集团新闻发言人培训班日前结束
盾安集团新闻发言人培训班日前结束

最新 . . .

· 从“新闻”核心向“服务”核心升级,推进
· 社会和媒体需要重振“批评报道”
· 融创产品,凝聚新力量
· 传媒需要破“五唯”
· 新质生产力赋能,“数字编辑部”未来可期
· 从中国媒体发展中借鉴经验
· 重生,就要认准“融合”的路
· 新华社新闻报道中的禁用词(第一批)
· 三明融媒改革记事
· 啥情况?!一群记者去了复旦
· 我收获了记者生涯中一段珍贵的积淀
· 人民日报第33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揭秘

推荐 . . .

相关 . . .

· 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
· 大众传媒对儿童的正负面影响
· 财经新闻传播需遵循三大规律
· 中央编办批复成立的中国发展改革报社,有
· 焦点 五四青年节老记寄语
· 杜尚泽:时刻有“写给历史看”的意识
· 这届中国新闻奖91位评委都是谁?
· 2021年全国两会新闻报道编校实务手册
· 第32届中国新闻奖舆论监督报道获奖作品评
·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报告(2017年)
  
  
二维码 二维码         组织机构 | 商务合作 | 版权与免责 | 声明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申请 | 广告
本站内容属原作者所有,其原创文章除本站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复制、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业务服务电话:010-85899333/6333     邮箱:vip@xwpx.com
京ICP备0606392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网络举报APP下载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10-85894419  
用户举报/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邮箱:postmaster@xwpx.com
北京新民联合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 万方亮 律师